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机的全面普及方法
1.拨开迷雾,寻找审计突破点
审计开始前,审计人员调来该县农机局提供的农户购买补贴机具的档案,并向上级审计部门取得了该县2010~2012年度农业机械购置专项补贴机具用户一览表电子数据,本想以此进行筛选,再用电话了解农户购机情况,寻找突破口。但事以愿违,该县农机局提供的档案信息不实:有的农户购买多项机具的就有多个电话,且大多不是本人的电话;多个用户使用一个电话,且均不是其本人的电话,二个及多个用户使用一个电话的数量达810,占总户数的12.18%。由于存在电话信息不实,约有80%的用户电话或另有其人、或不接电话、或接后马上挂机、或不配合调查等等,基本无法进行电话调查,给审计调查带来较大困难。如何突破呢?审计组进行了多次的研究和分析,并下村入户进行调查摸底。先从用户表中选择各类的一至二户进行摸底调查,从补贴程序、数量、金额等方面进行了解,一是熟悉补贴工作程序和具体做法,二是在与用户谈话中了解大家对补贴工作的看法。终于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小型农机具的补贴,购置金额小,补贴少,而且面广,用户不易记起购买情况,审计调查效果差。要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只能是抓大放小,才能事半功倍。
2.首查补贴金额大用户,调查整合得进展
根据前期确定的审计思路,审计组对电子表格进行了排序,筛选出补贴金额大的用户,进行重点调查。审计人员先是到购买果蔬采后处理设备的用户进行调查,查营业执照、查补贴机具实物和补贴编号,询问购买价格和补贴情况,了解用户生产情况。在取得用户信任后,我们了解到,用户所购买果蔬采后处理设备的价格是按协议价付的,让审计人员先前从档案中发现的协议价与发票价不相符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在对多个购买水果采后处理设备的用户调查后,终于证实某生产企业(同是经销商)实际销售价格高于发票金额,涉嫌偷逃税款问题。通过对相关档案进行整合和进一步核实,审计查出该公司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少开发票85.2万元,少交税收9.8万元。
3.再以补贴量多为重点,调查分析揭问题
初战告捷,审计人员信心倍增,决定沿着这条思路逐步深入下去。在首查补贴金额大的用户基础上,审计人员对电子表格再次进行了排序,筛选出补贴数量大的用户,并列为审计调点。在筛选出的资料中发现,有几户用户购买了大量的杀虫灯。前期审计调查获得的相关知识告诉审计人员,除少数大型果园要较大数量的杀虫灯外,大部分用户只需少量的杀虫灯。而且,通过对用户信息的分析,购买了大量杀虫灯的这几户用户,同时经营了自己的工厂公司,不太可能再经营大型果园。于是,审计组立即决定对这几户大用户进行审计调查,首先我们对各用户的购买数量进行逐一核对,然后对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查验,在查到某果业合作社时,该合作社的负责人凌某向我们如实地反映了情况。由于农机补贴业务的关系,凌某认识了县农机局干部汪某,2010年的一天,汪某找到凌某,要他在一份农机补贴申报表上盖章签字,并提供相关材料,因他是县农机局干部,凌某只好照办。当审计人员拿出凌某在2010年第四批购入杀虫灯45台并获得农业机械补贴5.4万元的相关材料后,凌某一再表示,他没有购买上述杀虫灯,只是盖了个章,签了个字,其他情况都不清楚。这时审计人员又拿出一份材料,显示2011年第3批凌某购买杀虫灯300台,享受中央补贴合计45万元。对此,凌某向审计组反映,上述杀虫灯是由生产厂家直接运至该县的,由于前次凌某为汪某顺利地办好了申报购置杀虫灯45台并获得农业机械补贴的事情,这次汪某又找到凌某,要他先收下货,并说可在以后再补办申报补贴手续,他当时只留了100台,其他200台由该县农机局干部汪某拿去处置;此后,凌某为汪某提供了凌某所在农业合作社购置杀虫灯300台的农业机械补贴手续材料,并获得了农机补贴。通过审计人员的努力,至此该县农机局干部汪某假借农业合作社名义,购置杀虫灯45台,涉嫌骗取农业机械购置专项补贴5.4万元;同时违规操作利用农业机械购置专项补贴推销商家产品,购置杀虫灯200台,涉嫌骗取中央财政补贴30万元等问题终于水落石出。
4.筛选补贴大户,找出重点出成效
