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循环农业论文 > 循环农业的实践与发展对策

循环农业的实践与发展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04 12:01:00人气:397

1张掖发展循环农业的背景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我国第一个由省份提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标志着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有序良性发展阶段。张掖市抓住这一大好发展循环农业的机遇,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依托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形成了“制种玉米种植-农作物秸秆-生态养殖-屠宰加工(乳制品生产)-粪污物制沼气-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还田”的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2张掖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

目前张掖市比较成功的循环农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玉米制种-养牛-粪尿还田模式

张掖市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制定了张掖玉米种子质量地方标准。成功注册了“张掖玉米种子”农作物种子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张掖市有玉米种子企业59家,总资产达37.4亿元,2014年本市落实玉米制种7.2万hm2,占全省玉米制种面积(9.7万hm2)的70.7%,占全国制种面积25.5万hm2的27%;产种量4.4亿kg,产值22亿元,占全国玉米制种总产量13.6亿kg的32.4%。张掖市农民人均玉米制种纯收入达1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产生秸秆5.28亿kg、玉米芯1.01亿kg。在5.28亿kg秸秆资源中,循环利用率为89.2%,循环利用量为4.71亿kg,按照一头肉牛一个育肥季饲用玉米秸秆量1170kg计,可为40.25万头肉牛提供秸秆方面的饲料,占目前张掖市牛饲养量(56.80头)的70.86%。可产生牛粪尿14.67亿kg,以每亩施用1000kg有机肥料计,可为10万hm2耕地提供有机肥源,占张掖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9.13%,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2.12亿kg。为耕地提供氮、磷、钾的总量为0.124亿kg,占当年化肥总用量1.005亿kg(折纯量)的12.33%;提供氮、磷、钾的量分别为0.066亿kg、0.036亿kg、0.022亿kg。

2.2“玉米制种-玉米芯生产糠醛-糠醛渣还田”改良盐碱地模式

2014年张掖市生产玉米种籽4.4亿kg,可产生玉米芯5.28亿kg。目前有糠醛生产企业4家,年生产糠醛500万kg,产值3500万元。需原料玉米芯约5000万kg,占玉米芯总量的9.46%,玉米芯销售收入2500万元,平均每公顷制种田增加收入363.15元。产生糠醛渣450万kg,糠醛渣可用作肥料或盐碱地土壤改良剂,以每公顷施用1500kg糠醛渣计,可施用0.3万hm2。可为每公顷盐碱地归还有机质600kg,归还氮、磷、钾的量分别为51kg、42kg、28.5kg。

2.3“玉米制种-养牛-沼气-沼渣沼液”还田模式

至目前张掖市累计建成户用沼气6.9万户、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8个、大中型沼气项目10个。6.9万户用沼气,年节约原煤1.03亿kg,需消耗牛粪8.83亿kg;8个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年节约原煤48万kg,可供320户农村居民用气,需消耗牛粪409万kg;10个大中型沼气项目,可供3000户居民燃料之用,年节约原煤450万kg;年需牛粪6000万kg。以上3种形式可供7.9万户农村居民用气需求,可节约原煤1.08亿kg,需消耗牛粪9.47亿kg。同时产生约10亿kg的沼渣沼液,以每公顷施用15t沼渣沼液计,可为6.3万hm2农田供优质的有机肥源。为每公顷耕地提供6t有机质,提供1.5t的腐殖酸,提供氮、磷、钾的量分别为114kg、58.5kg、93kg。

2.4基质-食用菌-菌渣还田模式

食用菌产业正在快速成长为张掖市新兴优势产业,已建成食用菌菇棚4227座,工厂化生产基地4个,年产草腐菌1.4万t、木腐菌2000万袋,年产值达1.5亿元。栽培种类有双孢菇、茶树菇等10多个。在食用菌生产中,使用麦草、牛粪、玉米芯作为培养基质,以每平方米用麦草原料10kg、牛粪原料10kg计,需麦草1480万kg、牛粪1480万kg;生产木腐菌2000万袋,以每袋0.35kg计,需麦草原料200万kg、玉米芯原料150万kg、牛粪350万kg。食用菌生产中合计使用麦草原料1680万kg、玉米芯原料150万kg、牛粪1830万kg。产生菌渣2562万kg,以每公顷地还田1500kg计,可还田1.7万hm2。

2.5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模式

张掖市现有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28家,2014年农膜使用量为18925t,其中地膜11762t,棚膜7163t。地膜覆盖种植16.8万hm2,占播种面积的67.6%。废旧农膜回收量利用量为8821t、棚膜回收量为7091t,回收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75%和99%。回收的废旧农膜加工成塑料粒子,再用塑料粒子加工成滴灌带、给排水检查井盖、建筑材料、塑料桶等,达到了废旧农膜循环利用的目的。

2.6尾菜回收利用模式

2014年张掖市蔬菜种植面积为4.1万hm2,产生尾菜量约为85万t,处理尾菜66万t,循环利用率达78%。目前张掖市尾菜处理利用方式以饲喂牲畜、翻压还田、高温堆沤肥、半堆半沤池、沤肥袋尾菜处理为主。通过处理达到了养畜、肥田的目标。

2.7“有年”模式

“有年”模式为甘肃省主推的示范模式,张掖市有年金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个法人企业,总资产6.5亿元,净资产5.3亿元。现已建成6000t雪花全粉、6000t颗粒全粉、1万t精淀粉、3000t酒精、5000t浓缩果汁、1500t休闲小食品等6条生产线。循环模式为:马铃薯种植-马铃薯“三粉”生产-废弃物(边角料、皮渣、残次水果)生产酒清-二次废物弃物(废水、粪便、秸秆)生产沼气-沼气燃烧锅炉、发电-沼渣沼液还田(所产生的酒糟用于畜禽养殖、鱼池养鱼-鱼池肥水浇灌园林)。实现了节能减排、吃干榨净和零排放。循环生产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年节约燃煤2万多t、节约用水50多万m3、节约用电950万kwh。利用沼气发电2000万kwh,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达到了农产品加工、能源生产、肥料生产、环境治理和生态农业的多重发展目标。

3张掖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张掖市循环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一些良好的循环模式,还有一些模式正在总结规范当中,但是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规划滞后、措施不细不实、投入不足,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的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抓好落实。

3.1贯彻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制定循环农业发展措施

以规范、引导、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为目的,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甘肃省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国家和省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张掖市循环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把循环农业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

3.2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绩效考核

市上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张掖市循环农业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各县(区)都建立相应组织,设立办事机构,健全管理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市上把循环农业建设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3.3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把循环农业建设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列出专项资金支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循环农业建设,形成“政府扶持,农户自筹,社会参与”的循环农业投资机制。

3.4建立示范园区,搞好辐射带动

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企业,按照循环农业的建设要求,县区至少建立一个示范园区,确定示范户,确定适宜的循环农业模式,率先在示范园区推广应用各项先进适用技术,从而树立样板,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循环农业发展。

3.5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素质

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将农民培训列入循环农业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围绕循环农业工作,做好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户科技素质,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赵怀勇 李宏斌 杨毅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