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循环农业论文 >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推广应用探析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推广应用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0-27 11:36:00人气:446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发展速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生态意识的不断提升,在进行农业发展时开始积极构建生态循环式农业,以此来落实生态社会的建设要求,促使农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的问题,始终集中于经济收入上,而是开始追求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三种效益的结合和统一,使农业发展步入新的良性循环系统中,以此来达到农业绿色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应用;关键技术

生态循环农业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打破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有效控制农业中的成本投入,将各种农业资源进行综合使用,达到减少能源资源使用、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生态循环农业所利用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多层次利用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投入量,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实施二次利用,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清洁化水平,进而促使农业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1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概念

生态循环农业也称生态农业,它是在传统农业有效经验基础上,依据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将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科学化管理,以获取更高自然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 益一体化的新型模式。在最优的自然环境生态前提下,用最小化的成本来换取最大化的农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的高效利用、高产量及农业的高质量。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核心在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最大限度地对自然资源实施生态保护,使用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1]。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具有综合性、整体性、高效率、持续性的特点,符合我国生态社会建设需求。

2常见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2.1在平原区生态种植模式

平原地区可以积极发展生态种植模式,建立蔬菜科技示范园或者水果科技示范园,向周围的种植农户展现生态种植的优势,使得种植农户可以认识到生态种植的效果,进而积极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建立以大棚为基础的蔬菜水果科技示范园,并根据水果蔬菜的特点成立相应的品牌,展示新型棚型结构的特点,以及大棚所使用的覆盖材料,同时积极引进新型的蔬菜品种和水果品种,推广使用二氧化碳气肥作为肥料。二氧化碳气肥的使用能够提升蔬菜种植的生态性,减少肥料资源的浪费,不仅可以保障蔬菜和水果的正常生长发育,还能够提升经济效益[2]。

2.2林粮区发展立体生态林粮养殖模式

立体生态林粮养殖模式具体指的是由农作物种植和林果业种植向养殖业提供饲喂食料,养殖业向农作物种植和林果业提供有机肥料,使农业生产向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以猪―沼―果生产模式为例,养殖农户可以建立一口沼气池,每年有3头~5头猪出栏,种植667m2~1334m2果树,将沼渣以及沼液当做有机肥对果树进行追肥处理,可以提高果树的品质,提升果树的产量,同时还能减少生产成本投入。或者可以选择种植蔬菜,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肥料作为有机肥对蔬菜进行施肥,可以减少农药量的使用,避免蔬菜出现农药残留的问题,种植出绿色、无公害的蔬菜。

2.3生态农牧渔复合模式

将农业和畜牧业进行结合后可以打造结合性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农业生产活动和畜牧业进行了紧密结合,积极发展食草类畜禽养殖,推进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增加有机肥料的来源途径。种养结合是指在林木或者果树之下饲养畜禽,例如鸡或者羊等,羊可以在生长过程中将林下的杂草吃尽,鸡可以将小草或者小虫吃掉,可以间接帮助林木和果树进行病虫害处理。畜禽动物在养殖过程中的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直接作用在林木和果树的根部,避免了持续施加化肥的问题,还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水平。2.4山区生态种植模式山区生态种植模式的具体应用形式较多,包括种植和生态旅游相结合模式、高山区模式、中山区模式、浅山丘陵区模式、水电综合开发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等,能够推进山区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可以推进循环经济体系的快速构建。以中山区模式为例,发展特种经济林木(花椒、板栗或者无花果)―经济动物养殖(野鸡、兔子或者野鸡)―经济作物种植(大豆、薯类或者花生)―加工产业的一体化特种种养模式。

3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应用关键技术的手段

在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广时,应当合理应用新型媒体平台,例如抖音、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等,相关部门可以在其上方有关于生态循环农业的信息,使农户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了解到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以及优势。在这些新型平台下,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留言和讨论,为农户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使得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到农户最为关注的问题,进而结合农户需求进行技术推广[3]。

4结束语

在农业体系中,应当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设计完善的生态循环管理模式,来推进农业生产体系的全面进步,提高生产活动的整体产量以及质量,促使农业生产活动可以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应当认识到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积极选择新型的手段对其进行技术推广,促使更多的农户配合政府部门打造新型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白清敏.南阳市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14-217.

[2]陈柏旭,王立刚,张梦璇,等.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路径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市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1):71-77.

[3]于富昌,张金玉.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分析:以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柿子园都市生态循环农业园示范基地应用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24):59-60.

李象林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