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林业科技论文 > 小议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小议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20 06:29:00人气:380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缺乏责任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全行业并未得到全面落实,依靠科技振兴林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林业系统职工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一些生产单位缺乏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技成果不配套,单项多、综合少,转化率低。全市64项林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仅有12项,转化率不到20%,大面积见效的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不到10%。

3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

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且生态与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其直接经济效益。而林业科技成果应用的对象大多数是比较偏辟地区的农民。如果没有国家扶持的配套资金,再好的技术,群众也无力接受。再加上当地科技成果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各部门缺乏协调和衔接,相互之间没有起到连动和促进作用,没有形成合力。

4推广体系不健全

推广体系不健全,现有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全市现有推广人员整体不协调,专业技术人员只占30%.且大部分集中在县以上单位,真正在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很少,有些推广机构只能应付完成生产任务。培训无场所,示范无基地,难以正常开展试验、示范、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机构改革,不少地方的县(乡)推广机构出现“脱钩”现象,甚至有些已撤、并、转,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推广机构职能的正常发挥。

加速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1以市场为导向

1)摸准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前题是做好市场调研,面向生产实际。要求成果具有成熟性、适应性、效益性和组合性。如,推广林木良种,尽量将种子、植保、土肥、栽培等各专业的科技成果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实现科技成果系列化开发。2)认识林业科技成果的地域适应性。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条件。必须因地制宜,防止盲目引进。如,20世纪80年代我市大面积发展山碴、红富士苹果,90年代用银杏作通道绿化,不是气候不适宜,就是措施不到位。因此,尊重科学、讲究科学,科学规划,筛选本区域适用面广、见效快、效益好的科技成果是保证尽快形成生产力的关键。3)对产业化成果,要了解市场信息和走势。实践证明,产业化成果的转化,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龙头确立主攻方向,逐步形成系列化技术。如,保德县红枣综合丰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就是按照市场的需求,取得初步成果后再到生产中检验、应用。并根据反馈,由推广应用单项丰产技术措施发展到推广应用4项综合丰产技术;由推广生产优质产品技术发展到产品采收后的坑枣技术。这种逐步拓展的系列技术,为枣区人民打开致富之门,仅红枣年收入近500元/人,占人均总收入的30%以上,2/3的贫困人口因发展红枣产业解决了温饱问题。事例说明,只有形成产业,才能扩大成果转化率,产生规模效益,达到最佳的推广效果。

2健全推广体系

1)抓好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要建设以省(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为“龙头”,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骨干,乡(镇)林业推广站为基础,村级推广组织为网络,科技示范户为榜样的林业技术推广网络。2)从政策上倾斜,从经济上扶持,增强推广机构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推广成果的实力。按照中央六部委下发的《关于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和《农业推广法》,认真做好稳定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及推广队伍工作,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调动他们在成果转化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发挥媒介作用。通过示范、讲授、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为生产力部门培养技术骨干力量,使新技术及时为广大林业生产者所掌握。同时,通过有效的宣传工作,提高新技术、新成果的传播速度和效益,使它在提高广大林农的科技意识和致富本领上产生积极的作用。

3坚持样板示范

林业生产周期长、直接经济效益慢,而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此,选择代表性强、基础较好、规模适当、条件具备的地区,建立不同类型的林业科技试验室及实用技术组装配套的技术开发示范基地,探索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途径。走边试验、边示范,以试验带动示范,以示范促进推广的新路子,为大面积、大范围内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提供经验。

4建立“四位一体”的转化机制

通过计划的导向作用,财务的资金保障作用,生产依靠科技、科技面向生产的协调机制,来促进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计划部门要把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立项依据;财务部门多层次开辟资金渠道,起到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作用;生产部门结合实际及时提出对科技的需求,积极主动采用科技成果;科技部门面向生产及时为生产建设提供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解决生产中突出的技术问题。在成果鉴定时要有计划、财务、生产、推广部门参加,既鉴定成果,又研究推广应用,保证林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加大推广力度

在现有基础上,大力推广以集水造林为中心的汇集径流系列抗旱造林技术、容器育苗技术、封山育林技术,枣树四项丰产技术、核桃去雄技术、青杨与沙棘乔灌混交的营林技术,ABT生根粉、吸水剂、植物抗寒剂、防啃剂等林业新材料及新产品应用技术。特别是要抓好重点林业工程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优势集成,提高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规模效益。

6形成多元化的推广投入体系

解决林业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资机制。首先要争取国家对林业科技投入,同时增加对科技推广的投入,建立林业科技推广发展基金。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应保证每年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经费和掌握的育林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基金,专门用于林业科技推广和关键技术攻关。其次,各地要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公平环境,鼓励、吸收各种投资主体参与成果转化,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创造良好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机制。到2020年,使全市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从现在的不足20%,提高到30%以上,为推动忻州市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作者:王玲 单位:忻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