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生理病害防治探讨
【摘要】本文从西红柿常见生理病害的为害症状和发病原因着手,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技术,为群众日常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西红柿;生理病害;防治技术
西红柿是我国主要的栽培蔬菜之一,各地区栽培面积都比较大,但是在日常生产中常常由于管理和技术因素不到位,生理性病害频发高发,使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影响,经济效益下滑,下面就西红柿的常见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简单做一探讨。
1脐腐病
脐腐病又称蒂腐病。多数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期的幼果上,起初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浸状斑点,逐步变成褐色凹陷,严重时病斑可扩展到半个果实。遇到温度较大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同时病果停止膨大并提前着色变红,失去商品价值。1)发病原因。一般认为,土壤中缺钙是形成脐腐病的主要原因。比如施用氮肥过多,会妨碍根系对钙的吸收,造成生理性缺钙。另外土壤水分不足,或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过大,造成根系受损,引起果实缺水,影响发育,也是造成脐腐病的重要原因之一。2)防治措施。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科学施肥。推荐采用配方施肥,不单一施用氮肥,更不要一次过量施用速效氮肥。三是加强管理。重点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适时浇水,保证水分均衡供应。四是补充钙肥。土壤缺钙时,每亩施用氢氧化钙或碳酸氢钙50公斤。作为应急措施,可从初花期开始,可用0.5%氯化钙,或1%过磷酸钙溶液,进行全株喷施,每隔15天喷1次,连喷几次。
2筋腐病
番茄筋腐病又叫条腐病。分为“褐变型”和“白变型”两种。其中褐变型筋腐病主要在果实膨大期,果实表面出现局部褐变、凹凸不平,果肉变僵发硬,维管束呈现褐色条状坏死。白变型筋腐病多发生在转色期,果皮着色不良,果肉糠心变硬。1)原因。一般认为植株体内代谢失调,导致维管束木质化,是发生褐变型筋腐果的直接原因。而白变型筋腐果主要是由于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所致。同时也和选用的品种、灌水过多、氨态氮肥施肥量过大、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过于密植等管理不当有关。2)防治措施。生产中可选择抗病品种,同时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来防止筋腐病的发生。如具体生产中要尽量做到光照充足、科学浇水、合理施肥。
3空洞果
空洞果往往比正常果外形大,品质差,重量轻,从外观看有棱角,断面呈现多角形。切开果实后,可以看到果肉与胎座之间缺少充足的胶状物和种子,而存在明显空腔,有些果实虽无棱但内部也出现空腔。1)原因。一是品种原因,选用心室数目较少的品种易发生空洞果。二是温度过高,花期授粉受精不良。三是激素使用不当,蘸花用药浓度偏大,或蘸花时花蕾幼小。四是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减少,果实内养分不能充分供应,生长不协调造成空洞果。五是夜温过高,植株徒长,引起果实出现空洞。2)防治措施。一是生产中选择心室数较多的品种;二是科学使用激素。选择每个花序有2/3花朵开时,喷施防落素,若温度较高应适当降低浓度。三是加强科学施肥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分配氮、磷、钾,使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平衡发展,特别是结果盛期,及时保证肥水充分供应,满足番茄营养需要。四是科学控制好光照和温度,为果实正常发育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在苗期和结果期保证温度不能过高,尤其在苗期要防止夜温过高和光照不足,花期要避免35℃以上的高温,确保正常授粉。
4裂果
1)原因。引起裂果的原因主要是土壤水分供应不均匀。受高温、强光、土壤干旱等因素影响,果实生长缓慢,突然浇大水,果肉细胞迅速膨大,而果皮伸张性降低,已失去与果肉同步膨大的能力而开裂。2)防治措施。为防止裂果的发生,首先是选择不易开裂的品种,其次要加强管理,要科学浇水,保持水分均匀供应,避免土壤水分忽干忽湿,特别应避免久旱后大水漫灌,引起土壤过湿。
5畸形果
畸形果又称变形果,一般多是由于果实发育条件不适宜所引起,常见的扁圆果、椭圆果、偏心果、菊形果等。1)发病原因。激素使用浓度过大或使用时间不合理,致使果实发育出现异常。苗期温度偏低,或施用氮肥过多,形成畸形花。肥分供给不合理,导致生长失调产生畸形果。2)防治措施。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科学育苗,苗期加强温光水肥管理,特别是在花芽分化期,尤要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避免苗期浇水和施用氮肥过多。三是开花结果期合理浇水施肥,科学管理,培育健壮植株,防止夜温过高引起营养失调。四是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要严格掌握浓度,避免浓度过高和重复处理。
6日烧果
简而言之就是果实上面无枝叶遮档,果实受阳光直射曝晒而引起果皮温度过高而灼伤。1)原因。主要是番茄植株定植株行距过大,还是就是部分整枝打杈过重、摘叶过多,从而造成日烧果。特别是天气长期干旱、土壤缺水严重或雨后骤晴,都易出现日烧果。2)防治措施。番茄定植时需做到合理密植,整枝、打杈要做到适时适度,最上部果实上方在保留2-3片叶摘心,确保为果实遮光,同时搭架时,尽量将果穗安排在内侧,避免果实遭受阳光直射。另外就是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使茎叶健壮生长。
7生理性卷叶
1)原因。一是过度整枝、摘心,植株上留的叶片过少,引起下部叶片大量卷叶;二是土壤中缺铁锰等微量元素,引起卷叶;三是土壤缺水严重,植株干旱,引起卷叶;四是氮肥过量特别是硝态氮多时引起叶片卷曲。五是喷药不当浓度过大,发生药害,也可引起叶片卷曲。2)防治措施。一是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生产过程确保合理均匀浇水,不能过多过少,避免土壤过干过湿。在生理性缺水所致卷叶发生后,应及时降温、浇水,确保及时恢复。二是科学整枝,进行整枝打叉要适时适度,不能一次性过重。三是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增施氮、磷、钾肥料和铁锰等微量肥料。四是科学用药。用药浓度要适量,不能随意提高浓度或用量过大,以免造成药害发生。
孙国森 山西省平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