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林业科技论文 > 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浅议

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浅议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04 01:04:00人气:342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加之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而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来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共识。文章分析了低碳经济在林业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低碳林业的发展原则,探讨了影响林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及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构建,提出了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1低碳经济在林业中的重要作用

低碳经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出现。森林资源是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林业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途径是要进行林业建设。传统经济模式为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片面重视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实现低碳经济,需要加大对林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和平衡生态的功能。林业是低碳经济发展中提高碳吸收能力的主要载体。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宝贵的生态资源,包括大量的经济作物和生态能源,因此要发展低碳经济。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林业经济可以改变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量。总而言之,林业经济在我国的低碳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应该采取一系列手段增加森林在生长过程中的碳汇集量,减少林业生产中的碳源,通过丰富林业中的树种来加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了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实现低碳生产过程,在不影响林业经济生产总值的前提条件下,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降低林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碳排放和碳平衡过程的影响,缓解温室气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确保林业正常生产的前提条件下发展低碳林业经济,减轻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2低碳林业的发展原则

2.1生态友好原则

在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应将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林业开发的具体目标,需要保证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严格规定林业生产管理人员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的经营活动,要依据生态理论工作,避免出现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超过林业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情况。另外,在林业生产中还应研究生态破坏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减少林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2]。

2.2公益性原则

在林业经营中应遵循公益性原则,林业规划需要符合当地的发展利益,吸引当地企业和社会参与到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过程中。政府在林业建设中应发挥宣传作用,向社会各界宣传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准确认清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保证森林经营和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一致[3]。

2.3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避免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开发和建设不平衡的问题,避免破坏森林资源。为此,相关工作部门应准确把控森林的生长速度和复原速度,并且制订一系列措施使林业生产和使用平衡,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2.4系统性原则森林系统是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结构组成和生物种类也直接影响到林业系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在林业发展规划中,应将森林看作一个整体结构,在规划过程中要坚持系统性原则,明确森林经营活动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管理中,要确保森林规划符合林业生产的需求,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影响林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

3.1资源环境与生态因素

人们对林业低碳经济的实践和理论认知、林业资源的类型以及林业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等,直接影响了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除了要考虑资源的类型和总量外,还要分析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生产生活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如果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存在差异性,有些地区的重工业污染比较严重,有些地区的土壤污染比较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制约了我国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在选择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时需要考虑当地环境面临的问题,将地区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有效结合。在综合分析生态环境时,除了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要考虑当地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3.2经济因素

一是资金投入。研发低碳经济发展技术比传统技术复杂,资金投入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创新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构建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前,要考虑当地的综合经济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当地的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二是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是影响林业地产经济发展成功的主要因素,为了推动林业经济发展,需要考虑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兼顾当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林业低碳经济的推进方式。

3.3科技因素

大量的实践证明,科技是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科技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林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发展,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科技进步还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病虫害防控能力,减少林业资源损失。此外,科技进步还能促进对林业自然资源的开发。

4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4.1林业产业低碳化发展模式

一是政府部门的引导。林业产业的低碳化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引导,推动林业产业规划和林业低碳化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应重视温室气体排放低碳化的制度建设,限制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发展,确保企业的合理布局。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低碳林业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社会对林业低碳化的发展意识。二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依靠林业资源可以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减少产生二氧化碳量,是发展低碳林业的主要方式之一。种植养殖业主要是利用林区内丰富的林下资源、水资源和林间空地等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在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同时推动当地畜牧养殖业发展。主要养殖鱼蟹的水产业发展,是提高企业收入以及增加林区内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三是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在能源和资源消耗方面,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的优势明显,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同时还能发展地区的低碳经济。为此,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可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重视对旅游重镇的建设,制订相应的营销策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和服务业,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构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集合区。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加大对于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力度,在森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让游客自觉保护森林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四是林业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林业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能缓解生态环境问题,开发新型的能源创新技术,发展节约型的环保技术,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重视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如生物质能源。为此,应争取国家对生物质能源开发的资金投入,将生物质能源投入到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中。

