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和农业技术进步,使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促进了农民增收,而农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探讨了互联网下农业合作社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增收;互联网
农业合作社是农户为了互助合作,规避市场风险形成的,在生产管理、开拓市场、资金运营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新型农业合作社需要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融合,引导农民有组织地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价值,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使农业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让合作社成员增收。互联网下的农业合作社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推动作用,具体有以下方面。
1有利于更全面、快速、准确收集并分析信息,实现
科学决策过去农业合作社因为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信息闭塞,农户种植加工分散,对市场的参与度、把握度不高。随着现代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农业合作社与互联网结合具备了条件。互联网能够为合作社及时提供数据,并管理、分析信息数据,预测市场供需信息,指导前瞻性农事尝试更多元化的生产,使合作社生产能够规避市场风险。互联网使农业合作社直接与市场对接,省去从生产到市场的中间环节,取得农产品价格优势,能够在农产品市场中更有竞争力,为合作社农户争取更多经济利益。互联网下的农业合作社能够通过互联网收集更快、更准、更广的市场信息,灵活安排生产。例如2020年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广大群众为控制疫情的传染蔓延,响应政府号召不出门,但人总要吃饭、购买蔬菜和水果,人们利用互联网不出门就可以通过微信将需要的蔬菜、米、面、油等食品的品种、数量汇报给村、小区,再汇报到社区,社区掌握信息后传给上级统计部门,一些农业合作社根据需要的数量、品种进行产品统一调配,运输到需要的地区,再由社区输送到村、居民区,通过微信告知人们领取,成功解决了群众不能出门的食品采购问题。一些因为疫情导致农产品滞销的地区,通过互联网与阿里巴巴平台直接销往需要的地区,减少了农户在特殊时期的经济损失。合作社还根据互联网提供的供需信息安排生产,优先保证居民的“菜篮子”,保证农民经济收入。
2有利于民主、科学管理
过去的农业合作社是社员加领头人,一般合作社农户对合作社经营管理参与度低,合作社发展的好坏决定于领头人(管理层人员)的素质,出现失误会直接影响合作社的前途。现代的农业合作社通过互联网实现经营信息透明、公开,以及信息共享,合作社成员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行情分析,对合作社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和内部监督,民主、科学管理农业合作社。同时,互联网下的合作社成员可以及时掌握经营收益和分配,提高了合作社成员的生产积极性。2018年产权制度改革时,选举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副理事长、财务监督等成员,合作社利用互联网掌握成员情况、市场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等,很快就能确定推举对象,且能够通过互联网信息对合作社的运作进行监督,保证农业合作社的良好经营。
3有利于新技术推广,形成特色优质农业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绿色、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成为热门。但是,由于农产品在地域、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等各个环节的差异性和产品本身的多样性,使农产品在生产管理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农产品生产资料、病虫害防治农药及农产品加工过程很难实现标准化。在农产品生产管理中,不能准确掌握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天敌利用等现代生产技术,很难实现标准化生产。农业合作社具有一定的标准化生产能力,但农户很难将产业标准应用在生产管理中,使农产品质量降低,不能生产出市场欢迎的优质农产品,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互联网下的合作社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可进行网上远程培训前沿农业技术,合作社农户能够掌握新技术、新标准,并实践到生产中。互联网使农业合作社管理智能化,能进行生产过程的全面监督、指导,保证农产品质量,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有利于形成优质农产品产地,带动农民增收。昌邑大姜是全国农产品知名品牌,种植面积达1.3万hm2。大姜产业是昌邑市的龙头产业,现代农业合作社带动了大姜产业的发展。昌邑琨福大姜蔬菜合作社对生产、经营进行统一线上、线下智能管理,实现了优质农产品生产。昌邑琨福大姜蔬菜合作社农户统一进行大姜设施化建设,建有设施大棚200多个,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合作社利用互联网与农科院科研单位挂钩,对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实时指导。由于姜农连年耕作,土壤板结严重,姜瘟、姜癞成为姜农面临的难题,琨福大姜蔬菜合作社对每家每户的土壤取样,送往农科院进行土壤成分分析,利用互联网传递土壤化验结果,帮助研制有针对性的肥料,使用菌素肥料取代化肥,指导配方施肥,防止对土地过度施肥,缓解土地板结问题,减少了姜瘟、姜癞的发生概率,保护了土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互联网将病虫害情况实时上传给植保专家,专家远程指导农业合作社的社员使用现代生物农药代替有机农药,减少农药残留,保证优质大姜生产,提升了大姜的附加值,带动大姜产业化发展。
4有利于融合资金,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
通过互联网平台,农业合作社可以搭建销售直供终端平台,平台服务涵盖大卖场、中型超市等各类终端平台系统,互联数据管理和使用实现销售渠道扁平化、多样化,互联网下的农产品流通效率高,提升了农产品市场销售规模,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在互联网金融的支持下更有利于促进其发展。创立在线平台可直接介入银行授信,实现网上交易、下单、发货、结算,体现网络化下的金融快捷。互联网下的合作社通过渠道、营销、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创新而获得新生。都昌街道东安家埠社区的西红柿合作社采摘园,凭借地处城边的优势,开拓了入院采摘,实现微信和支付宝收款;开拓了网上下单,实时快递产品远销周边地区,形成了西红柿产业化,使合作社成员收入大大提高。
5结束语
互联网与农业合作社深度融合,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影响深远。一方面,互联网下的合作社促进产业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互联网下的合作社正成为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方向。在我国经济开放、“一带一路”、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合作共赢的模式无论在工业、商业、农业等都是被公认的发展模式,互联网下的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亚君 单位:都昌街道办事处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