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林业科技论文 > 林业科技的发展对林改实施的作用分析

林业科技的发展对林改实施的作用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28 00:53:00人气:343

在制度经济学中认为,一个无私产权系统会推动人们为其资产寻找有偿的用途,去获取更多更好的知识以减少无知[2]。在林权制度改革中,产权得以明晰的同时,林业经济主体收益的增加从而伴随着国家租金的提高。中国林业制度在进一步实现帕累托改进的过程中,林业经济绩效得到大幅提升,由此得出林权制度改革对于国家、政府和林业经济主体是多赢的。

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是解放林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它是将新的林业科学技术、新的智能、新的信息、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授给林业生产经营者,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素质,发展林业经济,以改善林区生产和生活状况[3]。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新的林业科技更加全面地为广大林农、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求林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政府是科技投资的主体,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林业科技推广和服务机制。我国的林业科技体系应将公益活动和经营活动有效结合。对于广大林农和林业生产单位,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和林业科技服务是他们获得经营收益的有效手段,因此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会急剧上升。

我国重点林改省份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概况

目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在全国铺开,各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在林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实验示范和推广、技术培训、林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广大林农素质的提高、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福建、江西和辽宁等地作为试点率先进行改革,并取得较好成绩。

1福建省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概况

福建省林业厅十分重视省林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力的建设工作,在科技研究、科技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广泛实施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普及和项目示范带动,加快了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幅提高了科技兴林水平。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4级科技网络,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和完善。表1反映出福建省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规模的大小。2011年,福建省举办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共12期,80多万农民通过乡镇视频会场接受了培训。省政府在2010年选派100名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又选派100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企业、乡村开展技术服务。所派人员引导林农、林业企业应用先进技术,以期实现兴林富民。2011年省政府在52个县(市、区)不仅开通了96355林业服务热线,同时还组织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为林农、林业生产经营者开展各类林业咨询服务,其服务内容涉及林业科技、政策、病虫害防治、林改纠纷、苗木销售、速丰林建设以及竹业发展等10多项,深受农民欢迎。这一年福建省获得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13个,其中重点跨区域推广示范项目7个,其他推广示范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达2209万元,得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达1300万元[5]。

2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概况

江西省有独立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全省共有推广站104个,其中省级站1个,为省林业厅下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市级站11个,为各设区市林业局下属事业单位,其中全额拨款单位7个、差额拨款单位4个;县级站92个,为各县林业局下属事业单位,其中全额拨款单位78个,差额拨款单位9个,自收自支单位4个;另有4个县(市、区)没有成立推广机构。在以上这些推广单位中:独立编制独立设置的推广站有23个,它们是省级站1个、市级站7个、县级站15个;独立编制混合设置的推广站有65个,它们是市级站4个、县级站61个;无独立编制的推广站16个。基层林业工作站承担着林业政策宣传、林政管理、资源保护、生产组织、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在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的基础上,为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为集体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保障作用[6]。表2反映出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规模的大小。江西省全省县级以上推广站编制数为895人,其中全额编制人数为554人,差额编制人数为257人,自收自支编制84人。在岗人员总数861人,其中,全省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有312人(省级10人、区市级67人、县级235人,分别占其在岗人数(19人、174人、668人)的52.6%,38.5%,35.2%),占在岗人员总数的36.2%。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绝大多数为专科以下学历。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为206人,占在岗人员总数的23.9%,大专学历的为202人,占23.5%;中专及以下学历的453人,占52.6%[6](图1)。

林业科技的发展对林改实施的作用效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全国开展起来,我国农村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林改成效初步显现,这必将对我国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可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林农经济收入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提高了森林培育竞争力

森林培育是林业产业链的基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林改后,林业科学技术不断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相继完善,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近自然林业、生态林业以及循环林业等可持续经营模式得到实际运用,改变了过去在经营技术上对环境具有负面影响的经营模式状态,并且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使各地林种和树种结构得以优化,直接或间接缩短了林业经营周期,加快了林业经营资金的循环周转。辽宁省林改后森林资源明显增加。2011年,辽宁省完成造林783万亩,创历史之最,全省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38.2%和43.2%[11]。

