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建立
对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来说,由于其生产模式较为落后,导致其对环境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像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泄等。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逐渐采取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希望能够帮助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通过变革粗放型的农业经济模式,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模式,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
1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循环农业经济认识不够
循环农业经济理念是最近几年新提出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此外,目前我国对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宣传力度较为薄弱,导致大多数的地区对于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认识非常少,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农村对于循环农业经济模式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大部分的农村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中,导致大量的农业资源被浪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2尚未建立完善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制度
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其中的大部分内容较为泛泛,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从而导致在进行治理时没有一个准确的依据,无法和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相一致,这也是制约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1.3市场反应较为迟钝
对于循环农业经济来说,其和市场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目前我国对于农产品的管制较为宽松,导致大部分的消费者并不了解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的农产品的危害,使消费者在进行农产品的选择时没有可靠的依据,失去其正确的判断能力,最终导致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出现严重的脱节,制约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
2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含义和特征
所谓的循环农业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其中,这是循环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应用。通过循环农业的利用,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种经济生产模式能够大大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为社会进步提供充足的农业资源。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开展能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
2.1循环式的资源利用
对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来说,其能源的传输方向是单一的,最终会产生对环境具有较大危害的污染物,且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能耗高和转化率低等问题。传统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都是一次性的能源利用,不仅效率较低,且会产生较多的污染物,而循环农业则是在追求环境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生产,这种生产模式能够对资源进行重复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且产生的污染物较少。
2.2资源的闭路流动和能源的梯度利用
在循环农业经济中,所有的资源都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且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资源都是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农产品只是其中的衍生物,该系统的最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该生产模式中,所有的环保手段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闭路流动和能源的梯度利用。
3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构建措施
3.1加强农业经济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人类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人类进步来说最主要的动力就是科技进步,而人才则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根本,因此,为了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农业从业人员。具体措施是:首先,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农业从业人员培养计划,并建设相应的技术培训学校,使从业人员能够接收到专业的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生产效率,另外,培训效率需要不断提高,使从业人员能够快速掌握相关的从业技术。然后,对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政府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推广循环农业的发展,并建立专业的管理体制,使循环农业经济能够正确合理的发展。除此之外,对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科学技术,政府需要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下乡进行培训,使农业从业人员能够明白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重要意义,总之,在循环农业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循环农业经济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3.2完善循环农业经济法律法规
在进行农业生产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必要的法律约束和强制手段也是不可少的,因为一个新的制度和经济模式推广必然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去对其进行约束。对于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推广同样如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其发展,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像废弃物强制回收管理办法等,通过这些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能够使农业从业者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模式,且有效的法律管理还能促进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从业者的法律意识,明确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除此之外,还需要设立奖罚政策,对于违反了循环农业法律的从业者给予相应的惩罚,保证循环农业经济法律具有相应的权威性。
4总结
综合上述所说,在进行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推广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循环农业经济能够顺利实行。另外,循环农业经济是保证我国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且在推广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相关科技的发展,保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充足的技术支持,为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李宝洪 单位:辽宁省新民市法哈牛镇人民政府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