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环境治理论文 > 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提升思考

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提升思考 

日期:2018-09-16 02:13:21人气:1497

摘要:随着滨海工业区的快速发展,印染化工产业的大量集聚,以及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水的影响,使区内河道水质长期徘徊在V类、劣V类水质,对工业区内水产养殖及河道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滨海工业区按照“调整结构、标本兼治”的指导方针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对本区河道水环境开展全方位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结合滨海工业区水环境治理的实践,全面分析了滨海地区改善河道水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进一步提升滨海地区河道水环境、修复河道自然功能提出思考。

关键词:河道;水环境;提升;思考

1滨海工业区河道水环境现状

滨海工业区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北部围垦区,总面积100km2,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开发建设的需要,逐渐由农业种养殖为主转为工业企业为主,现有各类工业企业745家,至今已成为绍兴市柯桥区印染、化工产业的主要集聚区。滨海工业区河道系由原围涂工程的中心河、环塘河基础上改造而成,共有大小河道105条,全长206km。随着印染、化工、造纸、电镀、皮革等产业向工业区集聚,外来人口大量增加,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大量产生,河道水草滋生蔓延,以及厂区建成后留下的一些断头河、句核纬傻乃肪持卫砻で泳缌吮鹾9ひ登肪车亩窕>菘虑徘繁2棵哦怨ひ登拥蓝厦娴募嗖猓105条河道中,有40条河道的水质为Ⅴ类,18条河道水质为劣Ⅴ类,其他河道水质在Ⅴ类与劣Ⅴ类之间。导致河道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COD超标,对水质治理带来很大难度。严重制约了工业区的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对区内水产养殖业也带来了较大冲击。为此,加强工业区河道水环境治理,已成为滨海工业区面临的十分迫切的任务。

2滨海工业区河道水质污染成因分析

导致滨海工业区河道水质污染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2.1区域地理位置

滨海工业区地处绍兴市柯桥区北部,总面积100km2,系原马鞍镇及柯桥区围垦区域组成,南北长约20km,东西长约5km;工业区以南为袍江工业区,东有上虞化工园区,西有萧山临江工业区,北临钱塘江,是一个狭长型河口工业区。一方面,滨海工业区东、西、南三面均与工业区相连,其河道水质、水环境互为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地处北部沿海、平原河网下游,绍兴市区和柯桥区的河道下泄涝水经滨海外排钱塘江,区内河道承担着防洪排涝和上游河道污水的双重压力。

2.2河道水质

滨海工业区现有105条河道中,属区级及以上主排河道8条,镇级河道32条,村级河道65条。其中,40条河道的水质为Ⅴ类,18条河道水质为劣Ⅴ类,其他河道水质在Ⅴ类与劣Ⅴ类之间。导致河道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氨氮和COD超标,且水质中还存在着有机COD和无机COD,对水质治理带来很大难度。

2.3工业区产业结构

滨海工业区产业结构以印染、化工为主,此外,还有电镀、皮革、造纸等企业,区内工业企业日均污水排放量为立方米。目前工业治污的重点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严格控制排污总量。按照“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全国绿色印染基地、杭州湾生态科技新城”的构想,今后滨海工业区产业结构将朝着纺织、印染、染料化工、后整理及服饰的产业链发展,传统农业的水稻种植将逐渐减少,而南美白对虾养殖、绿色蔬菜生产将逐渐增加。滨海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将对水环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也对水质提升提出更高标准。

3滨海工业区水环境治理初步探索

3.1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可行性

从前阶段工业区“三河”治理实践来看,滨海工业区河道水环境治理具有良好的基础与条件。一方面,滨海工业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肯化钱、愿出力、有韧性;另一方面,滨海地区南有浙东引水工程途径本区域,东有良好水质的曹娥江天然水库作活水水源,北有钱塘江可作出水口排入江,且辖区内水网密集,河道四通八达,借鉴外地治水经验,通过调水、活水、清淤、护岸、生物净化、以及工业污水治理、生活污水纳管排放、河道保洁等多种措施,逐渐改善河道水质,修复河道的自然净化功能,从而来提升工业区内河水质。