2推动了林业产业发展进程

林业是集采种、育苗、造林、抚育、管护、采伐、加工、销售等多环节于一体的综合产业,自林权制度改革后,增加了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工作,各地将林业生产技术进行优化和改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了林业产业的发展。以福建省为例,推广了一批技术先进、见效快、效益显著的林业科技成果,如推广桉树、相思树、枫香、香椿、福建柏、樟树等丰产栽培示范技术。到2011年,福建省建立各类丰产高效示范基地10多万亩,为原料林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推广锥栗、油茶、银杏、山樱花等名特优经济林、药用林、珍贵树种用材林和花卉等优良新品种和栽培技术,较好地推动了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在产业工程建设中,福建省也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新材料,改造传统工艺,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如竹材纤维制造人造板和复合材料、竹材加工设备、竹炭和竹质活性炭系列产品以及香精香料的开发与推广,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效益,推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3增加了林农收入

林业技术的广泛推广,推动了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广大林农的收入。林改之前,村民都是守着“金山”要饭吃,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行“均林、均利”,分林到户,广大农户都获得了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在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家庭单个营林造林积极性提高了许多,造林面积增加明显,管护能力显著增强。通过明晰自己山林的使用权、经营权,以及通过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各种形式传授和信息沟通,林农掌握到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并且能够应用到林业生产中。使得林农获得了较好的林业收益,提高了生活水平,逐步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4提高了农民素质

建立健全林业要素市场等服务机构,使林农及时获得科技、市场信息及法律法规等多方面服务的同时,满足其对科技、信息、法律等诸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林农的就业素质。福建省林业厅创办的96355林业服务热线,成为林业系统便民服务的一个表率窗口。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其方式主要为:向广大林农普及林业科技知识;开展以林业综合知识、林业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林农技术员培训,大大提高了林农的基本素质;帮助林农解决结构调整、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满足林农的技术需求。如广西自治区灵川县林业部门组织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偏远山区,通过举办毛竹低改新技术培训班,向林农讲解低改造林、幼林抚育、林下管护等栽培管理技术,还手把手现场传授林农幼林管护、施肥技巧、病虫害防治以及如何合理采伐毛竹等实用技能,深受广大林农欢迎。

对进一步完善林改中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实施对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林业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林农的增产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一步推进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提高和完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

1加大林业科技投入落实配套经费

从我国当前林业社会化服务的现实情况来看,政府应该加大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许多省市区县因林业科技推广专项经费的不足成为林业科技推广功能性改革全面实施的主要制约瓶颈。林业科技是属于社会公益性的,政府应向林业经营者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推广资金投入,落实林业科技项目的专项经费,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科技服务激励机制,对林业技术推广基金实行竞争管理,鼓励所有技术推广人员根据农民对技术的需求申报相应的项目。

2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实践证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强化“科技兴林”,加快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其能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调动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采取政府行为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推广项目应由政府无偿投资,对经济效益明显的林业实用技术成果,要逐步通过市场调节,促使林农或林业企业成为推广的主体。整合科技资源,把已经研制开发的林业科技成果与成熟的实用技术相结合,并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广大林农和推介。

3扩大培训规模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林业科技推广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精通林业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不仅要了解新技术,还需要熟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用技术。因此,要建立岗位培训机制,对从业人员实施分级、定期培训,使他们及时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也要加大对广大农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培训,培训形式也要多样化,如办培训班、专家现场指导、答疑、座谈会、研讨会等,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编印各种培训资料,刻录专家讲课的光盘,发放给农户,扩大培训的覆盖面。

4建立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

要进一步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竞争机制。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有利于林业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和吸引留住人才、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分配激励机制。要允许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并参与分配,充分调动起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政府应制定有利于林业科技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以保证林业科技推广和服务落到实处。(本文作者:张媛、张金波、杜建华、王璐 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内蒙古包头市生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