4.2森林碳汇贸易发展模式

一是建立森林资源碳汇储备体系。森林资源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但并不是所有的森林资源碳汇都是碳储备,应该明确碳储备交易标准和规则,提高森林资源的碳储备量。要发展碳汇林,碳汇林应严格按照森林碳汇标准建设,并且做好森林的培育和管护工作,实现森林资源碳汇功能的价值化。二是建立森林碳汇贸易发展模式。利用森林碳汇贸易发展模式,约束碳排放,将森林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林业经济的低碳发展。

4.3城市森林建设发展模式

一是建设城区森林。城区森林功能显著,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在城区森林建设中,可以将乔木、灌木和花卉等植物合理搭配,让植物能够自然生长,方便城市市民出行,并且具有休闲和旅游功能。二是建设近郊森林。建设近郊森林能维护城区生态系统平衡,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游乐休闲场所。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可以通过建设示范点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建设远郊森林。城区远郊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通过人工造林的方式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满足社会对木材加工的需求,同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区林业低碳经济森林城市发展模式,通过调节城市的气候条件减少碳排放量,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5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

5.1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为了确保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全面性,要完善森林的生态教育补偿机制,扩大补偿范围,适当提高补偿标准,拓展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在划分森林种类的同时做好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补偿工作。针对公有制或者集体制的森林资源,可以适当放宽对林业资源生产活动的限制。取消集体林禁止采伐政策,在开展采伐的过程中给予林业资源主体一定补偿,不断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了解,建设森林资源碳汇的贸易示范点,发挥林业资源的碳汇储存能力,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2鼓励创新低碳技术

为了推动地区林业低碳经济发展,相关工作部门应该发挥引领作用,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加大对低碳友好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从当前的低碳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和新型能源技术。从中长期的发展目标规划来看,应研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控制处理技术。为了实现地区经济的低碳化发展,不仅要采用先进的林业低碳技术,同时还应加强科技的创新能力。5.3建设科技创新体系重视对技术的创新研究,在科学研究中立足当前和放眼长远,增强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应重点扶持林区实验室建设,组建遗传育种学、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加大林业建设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结合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形成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技术引领体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5.4重视人才培养

为满足地区林业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应加大和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的合作力度,有方向地培养专业性人才,尤其是培养创新型和高科技人才。加大和企业的合作力度,培养具有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端型人才。通过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将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示范试验基地,形成林业科技示范网络系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此外,建立优良的种质资源繁育基地,保证农业技术发展,重视科学技术的力量,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推动地区林业低碳经济发展,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5.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及个人的积极性,政府应出台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和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要不断完善财税政策,加大财政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将发展林业低碳经济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中,不断创新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林业低碳产业支撑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5.6完善地方投资政策

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放宽投资领域,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其中,并且政府要提供优惠的政策,稳定的环境条件。在地方管理方面,应取消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制度,扩大低碳经济的发展规模,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创建地区特色的低碳经济品牌形象,加大对地区的各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选择本地区发展的特色项目来吸引外部投资者,培育地区低碳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本地区低碳经济发展。

5.7高效利用林业生物质资源

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加大对林业生物能源的利用力度。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林业生物质能源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化石燃烧的1/8左右。我国每年都可能会浪费大量的生物质原料,如果将其有效利用起来,替代部分石油能源,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应结合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重视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应加强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了解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的发展政策,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8加大城市的绿化力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多。为了更好地发展林业低碳经济,需要加强对城市的林业建设,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森林的绿化面积,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具体绿化的过程中,要科学种植,选择吸收二氧化碳能力较强的树木,缓解城市中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发挥林业的碳汇功能。

参考文献:

[1]蒋龙.关于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9):76-77.

[2]郭展昭.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林业发展策略思考[J].河南林业科技,2018(3):20-23.

[3]杨胜琴.低碳经济视角下怒江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绿色科技,2017(21):145-146.

支莉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园林防灭火队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