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水保论文 > 公路建构中的水保措施探究

公路建构中的水保措施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09 21:31:00人气:421

本文作者:梁海东、王润宁 单位:陕西省子洲县水利水保局、陕西省榆林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1公路建设的特点

1.1地表扰动、破坏类型多

公路建设是一条线,对地面振动的类型多,公路施工中,山体开挖、削坡、修隧道、河道架桥时,有的河道要改道,高处要挖方、低地要填高,只要是公路经过的地方,无论是什么地物都要受到扰动,因此其破坏类型多,涉及到移民、改河、群众生产、生活等需要治理的型式也较多。

1.2施工战线长、弃渣量大

建设中的弃土、弃石、弃渣数量大、路线长。公路建设动用的土石方数量较大,总体上要求尽量填、挖平衡,但由于运输及地形等条件的限制,局部地段的弃土不便运到回填处,有些是就地排弃,因此拦挡工程要求高,需防护的固体废弃物数量大,施工里程长。

1.3防护措施滞后、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施工战线长,临时房屋施工场地、便道等对土地的占用、碾压使大量土地裸露。因此,在修建公路过程中,填、挖及其他占地使植被破坏,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很可能引起土地沙化;在一般公路设计、施工过程中,拦挡防护等措施往往被滞后,废弃物在排放完后才采取防护措施,甚至被忽视,大量未采取拦挡措施的弃土、弃渣及施工区的土石渣料等结构疏松、孔隙度大,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对沿线村庄、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等均可能产生危害。

1.4注重主体、综合防护理念差

公路建设对自身设施要求一般都较高,特别是目前修建较多的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其安全要求标准都较高,如公路护坡、排水、防洪等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大多做了考虑,但对因公路修建中排水、泄洪、排放废弃物、采料场等对周边地区造成的水土流失考虑较少,特别是公路两侧一定区域内的影响,由于不属于征地范围,往往忽视了整体性的水土保持。

2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

针对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对破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废弃土石渣量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危害进行分析预测,力求从公路建设的源头和全过程进行水土流失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1环保型规划设计,源头控制水土流失

公路在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挖掘是公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决策者和设计者就应坚持环保选线、地质选线的理念,在平面线形布设时,结合自然地形,曲化线形,顺势进行设计,多方案比较,尽可能地减少大填大挖路段,采取“宜桥则桥、宜路则路、宜隧则隧”的方针,减少对原生地貌的破坏,使公路线形与地势地形相协调,并对周边的自然环境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以先进的理念、超前的意识,环保规划,科学设计,实现选线最小的破坏理念,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2.2规范公路建设行为,增强水土保持意识

公路工程是线性建设项目,线路长,途经地形多样,施工过程复杂,山体开挖、高填深挖、架构桥梁、开挖隧道等活动,对地面扰动较大,原地貌、土地及植被破坏严重,如果不加强规范治理,将会引起沿线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必须规范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行为,使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甚至有些设施需先于主体工程完成,才能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

规范建设行为一是要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申报、审批的管理。要求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对未按规定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开发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立项,从源头上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二是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措施,做到"施工不流土,竣工不露土",达到地表硬化、绿化、美化的要求。三是进一步加强监督执法和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务必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执法,加大对水土保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水土流失监测工作,水土流失监测工作须按照有关规定由具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四是进一步强化各级水利水保部门的服务意识,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全力支持,主动与开发建设单位加强联系,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努力推动水土保持工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有效控制因工程建设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3点线面统一筹划,建立综合防护体系

根据公路建设影响一条线的特点,在防治措施总体布局上要局部治理和全线治理相结合、单项治理措施和综合治理措施相结合,点、线、面统一规划,采取系统防治措施,对公路按挖方、填方、半挖半填等不同类型设置相应的护坡、挡土墙、挡渣墙和公路两侧植物绿篱、覆土造林等生物措施;对工程弃渣修建拦渣坝,弃渣表面覆土造林;对工程的取土场、采料场,采完后对土地进行整治,覆土绿化;对公路影响村庄安全的,修建护村坝等等。在上述基本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绿化美化,在护路林带、中央分隔带、路堤路堑边坡绿化及公路征占地范围内闲置地、停车场、收费站进行植树、栽花、种草,建立综合防护体系,使防护措施既达到水土保持功以又能满足公路标准化美化的目的。

2.4分区分期防治,实施综合治理

根据公路建设的特点和防治目标,水土保持设计应根据不同防治分区、地形地貌、地表扰动情况和工程布局、施工特点等,结合道路沿线绿化美化的特殊要求,因地制宜,实施综合治理,保障公路安全,建设绿色生态公路。

2.4.1主体工程防治区

主体工程重点治理区包括路基、路堑边坡(含桥梁)、护坡道及排水边沟和公路两侧绿化带。主体工程区主要根据挖方、填方情况,对路基边坡防护、路基排水系统、路基压实和绿化工程进行防护,从而保护路基的稳定,排除路基路面积水,美化公路运行环境,保证公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4.2取土场防治区

根据取土场的地形条件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因取土场在取土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表的自然坡度,形成了裸露坡面,所以应对其进行治理改造,对裸露面进行削坡,在开挖坡面、坡顶设截水沟,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覆土造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要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治理开发的根本转变,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营期不发生新的水土流失。

2.4.3弃土场防治区

采取挡土墙、护坡工程以及综合排水工程和土地整治等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治理。设置渣场排水系统、挡渣墙;堆渣后回填表土,平整表面,人工夯实;坡面采用本地乡土植物进行绿化,恢复植被;防治弃渣下泄,稳定边坡,恢复和改善土地生产力。

2.4.4临时工程用地防治区

在施工中的临时占地,应将原有的地表有肥力土壤推至一旁,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恢复原有表层,以利于今后耕种。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对裸露地除应覆盖外,还应绿化栽植,防止产生新增的水土流失源。植物防护措施配置要求土地整治与造林种草措施相结合,对树种选择要做到适地适树,并结合生活及美化要求,可适当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在具体布设防护林带上要合理密植,注意乔、灌、草合理搭配,绿化和美化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保水保土防护体系。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将会使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因工程建设而产生的弃渣、可能新增的土壤流失量也得到有效防治,公路沿线的森林覆盖率也将大大增加,保水保土能力明显增强,小气候条件明显改善,促进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同时,保证了公路质量和行车安全,改善了交通条件,使沿线的自然景观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创造了一个优美的外部环境,有效地保护了沿线的土地资源,有利于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为沿线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结语

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应从保护原生地貌的角度出发,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到规划设计阶段到最后的建设施工阶段都应始终贯穿保护沿线原有生态环境的理念,环保规划,科学施工,正确处理好局部治理和全线治理、单项治理措施和综合治理措施的关系,相互协调,使公路施工及运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及公路运营安全,使公路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促进公路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以最小的环境成本,换取公路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最终实现对生态最大保护的目的。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