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循环农业论文 > 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17 13:20:00人气:378

1基本情况

灵武市地处宁夏引黄灌区中部经济核心区,是一个山川共济、农牧并举的县级市,国土总面积4009km2,辖7个乡镇3个农(林)场。2014年粮食播种面积2.4万hm2,其中水稻1.1万hm2、玉米1.1万hm2、小麦0.3万hm2,粮食总产达2.27亿kg;以羊产业为代表的畜牧业发展迅速,羊只饲养量占宁夏总量20%以上,已成为县域内羊只饲养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县市。灵武市羊只饲养量达400.0万只,其中存栏96.0万只,出栏304.0万只,牛饲养量达6.3万头,奶牛存栏2.2万头,牛奶总产量达7.2万t;生猪饲养量达到24.4万头,存栏11.0万头。建成饲草料配送中心3个,新建青贮池1.17万m3,青贮池总体积27.97万m3。制作青贮8.54万t,黄贮6.56万t,微酶贮1.26t,草粉加工14.87万t,草块颗粒1.0万t,各类秸秆加工调制总数31.24万(t不包括草块颗粒),秸秆加工调制利用率达66.5%。

2灵武市循环农业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1灵武市循环农业主要模式

2.1.1“养殖基地(公司)―秸秆―饲料―养牛”模式据畜牧部门统计,截至2015年7月,灵武市从事养殖的公司、合作社有188家,养殖场57个。牧业养殖合作社、公司、养殖场通过“农作物秸秆―青黄贮―饲养奶牛、羊―粪便沼气―农作物”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基本上能将周边农户的玉米秸杆消耗掉,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促进了“秸秆资源化,能源清洁化,人居环境卫生化,村容村貌整洁化”。

2.1.2“养殖基地(公司)―沼气―种植”模式2010年以来,灵武市通过国家能源沼气项目,在灵哼哼、胖哈哈、裕晟等养殖场建设600m3大型沼气池7座,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种植业和发展灵武长枣等经果林。如灵哼哼猪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红枣超过333.3hm2,种植经果林33.3hm2,产生的沼肥全部用于长枣和经果林,节本增效显著。同时沼气工程产生的大量沼气可作为公司内部能源消耗以及周边农户使用。

2.1.3“沼气协会―有机肥―种植”模式灵武市飞泰农村能源沼气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门从事沼气池建设安装,后续服务及沼肥生产、新能源产品推广的合作社。在全市6个乡镇建设沼气技术服务网点40个,为灵武市已建成的1.1万座沼气池提供技术服务。目前,该合作社有机复合沼肥加工厂年处理沼渣液1万t,生产沼渣有机肥0.3万t,沼液肥料0.7万t。

2.1.4“种草―养殖―过腹还田”模式主要是在白土岗、大泉等沿山新灌区种植,种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优质牧草,面积1493.3hm2,年产优质牧草1.8万t。灵武神州绿色产业开发公司,从2011年开始引进种植优质蛋白牧草饲料桑,采取枣树行间套种模式,种植面积33.3hm2,养殖生态鸡1.0万只、养羊400多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单一种植灵武长枣效益的2倍以上。

2.1.5“一家一户―养殖(沼气)―种植”模式主要在梧桐树、崇兴、郝家桥、东塔等老灌区,一家一户从事猪、牛、羊、鸡小型家庭式饲养模式。这种饲养模式特点是规模小、设施简易,饲草料大多是自给自足,养殖粪肥直接还田。

2.1.6区域配套、循环共生模式主要对资金、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型养殖场,配套一定面积的综合性农、林、渔业生产区域,通过生物工程处理方式,将畜禽粪便分别转化成有机肥料、生物蛋白、沼气能源等,配套用于周边的种养殖业,实现局部区域内资源循环、生态平衡。如老鼠嘴韩氏生态农业公司养殖奶牛1000头,建设600m3大型能源沼气池1座,年处理牛粪废弃物1.5万t,年产沼气11万m3,年产沼渣有机肥1000t,沼液有机肥1.4万t,年沼气发电11万kW•h,供80户农户用沼气。同时,循环利用沼渣、沼液等有机肥开发沙荒地200hm2,全部种植青贮玉米,节省了奶牛养殖饲草料成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特别显著。

2.2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观念和思想认识还不到位。部分群众和部门对发展循环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推进现代高效农业、有机农业的必由之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②大中型种养经营主体数量较少,档次低,结合度不高,种养效益下降;小规模分散式家庭经营模式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产业要素集聚和现代技术应用,增加了发展循环农业成本。③各级政府对循环农业技术研发和财力投入相对不足。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综合循环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特别是农艺、农技与环境工程技术的配套集成相对滞后。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育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废弃物的收集、加工处理、资源化利用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制约着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沼气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虽初步形成一条完整的从建设―使用―管理―后续服务的产业链条,但受服务经费缺乏、运作方式不成熟等原因限制,农村沼气的后续管理和服务跟不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气产业的发展。⑤支持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3发展建议

3.1抓政策推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引导机制

转变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研究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采取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取向;要立足于大农业范畴,种、养、加相结合,统筹规划,从本地实际出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详尽可行的循环农业发展规划。由于灵武市山川并存,农牧资源分布差异大,各区域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与资源特点等,考虑在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3个层面上建设循环农业,按照此原则,探索出最能够发挥各区域优势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3.2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业循环经济质量

各级相关部门应加强循环农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一线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建立起促进循环农业高新技术、增效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考核体系,让科技人才及其先进科技成果扎根于广大农村,使农民真正掌握农业科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3.3加强饲草新产品的研发

引种优质禾本科牧草,对其实行多样化加工(青贮、微贮发酵等),精细化利用;综合应用机种、机收、揉丝、打捆、颗粒制作等机械,全面提升饲草种植、加工调制利用机械化程度,示范推广以玉米秸秆、稻草青贮、柠条等为原料的“三贮一化”饲料加工调制技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3.4创新农村土地和饲草经营机制

①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健全流转市场,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赋予农民土地的物权,促进土地向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②探索建立饲草“青贮银行”机制。学习泾源县“青贮银行”成功经验,依托宁夏大田新天地生物有限公司,按照“存粗取精,存贷自由”的原则,面向周边市县广大农户,大量收购玉米秸秆等粗饲料,由公司发给农户“牧草存折”,按不低于同期人民银行整存整取利率计息,对收购的粗饲料进行货币化的精细加工、贮存。农户凭“牧草存折”可获得现金,也可支取同价值的优质牧草或者赊草,第二年以农作物秸秆或者其他粗饲料“还贷”。走出一条专业化饲养、专业化制作饲草、专业化产品销售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3.5完善农业专业化组织服务体系

在保持现有龙头企业数量的前提下,重点在提高壮大龙头企业经营规模上下功夫,完善“公司+合作组织+家庭农牧场”等一体化组织形式,建设规模化的饲养小区、发展大规模的商业化大农场;加强产业链中各主体的协作与联合,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和带动能力,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人才激励、社会保障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者:张仲军 杨金贵 俞宏彪 单位:宁夏灵武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宁夏灵武市崇兴镇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