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田的病害防治技术
摘要:在安徽的安庆,水稻是很重要的粮食作物。由此,水稻种植技术在这里备受关注。尤其是秧田期,做好病害的防控管理,对提升水稻产量是大有裨益。但是,水稻的种植技术光靠经验去总结的话,既慢又会造成预想不到的后果。为此,需要我们农技推广部门,下足气力,总结并推广好水稻秧田期病害的防治技术,以期在病害防治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介绍水稻秧田期病害种类,在此基础上,就基本的防控措施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稻;秧田期;防治
1水稻烂秧
1.1症状
生理烂秧,有烂种、漂秧、黑根等。烂种是指播种后不能正常发芽而腐烂。漂秧是指出芽后长时间不能扎根,稻芽漂浮在土表,最后腐烂枯死。导致烂种的原因很多,如陈种子,或种子水分过高受热霉变等。黑根为秧苗中毒。当大量底施未腐熟的农家肥或硫酸钾型复合肥做底肥时,秧田水又深,土壤还原态过强,其中的硫酸根还原菌迅速繁殖,将高价硫还原成低价硫而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硫化亚铁等,毒害稻苗,使稻根变黑腐烂,叶片枯死。病理烂秧,由立枯病、棉腐病引起。立枯病,症状:常见于旱秧田。出苗后秧苗枯萎,茎基柔弱,易拔断。轻者,成片发黄;重者,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白色、粉红色或黑色霉层。绵腐病症状:常见于水秧田。播种后病菌侵染幼芽,5~7天即可显症,起初在颖壳破口或幼芽基部产生乳白色胶状物,随后向四周放射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体或幼芽枯死。秧田初期为零星点片发生,若遇低温连阴雨或厢面秧板长期淹水,病害会迅速扩散,造成全田死苗。
1.2防治措施
对烂秧症的防治重点:改善大田环境,培育壮苗,增强抗病性。同时,辅以药物治疗,预控效果更好些。改进育秧方式,选择秧田,满足这些条件:避风、向阳,地势低平,结合深耕,确保土质疏松。整地要细,冬季闲置田,注意晒垡,基肥用足。改善用肥,多用温性肥,增加土壤通透性。播种前,除去田间杂草,确保长势要好。此外,选用薄膜育秧,防控效果不错。露天育秧,注意秧田湿润。适时选择播种期,通常情况下,露天播种气温至少要在12~13℃以上。播种用量适中,落谷要均匀,踏谷不见谷。而后,覆盖适量草木灰。播种后,秧田水自然落干,增加土壤通透性和温度,确保出苗出的全、早、齐。加强肥水管理,旱育秧,注意浇水,适量灌溉,促进根部生长,有利于分蘖。水育秧,注意控水,确保通透性。同时,注意灌水,很好保护秧苗。用肥要科学,施足基肥,轻施苗肥。后期,用好送嫁肥。同时,追施氮肥,有利于增进糖分,有利于促进抗逆性。立枯病防治,此病常见断奶期旱秧。此病防治,用30%土菌净,消毒,用240mL/hm2;配用,辉隆宝,用900mL/hm2,上述兑水用450kg/hm2,喷雾喷施,防病效果显著。棉腐病,药防前1天,排干稻田水。用30%土菌消,240mL/hm2;配辉隆宝,900mL/hm2。上述用药,兑水用450kg/hm2。药繁后1~2天,复水,效果不错。
2其他苗期病害
2.1恶苗病
症状:被感染秧苗,要矮健苗许多。而且,叶色泛黄,根系不发达,叶鞘细长。枯死秧苗,显白色霉粉物。所有秧苗中,旱育发病更重。用有机肥,未充分腐熟,发病较重。而且,籼稻较粳稻发病更要重一些。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催芽时间不宜过长。发现有病秧,及时拔除,集中远离秧田销毁。播种前期,种子消毒处理。苗期有感染,可用25%咪酰胺,喷雾除病害,效果更好些。
2.2苗稻瘟
最常见秧苗3叶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防治措施:经药敏实验,可选择这些药防治。75%三环唑,用750g/667m2,喷雾除病害,至秧苗滴水,能起到不错预控效果。此病流行高发期,用40%韩稻爱,用1200~1500mL/667m2。或者,用40%敌瘟灵,兑水喷施,防治效果更好。
3营养障碍病
秧苗缺锌,下部叶脉,有黄白化状。而上部位,有黄褐色斑点,不规则的斑块。之后,斑块渐扩大,呈红褐色的条状。缺锌秧苗,叶片长势缓慢,产叶短而狭窄。尤其,基部中脉,泛黄白色。根系褐色。解决措施:水秧田,注意晒田,增加通透性,有利于新根萌发。同时,在移栽前7~10天用细潮土225kg/hm2拌蔸都发3kg/hm2,均匀撒施苗床。秧苗缺钾,患病矮小,呈暗绿色。叶片呈紫色,基部有红褐色斑点。严重病秧苗,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调治方法:可用诺普丰或果美丰或富万稼有机复合液肥600g/hm2叶面喷雾,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4总结
水稻秧田期管理水平,影响到后期的育秧质量。为培育健康壮秧,要加强做好秧田期间病害的防控,才能预防和减少病害扩散、切断病害传染源、控制稻田病害发生的作用,为此,地方少一定要高度重视秧田期间病害的监测和防治,在防治中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针对秧田期面积小、防治集中的优点,认真防控,培育壮秧,为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基础。同时,要密切关注秧田期常见的病害种类,比如:生理性烂秧和病理性烂秧,注意改善大田环境,改进育秧方式,适时选择播种期,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抗病性。同时,辅以药物治疗,能大大降低此类病害的影响。此外,一些常见病的防控,诸如:立枯病,棉腐病,恶苗病,苗稻瘟,营养障碍病等等,都不能有所忽视,以免病害扩散而影响最终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建勋.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9):106.
[2]花秀霞.水稻秧田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12,(4):19-20.
李金生 潜山县余井镇农技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