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机具应用论文 > 小议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实践方式

小议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实践方式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3-19 11:44:00人气:428

目前我国实施的拖拉机“交强险”,只能解决拖拉机出现事故后对对方的经济补偿问题,而拖拉机和其他众多的农业机械的农机手受伤,农机因事故损毁等缺少相应的保险补偿机制,导致不少农机户“10年致富奔小康,一场事故全赔光”的现象时有发生。全省每年发生的数千起农机事故对我省农机户的生产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稳定及构建和谐社会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给我省广大农机手提供抗风险保障能力和由于商业保险公司保费高,农民机手难以承受的现实。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四十六条“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的规定和2009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的指示精神,湖北省农机安全协会借鉴陕西省为农机手提供抗风险的保障经验,聘请江泰保险经纪公司农林风险部合作,在全省开展了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全省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从2010年3月启动,截止2012年6月底,全省已累计发展83923名互助会员(其中拖拉机23550名,联合收割机9633名,其他农业机械12251名,人身互助38489名),筹集安全互助会费1555.68万元;累计承担全省农机风险保障15.55亿元。共救援处理农机事故522起(其中拖拉机事故353起,收割机事故102起,其它农业机械67起;死亡18人,伤181人,机具损坏402台),累计补偿达到309.5万元,积累农机风险准备金311.13万元,形成会员权益积分407.5万元,装备基层事故查勘定损设施和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建设专项资金206.41万元。

主要做法

1建立和完善了协会各项规章制度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是集千家之力,解一家之难,互助合作,同舟共济。筹集的安全互助会费,按照有灾(事故)补偿会员,结余滚动积累,盈利归会员所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省协会成立2年多来,相继制定和完善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安全协会会员会费管理办法》、《湖北省农业机械安全协会安全互助管理办法》、《湖北省农业机械安全协会会员安全互助条款》、《湖北省农机安全互助会员权益积分使用细则》、《湖北省农机安全互助会员会费收交管理规定》、《湖北省农机安全协会会员服务站工作建设规范》、《湖北省农机安全互助事故损失补偿规程》等规章制度,形成了省协会、市州办事处、县(市)区会员服务站及农机合作社等垂直联动的业务管理体制,摸索了一条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农机安全工作新路子。

2强化和健全了协会领导管理体制

农机安全协会开展互助保险工作是在新形势下农机部门的一项探索创新工作。为了把这一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效率,必须强化协会管理体制和建立一支政策水平较高、业务能力、事业心较强、与时俱进的干部队伍。根据这一要求,省协会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由农机监理、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33人组成的理事会,并选举产生了11名常务理事及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同时在协会内设了3个工作机构。即由20人组成的农机安全互助管理委员会,由3人组成的培训教育等交流委员会,由4人组成的农机安全生产与会员权益保障委员会。

3明确互助保险工作宗旨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以为农机手办实事、办好事、提供抗风险保障为宗旨。协会搭台服务,筹集的互助金,除去补偿损失和必要的工作经费外,节余积累滚存建立保险基金并通过会员权益积分制度仍归会员所有,落实到人,一年一结并公示。

4分层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农机安全互助工作是农机系统为广大农机手提供抗风险保障的一项创新工作,为了使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的各管理层、各岗位更好更快地熟悉和掌握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知识,省协会邀请北京江泰保险经纪公司农林风险部专家先后对全省各市州办事处主任、县(市)区会员服务站站长和事故勘查人员、定损、核补人员、互助单录入人员等进行了不同岗位和不同内容的业务培训,为全省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5确定农机互助保险种类

由于农机互助保险是一项新工作,在确定风险的种类上,按覆盖面大、机手急需保障的原则,除“交强险”仍然由商业保险公司实施外,省协会确定了农机互助保险的2个互助险种类。第一是机身互助保险,由协会按照农业机械动力和价值大小办理。联合收割机年交互助会费400~1000元,补偿限额从4~10万元;拖拉机年交互助会费50~600元,补偿限额从0.5~4万元;其他农业机械年交互助会费30~300元,补偿限额从0.3~3万元;第二是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互助保险,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年交互助会费50~100元,补偿限额为1~2万元。

6事故救援勘查和定损补偿及时

根据《湖北省农机安全互助事故损失补偿规程》规定,协会各县(市)区会员服务站接到报案事故以后,事故勘查人员应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在实施救援的同时,展开事故现场勘查,一旦确定了事故属于责任范围的,勘查人员就可以及时定损,并根据事故受损害情况向省协会提出补偿申请。事故损失在1000元以下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和20000元以上的,分别可在3个工作日,5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12个工作日和15个工作日补偿到位。通过2年多对几百起事故的补偿,绝大部分都按时提前补偿到位,没有一起因延时补偿。省协会这种对事故的快速勘查、快速定损、及时补偿到位的做法深受广大农机手的欢迎。

几点体会

1低保费广覆盖,会员得实惠

省协会在充分考虑到农民机手收入水平的情况下,在设计互助保障制度时坚持低互助费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一方面压低互助会费的总体水平;另一方面设计了多个互助档次,由农民机手朋友自己选择,以吸引农民机手参加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农机互助会费平均为100~200元,最低为30元/台,最高的也只有1000元/台,而运输型拖拉机“交强险”的保费为单缸的640元/台,双缸的1200元/台,三缸的1850元/台,我省农民机手目前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两缸或者三缸,保费都在1200元/台以上,而农机互助会费仅是交强险的30%左右。在互助会费档次方面,拖拉机互助会费是50元1个档次,联合收割机有3个档次,其他农业机械有8个档次,人身互助会费也设有2个档次,其档次的细分程度远远超过“交强险”。如:监利县红城乡和平村机手郑楚渔在2012年9月6日收割稻谷时,因意外的大火将其价值5.4万元的收割机烧毁,在他欲哭无泪时,他想起了自己购买收割机时参加了互助保险,缴了400元农机互助会费。他及时报了案,经事故勘查定损,省协会按照相关规定,对其及时补偿了31000元。

