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不同领域运行中均需要遵循该原则。林业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之一,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推进林业行业的发展,持续加强生态林业保护。本文从加强生态林业保护出发,分析加强生态林业保护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甘肃省白龙江地区林业资源状况,探讨给予生态林业保护的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策略。
【关键词】生态林业;保护;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在我国不仅属于重要基础产业,同样属于重要公益事业,兼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并且已经逐渐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但当前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故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各个行业均逐渐加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对林业的发展情况的需求也逐渐提升。我国重点启动6大林业重点工程,并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当前我国林业发展以可持续原则为基本准则,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林业将保护林业生态资源作为其发展的重点,保护天然林业资源,合理规划木材的砍伐,实行退耕还林工作,逐渐实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业正经历以木材生产为主导转变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1生态林业保护重要性
经济体质的改变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脚步,但是在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背景下,我国生态环境却陷入恶性循环中。以往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森林被过度采伐,对自然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影响,人们对资源的持续索取,造成林业的严重破坏,部分树木种类濒临灭绝。林业作为持续可再生资源,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还能保持水土,是社会发展时不可获取的一部分,也是新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地域文化发展具备重要助力作用[1]。纵观甘肃省白龙江地区当前林业发展现状,为切实贯彻现行国家方针政策,林业发展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当下白龙江地域文化特色,不断创新发展,探索正确的、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树木是林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态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林业的有效保护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观察白龙江目前发展形式,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对林业资源造成严重损害,污水排放与大气污染这些问题给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均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环境保护急不可待。除维护林业资源的基本特征之外,本地区还需要根据自身特色,打造新型产业,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区域经济稳步发展。
2林业可持续发展意义
2.1利于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林区的亚高山暗针叶林也能帮助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对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备不可获取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加大培育与保护林业资源,利于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规范化。这不仅能够减轻环境破坏的压力,还能促进林业资源的自我修复,对于整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具备积极意义,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
2.2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经济体质改革,正在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正在将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帮助绿色林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并且增加旅游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占比,助力我国经济的转方式调结构。
3生态林业保护现状
3.1生态林保护主要成就
白龙江林区在开发建设后,从最初小规模分散采伐经营发展到白龙江木材生产的盛期,大批原木被运送到全国各地,帮助国家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在上世纪末,白龙江林区逐步限额采伐,人员不断增加,资源危机、经济危机也不断加剧。随后政府规定停止采伐天然林,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生态林建设工程。在保护天然林与建设生态林后,白龙江就严格按照政府要求建设生态林30余万公顷,人工造林7万公顷,封山育林20万公顷,飞播造林3万公顷,综合抚育3万公顷。林区苗圃从22处扩大至50处,面积扩张一倍之多,成为甘肃省最大育苗基地。经过多年努力,白龙江林区各事业长足发展,后备森林资源增长,森林面积与蓄积逐渐增加,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业产业框架逐渐完善。
3.2林业资源分布不均
环境资源的配置也需要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但当前林业发展中,缺乏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缺乏较强的探索性,造成林业保护部门对原有林业资源数量了解模糊。在新建林业资源方面,由于林区以往工作人员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虽然在林业资源发展中能密切关注生态保护情况,却无法真正发挥生态保护的作用。因此,要如何让生态林业真正发挥出高效的生态保护作用,完善生态林业系统,是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影响林业部门运行效果的重要工作。正是由于林业部门缺乏对原有资源的科学探索以及对新建资源的整体规划,因此,白龙江林业在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林业资源配比、资源供给不均匀的问题,导致区域内林业资源的差距较大,这并不利于林业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
3.3资源不合理开发
林业的发展要求具备可持续性,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这是导致林业开发行为出现不合理现象的重要原因。即便是当下,在白龙江林区依旧存在大量采伐树木的情况,对森林资源的使用以及开采存在过度的现象,导致森林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遭受到较大的破坏。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对于生态林业的保护制度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这就造成在生态林业保护工作中缺乏制度保障,生态林业保护效果较差。
4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4.1加强生态林业保护科研
