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铁路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防治探究
因为铁路线路中的道岔转换设备种类繁多、使用寿命相对比较短、对于列车行驶速度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主体构造相对复杂、日常维修和养护成本投入比较大,所以道岔对于道床部位、尖轨、基本轨、辙岔等具有工电结合部设备的外形几何尺寸以及相应的执行标准的规定非常严格,工电结合部位如果发生病害问题将会对列车正常运营生产的秩序以及行车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重载类型铁路线路道岔的工电结合部位的多发病害简介
1道岔位置出现尖轨的爬行、翘头以及窜动的现象
尖轨位置一旦出现爬行、窜动的现象,将会对于道岔的方正性产生影响,导致道岔的尖端杆部件、密贴形式的调整杆部件、表示连接杆部件及方钢部件出现歪斜的状态,使得道岔在正常的变换进程中增加了不必要的转换阻碍,增加了道岔部位的动作电流,容易造成道岔的解锁以及锁闭功能的运行发生不良的情况。道岔部位的尖轨出现翘头的情况,导致尖轨部位和滑床板发生离缝现象,当道岔部位进行解锁转换操作的时候,尖轨可能出现上下抖动的情况,使得尖轨出现密贴不良或者尖轨的尖端部位不能顺利进入基本轨的轨端下方,最终导致道岔部分发生卡顿进而无法进行锁闭操作。
2道岔部位的尖轨出现拱腰的情况
尖轨部位出现拱腰指的是因为尖轨部位的下刨的切面处和基本轨的上刨切处发生了接触的现象,通常表现为尖轨部分和基本轨部分自上向下观测的时候能够发现离缝且缝隙超标的情况,不过尖轨部分与基本轨部分的刨切面以下的部分密贴情况相对良好。此类病害的发生将会导致尖轨进行转换的阻力加大,开始处在平均分布在所有滑床板上的力后来集中到了当中的若干块之上,增大了道岔部位进行转换操作的阻力,如果列车经过此处时,引起尖轨部位出现上下的抖动情况,就会对于尖轨的寿命及道岔转换操作带来不利影响。
3道岔部位尖轨出现旁弯现象
道岔部位的尖轨出现旁弯现象是指道岔部位在锁闭过程中尖轨的中部早于其他部位贴合到基本轨的表面,使得道岔部分出现锁闭阻碍较大的情况,锁闭以后使得道岔的所有牵引点部分的受力情况不平衡,而且还会发生道岔部分在解锁的进程中出现尖轨反弹的情况。尖轨部分出现旁弯情况将会使得道岔的尖轨和基本轨部分出现密合不良的情况、道岔锁闭不紧密、道岔部分解锁不顺畅、尖轨出现反弹方情况,严重影响道岔部位的安全和实际使用。
4道岔部位的尖轨和基本轨出现磨损和肥边的现象
磨损以及肥边的情况一旦出现,肥边会对道岔造成潜在的危害,出现两个部位,第一尖轨与基本轨间的基本轨侧,此类肥边对道岔试验2/4/6mm时会造成失真,维修人员如没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道岔会发生失表、油缸反窜、道岔不锁闭、道岔不解锁故障。第二尖轨与基本轨间的尖轨侧,此类肥边不仅造成2/4/6mm试验失真,还会增加尖轨反弹力。
5道岔部位尖轨根部的螺丝出现过松以及过紧的情况
道岔部位的尖轨的根部用于紧固的螺丝如果过于松动,可能导致道岔的尖轨出现前后爬行以及窜动的情况,使得道岔的杆件出现不方正的情况,引起道岔部位的缺口出现变化的情况,对于日常使用频率比较高的道岔装置,就会导致杆件部分的非正常断裂的病害问题。道岔部位的尖轨根部用于固定的螺丝如果拧得过紧,就会使得道岔部位的转换阻力发生显著的增加,道岔部位用于转换的电流数值也会显著增大,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造成道岔部位不能正常进行锁闭操作,为此在符合工务专门的螺丝扭力行业标准的区间之内,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道岔根部的螺丝的松紧程度适当,合理依据现场的道岔使用频率、维护周期及现场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整。
6道岔部位的尖轨出现吊板的情况
如果道岔部位的尖轨和滑床板之间出现离缝的情况,造成连续几块滑床板无法和尖轨进行紧密贴合,某些滑床板的受力载荷过大,出现了严重的磨损,尖轨装置进行扳动的时候,由于受力不平衡进而造成滑动情况不顺畅,甚至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锁闭操作。
7道岔部位的方钢发生旷动情况
方钢的栓销发生旷动指的是牵引点位置处的方钢和连接用的栓销发生旷动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将造成道岔部分的框架结构出现不稳定,在拉杆拉伸的时候使得旷动量幅度明显加大,使得转辙机装置在锁闭操作的时候,运动空间的距离过小,容易出现道岔表示不良的结果。8道岔出现“三道缝”情况通常“三道缝”如果产生的情况下,会造成列车通过时,轨撑无法阻止基本轨装置发生横移,即为压不住和顶不死的情况,使得道岔的方向出现不良的情况、轨距发生明显的变化,用于表示功能的缺口改变。
二、重载铁路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防治相关措施
1重载铁路道岔尖轨出现爬行、移动及翘头现象
相关工电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尖轨出现爬行量超出限值的状况,可以针对尖轨竖直方向区域实施调节,针对爬行以及翘头不能进行调整的尖轨可以对基轨或者尖轨实施替换,确保其满足相关几何尺寸及标准的技术要求。
2重载铁路道岔尖轨出现旁弯现象
相关工电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尖轨区域出现旁弯的状况,必须使用更改轨距的措施或者使用直轨装置矫正的模式实施整修,进而确保尖轨区域处于良好状态。