2成本低,服务效率高

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机保险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农机保险金额小,分布广,而且商业保险公司在乡村普遍没设服务网点,展业成本高。同时农机事故勘查定损专业性强,保险公司缺少技术力量,定损难以让农民机手信服。而农机安全协会是依托全省农机监理系统现有的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利用年度检验、“三夏”“三秋”农机作业时节对农民机手进行技术培训,防灾防损宣传时,宣传互助保险的“集千家之力,解一家之难”,为农机户现场办理农机互助保险手续,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和成本。不仅方便了群众,实现在源头管理与现场服务的有机结合,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农机监理业务的发展。

3服务群众,融洽了与农机手的关系

农机安全协会通过以吸引农机手加入农机安全协会成为互助会员,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协会提供的技术服务、知识更新培训,农机事故的紧急救援,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等服务,不仅改变了过去就管理而管理的模式,而且还把农机管理与服务融为一体。从而使广大的农机手在接受管理的同时享受了服务,更加融洽了与机手的关系,不仅如此还为广大的农机手提供了抗风险的保障作用。五峰县五峰镇石良司村3组农民机手刘安军说:“真没有想到,我开了十几年的拖拉机,从来没有哪个部门为我们这样服务,现在的农机协会才是我们农机手的真正协会”。英山县农机手段怀生对采访的记者说:“没有想到农机安全协会诚信这么高,没想到农机监理站人员工作作风这么好,没有想到把我的事故损失降到了最低,我愿意成为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宣传员”。

4领导的肯定、机手的拥护,增强了工作的信心

我省农机部门开展的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不仅得到了全省广大农民机手的认可和拥护,并有100多名农民机手给协会赠送“农机互助,为民解忧”,“诚信互助,为民解困”等内容的锦旗表示谢意,而且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2011年10月23日,农业部韩长斌部长在农业部政策法规司、中国保监会财险部有关领导调研《陕西、湖北两省发展农机安全互助调查情况》上批示:“农机互助保险可作为新事物加以支持和指导,这是一件利民利农的好事。”2012年6月12日,湖北省副省长赵斌在省农业厅上报的《湖北省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为“三夏”跨区作业保驾护航》材料上批示:“希望总结成功的做法,推广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创新农机风险保障新模式,这是关系到农机操作人员,农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要高度重视,构建一道农机安全作业的保障线”。广大农民机手的拥护,各级领导的肯定,为今后更好地抓好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增强了信心和决心。

当前工作中存在的4个问题

1认识问题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开展已有2年多了,总体来讲,全省上下对这项工作认识还是比较高的。有的地方召开专题会议对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有的地方把农机互助保险工作统一纳入农机化工作进行部署安排,这些地方的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就发展的快,为广大农机提供的抗风险保障能力就强。但有少数人认为,保险是保险公司的事,与我们农机化工作关系不大。如果开展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还冒着农民负担高压线风险,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对此,我们通过在枣阳市、监利县召开现场交流会,在洪湖市举办农机安全互助协会研究会,以典型的经验引路,以领导的讲话,专家、学者的学术研讨等形式,拓宽大家思路,消除糊涂认识,以此达到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转变观念、促进和推动全省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

2覆盖面问题

从当前吸收的参加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会员对象来看。一方面享受购机补贴的机手大约占到会员的70%左右;另一方面,2年多来累计发展的会员不到9万人,还不到全省农业机械拥有量的10%。这就说明全省还有90%的农业机械没有风险保障。这就要求全省各地在今后发展农机安全互助会员时,除了要抓好当年享受购机补贴的机械和机手加入协会外,还要重点抓好已经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机户和机手加入协会。通过3年的努力,使全省70%左右的农业机械和机手参加农机互助保险,以此提高全省农业机械抗风险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农业机械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建设。

3政府扶持问题

农业机械的拥有者绝大部分是农民,是社会弱势群体。每位农业机械的拥有者,在购买农业机械时,大约要花掉5~10年的积蓄。一旦发生重大农机事故,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农民机手承受不起。因此,政府在政策上要支持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发展。在资金上要对参加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农民机手给予适当补助。以此减轻机手负担,促进机手踊跃参加农机安全互助保险。

4宣传问题

由于全省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起步时间短,大部分农民机手对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还很不了解,自觉参加互助保险的意识不强。所以还应由各级农机部门进行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媒体、会议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农民机手了解和掌握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知识,并自觉地参加安全互助保险,以此提高自我保护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几点建议

由于我省农机手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安全保障意识还比较淡薄,为了尽快建立起全省农业机械和农民机手的风险保障机制,确保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建设,提出如下建议:(1)建议省政府按政策性农业保险待遇支持农机互助保险,借鉴陕西省的经验,由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对参加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农民机手和农业机械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引导农机手积极参加互助保险,提高广大农机手的抗风险能力。(2)建议政府在扶持种植业、畜牧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同时,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下,探索农机部门为农机户提供农机作业风险保障服务,为我省现代化农业发展建立多层次的风险保障体系。(本文作者:李发新 单位:湖北省农机安全协会)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