当地的林业部门需要做好本地森林分布的相关调查研究,将准确的数据予以详细登记,深入了解与掌握本地林业资源现状,随后根据本地地理条件特征,予以科学研究,结合当地林业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林业保护政策,并督促林业行业按照政策完成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林业资源的消耗。甘肃省白龙江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该地区降水少、温差大,且土地荒漠化严重,在保护林业项目中,需要选择适合甘肃气候与土地条件的树木种类,例如耐寒、抗旱的刺槐等。这些树木对当地干旱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强,能更好的抵抗干旱天气下的风沙。林木合理种植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等作用,能在环境中形成“防风带”的作用,减少环境中的风沙,降低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当地经济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林业部门还需要做好林业系统的安全工作,提前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妥善的预防干预,将林业损失最大程度降低,保障生态林业保护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2建立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
在生态林业保护过程中,林业保护部门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及时发现过度开采林木的行为,并按照相关管理规定,给予其严厉的惩罚。国家在生态林业建设与保护工作中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举措,对人们进行生态林业建设与保护工作给予更多支持与鼓励。长期以来,生态林业建设与保护的甘肃省白龙江在遭受风沙多年侵蚀后,为保卫家园,走进荒漠中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逐步建立防风抗沙绿色防护带。政府同样加大对村民防风抗沙的支持力度,将林业可持续发展纳入富农政策中,有效治理风沙,大大增加农田数量。
4.3加强生态林业保护宣传
目前最为有效的宣传就是支付宝中的蚂蚁森林项目,该项目能借助手机平台与群众互动,让群众在游戏中体会种植的乐趣,让人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了解林业生态化内容。同时还能让人们在空余时间就能够完成对蚂蚁森林的投资,并将投资转换为相应的树木,或选择保护地,用于沙漠绿化与保护地建设,实现长远经济效益。由此说来,宣传生态林业建设与保护事业需要符合时代的需求与变化,在互联网的辅助下,不仅能实现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加强我国绿色化建设发展效果。在林业保护中,工作人员也应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让服务内容更加精细,设立相应的生态林业保护平台,从而实现生态林业保护目的,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4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由于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已经十分脆弱,因此应积极建立生态保护机制,在环境保护过程中,需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并与各个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加强各部门合作互动,引进先进人才来完成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意识,积极开展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包含专业知识培训、先进技术培训等,让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与道德素养,同时针对生态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同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运行。
4.5加强监督工作
为减少与预防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杜绝自然灾害与不合理活动,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规范企业与居民的行为,不断完善生态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保护力度,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与责任感,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林业保护教育工作,加大宣传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要让每个居民从保护环境的小事做起。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督意识与防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美好、优美、绿色的环境家园。
4.6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为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林业管理人员应积极调整林业结构,重点开发林业经济结构,关注生态保护,加强林业建设,并将其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一产业中:一切工作的开展均应以市场需求为基本方向,加强林业建设,重点开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等。第二产业中:重点研究比用开发科技产品,将低层次的原料进行不断加工,让其工艺更加精进,逐渐转变为高层次工艺。积极应用“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即发展第二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新组合,从而接近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管理人员注重独一林业结构的调整,注重对林业资源的加工工作,提升加工工作的精细化,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不断提升林木资源的附加值,合理解决产业结构合理性不足的情况,提升林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4.7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加强生态林业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就是科技发展,为此,要想实现林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应注重其中的科技内涵,加强对其发展中经济、资源等的保护。在林业发展中,若要加强生态林业保护,就要实施科技兴林策略。首先,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其次,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从而指导林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情况。最后,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社会发展对环境破坏程度不断增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林业资源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完善林业管理体质、加强公益环保宣传、遵循自然法则,加强生态林业保护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怡然,张大红,吴宇伦.基于DPSIR模型的森林生态安全时空间变化研究――以浙江省79个县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0,40(8):2793-2801.
[2]姜微,刘俊昌,胡皓.我国林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环境规制门槛效应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0,40(6):166-174.
[3]吴远征,张智光.林业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DEA-Tobit模型分析――基于生态与产业共生关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1):76-86.
[4]王琳.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评《海南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20,33(5):126-126.
[5]王鸣柳.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与生态管理――评《基于生态价值共创的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20,33(2):119-119.
申英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