虽然前面对电子表格进行排序筛选出了补贴金额大的用户,但是由于品名众多,逐一调查难度较大。于是,审计组又对补贴金额大的用户进行二次筛选,筛选出分乡镇、村组的购买情况,从中发现该县某乡有2个村集中购买了喷灌机(较大型农具)。审计人员赶赴该乡,找到集中购买了喷灌机的这两个村村干部,走村串户进行核查,证实这2个村农户33户购买了57台非农业机械购置专项补贴机具―――上海某公司生产的潜水泵(小型农具),而非喷灌机。再对购买了喷灌机的其他用户进行核查,查出商家偷梁换柱,用小型农机具潜水泵77台替换大农机具喷灌机,用非农业机械购置专项补贴机具冒充农业机械购置专项补贴机具,涉嫌骗取补贴30.80万元的问题。
5.调查研究获知识,以点及面扩成果
要把这次农机补贴资金审计引向深入,必须了解熟悉相关知识。审计人员先是从用户表中选择各类的一至二户进行摸底调查,从补贴程序、数量、金额等方面进行了解,熟悉补贴工作程序和具体做法。后来,每到一个地方就会请教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及用户,熟悉补贴农机情况。通过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审计人员对农户使用的农机具有所了解。于是,有一项较陌生农机具出现在审计人员的视野中,就是灌溉首部,并列为调点。通过对农户的调查,他们也不清楚该农机具是什么。通过对购买了灌溉首部的几个用户进行核查,原来这些用户购买的所谓灌溉首部也是非农业机械购置专项补贴机具―――上海某公司生产的潜水泵。以此类推,查出某商家偷梁换柱,用小型农机具潜水泵20台替换大农机具灌溉首部,用非农业机械购置专项补贴机具冒充农业机械购置专项补贴机具,涉嫌骗取补贴15万元的问题。
6.审计实施需要计算机和AO审计
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优势,利用AO审计实施系统在现场进行数据的转换与导入,并对导入AO系统的电子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运用结构分析、环比分析等方法发现审计数据的异常变化,以确定审计重点事项,在此基础上编制既能够充分体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又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审计实施方案,以缩短现场审计实施时间,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想在审计项目中利用AO软件查深、查透,在查出问题上出成果、见成效,不仅仅会用AO软件,关键是要用心、用脑、用功地去审计,且善于审计,敢于审计,勇于审计,在发现大案要案线索及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上见真功。
7.审计人员需要学习了解审计对象相关的知识
对审计对象的认识,粗看如表面的窗口,但要进入后道程序,就会有无数个业务流程等待我们去挖掘,每一个流程都有特定的环境和细化的行政管理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和了解,运用综合素质,发挥审计人员思路的特定意识,把握那些流程重点,突出那些事项,关键是寻找业务流程之间相关的要素、相互制约的因素、比较明显的管理资源。现在一些审计人员认为时间紧、人手少,因此审前调查方法简单,仅到被审计单位了解一些基本情况,摘录一些财务数据和复印财务报表资料,与审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收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突破传统审计的审计观念,跳出财务搞审计,不能就账论账,就资金论资金,只有注意倾听意见,多多学习和了解审计对象,熟知与他们相关的知识,我们的审计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8.审计环境需要审计思路变更和调整
审计方案是审计人员了解到被审计单位的背景和内容的前提下,计划实施审计目标和任务的步骤和方法,但审计人员一旦进入被审计单位现场,深入内部业务系统的流程后,就会出现审计方案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和细节化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来调整审计思路,如何选择审计方向和重点,选择审计资源与目标的效益捷径,是非常重要的审计工作内容。如果审计人员有限或精力不齐,审计人员就一定要有“火眼金睛”和“察言观色”的本领,抓大放小,找准审计重要内容、关键环节,做到有的放矢,能从微小的细节中正确判断存在问题的走向。
曾小春 单位:会昌县审计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