3.2前阶段水环境治理实践

今年,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总要求和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滨海工业区党委、政府积极行动,以治理黑河、臭河、垃圾河“三河”为突破口,组织力量,对全区范围内的105条河道进行梳理,确定12条垃圾河、6条黑臭河,55条环境较差河段作为治理重点,采用人工、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分时段,分区域开展河面清垃圾,河岸清违障,河底清淤泥的“三清”治理,对55条环境较差河段进行清垃圾、清违障的两清工作。与此同时,修复倒塌河坎2553m,关停6家禽畜养殖户,封堵排污口21处,修复过河破裂排污管1处,使河道水环境得到较大改观,总体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逐渐恢复到Ⅴ类,有部分达到了Ⅳ类。

4提升滨海工业区内河水环境的对策

针对滨海工业区河道水环境现状,下一步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实行综合治理:

4.1工业污水治理

目前,滨海工业区企业污水排放,先经企业自身的预处理设备处理后,再纳入排污总管排放。但调查发现,极大部分企业的污水处理池都建在河边上,这样既增加污水渗入河道的机率,也在客观上为个别企业偷漏排提供了方便。更有极个别企业趁机将少量污水通过公路的雨水管道内排入河道,给环保监管带来难度。为此,监管部门应加强源头控制,增加巡查频率,加大执法力度,同时,严控污水排放指标,以此倒逼企业控制产能、促进转型升级。

4.2生活污水治理

目前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厨房洗涤污水和环卫污水两种。重点是要加快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纳管步伐,提高纳管排放率。同时,也可采用生物净化的方法。对厨房及洗涤污水可用植物净化的方法进行治理,单户或几家联合在厨房排出口建立收集池,种植菖蒲等植物,经净化后再排入河道;环卫污水直接接入污水处理管网,集中处理排放。

4.3农业污染治理

对滨海工业区内河1万多亩对虾养殖废水予以统一收集,集中排放;同时,严格控制农业种植中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一方面,可加强农田测土配方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同时采取生物除虫或灯光除虫等方法;另一方面,可在排水沟口种植茭白、慈姑等植物进行净化,从而减少农业污染对河道水质危害。

4.4内河水环境治理

4.4.1断头河及句焊脑

由于厂区的建设造成部分断头河及颈酰晌卫砻で运肪车挠跋旒蟆T谕骋还婊幕∩希岷鲜导士刹捎谩罢疾蛊胶狻钡姆椒兄卫恚词实碧钫挤掀贤泛蛹颈酰诔胙城淦呷鸬脑蘖宓乜椋婊肌叮┙胁钩ィ说乜楦脑斐墒毓埃糜诰换沙Э笄谂懦龅那岫任鬯俳ひ登诤铀实母纳啤

4.4.2现有内河水质治理

工程措施治理。工程措施主要分两种:①对工业区部分河道继续开展清淤疏浚,全面清除河道淤积物,进一步提升河道的自然净化功能;②在临曹娥江边的新红旗闸口新建一座大中型翻水站,引曹娥江水入内河,利用翻水站定期进行翻水,尽快河道活水净水,尽快提升滨海工业区内河水质。植物措施治理。根据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院对嘉兴市南湖区河滨治理经验,通过种植聚草(狐尾草)对河道水质治理效果明显,COD平均可下降50%,氨氮平均下降81.9%,总磷平均下均47.3%。为此,借鉴外地经验,可在滨海工业区对虾养殖区域河道内大量种植狐尾草,以净化水质;在工厂集聚区种植钱币草,以减少河道中的氨氮、总磷含量。生物措施治理。在植物治理达到一定效果时,结合生物治理,可进一步提升河道水质,可适当放养鱼虾类或菌类来进一步分解无机氨氮、总磷、COD,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针对工业区内河水质富营养化导致水体透明度过低的实际,可采用在内河兴建人工浮岛、种植仿生人工水草的方法进行治理。可选用竹炭纤维、人工合成纤维等,其作用是人工水草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土著微生物附着增殖,形成生物膜,生物膜是土著生物的富集体,对污染物具有更强的生化净化能力。从而提升水体的透明度,进一步改善滨海工业区内河水质。

5结语

地球上所有生物都需要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万物生长的乳汁。我们要珍爱我们身边所有的水源,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不要去破坏它,如果说已经造成了水污染及水生态环境破坏是我们疏于管理的结果,那么今天,我们已经在水环境的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不仅要注重水量的研究,还要注重水质的研究,为了水资源更好的利用。

作者:王永根 单位:柯桥区马鞍镇水利管理服务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