3重载铁路道岔尖轨、基本轨出现磨损以及肥边现象
相关工电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基轨工作区域以及尖轨非工作区域出现的肥边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给工务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打磨处理,在进行打磨以后必须实施道岔调整、扳动试验,保证打磨以后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状态良好。4重载铁路道岔尖轨根部螺栓紧固件出现过松及过紧现象相关工电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针对限位装置底部配件实施更换防松锁止螺栓,添加间隙垫铁或者增加平垫圈及弹簧垫圈,保证螺栓扭力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及正常工作状态。
5重载铁路道岔尖轨出现吊板现象
相关重载铁路道岔维修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尖轨及滑床板出现缝隙、滑床板磨损不均以及表面凸凹不平的状况,按照其原因实施对应的捣固或更换滑床板下方不同厚度的胶垫方法进而保证每一个滑床板均处于相同的水平面,对于磨损超标的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换,使尖轨上颚与基本轨下沿大于2mm。
6重载铁路道岔方钢出现旷动现象
相关重载铁路道岔维修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基本轨、尖轨以及连接杆件出现磨损及松动的状况,必须针对其实施定期紧固措施,最大限度地确保扭矩力矩符合相关规定及标准的要求,进而使方钢旷量减小至最低的状态,当出现无法调节的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将对应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对连杆的主销轴的鸭嘴进行上下紧固,确保其整体结构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7重载铁路道岔基本轨道出现横移现象
相关重载铁路道岔维修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基本轨道横移量出现超限的状况,可以对于基本轨道的横向区域实施调节,进而确保轨距误差处于安全合理的范围内。
8重载铁路道岔经常出现“三道缝”现象
相关工电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针对重载铁路道岔经常出现的“三道缝”进行全面的检查,首先查找原因,支撑部位是否发生旷、松、脱、有缝隙等现象。处理方式:更换新扣件、轨撑,加装轨距杆,缝隙处加薄铁条等方法达到零间隙,去除安全隐患空间,最大限度地确保重载铁路道岔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9重载铁路道岔开程不符合相关几何尺寸及标准
相关重载铁路道岔工电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重载铁路道岔二维工程图以及道岔布置总图,在尖轨连接杆位置增加或减少绝缘垫片的数量或在锁钩与锁框处增减调整片数量实施调整,在调整结束以后,需要针对该道岔进行几何尺寸密贴情况试验,确保其安全性能良好。
10重载铁路道岔框架外形尺寸无法保证
当重载铁路道岔框架的外形尺寸出现不满足相关几何尺寸及标准的状况时,相关重载铁路道岔工电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将道岔尖端前顺坡末端接头进行校正,将直股方向进行拉直,针对曲股实施轨距校正,可以借助测量调节两条基本轨控制点的间距对于道岔框架外形尺寸进行调整。11道床出现冒泥及翻浆的状况相关重载铁路道岔维修工程技术人员针对翻浆冒泥区域通常采用彻底整治及局部改善两类措施进行整治。相关现场作业技术人员能够应用重载铁路道岔捣固工程机械对道岔实现全部将杆件拆下进行捣固,针对相关线路实施起道平顺处理,借助此类模式提升线路枕木下道碴的厚度,进而使线路弹性得以恢复。相关重载铁路道岔工程技术人员安排工程施工作业针对线路下部的破底进行清理,将排水管进行装配,确保线路内部的积水借助渗水管导出线路外部,最大限度地提升线路的排水能力,将道碴全部替换,进而使线路的弹性行之有效的恢复,彻底消除冒泥翻浆相关病害隐患。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重载铁路道岔工电结合部常见病害通常表现为周期较长、隐蔽性较强、经常出现反复状况、情况复杂、关联性较多等特点,相关重载铁路道岔工电工程技术人员在针对各类结合部病害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其中电务及工务部分必须提前进行相关技术调研、互相配合、全面分析研究及归纳总结相关定律,精准找出问题的本质,与此同时采取针对性较强、周期性较长、具有时效性以及技术领先的行之有效措施,落实精准状态检修、周期性检修、细修精检以及标本兼治,完全按照国家标准及施工作业现场的真实状况针对病害实施全方位的整治及维护,最大限度地确保重载铁路道岔及其相关线路的安全稳定与可靠高效,为安全生产与运输打下非常坚实牢固的基础。
马云松 大同电务段菱角山车间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