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保护措施研究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地表水资源先天性不足,多年来依靠过度开采地下水来进行灌溉,以暂时缓解旱情。长期大面积的地下水过量超采,导致邢台市出现大规模农业开采型地下水下降漏斗,水资源紧缺进一步加剧,进而引发地面沉降严重、泉水断流、水质进一步恶化、咸水界面下移、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推进邢台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有效遏制超采,修复地下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要求,统筹考虑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在邢台市14个县(市、区)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为试点范围,实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艺节水项目,通过调整农业种植模式,逐步构建适水发展的农业种植体系、高效节水的灌溉工程体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积极稳妥地推进邢台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一、调整种植模式
在无地表水替代的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包括巨鹿、平乡、南宫、广宗、威县、清河、临西7个县(市),适当压减依靠地下水灌溉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为种植玉米、棉花、花生、油葵、杂粮等农作物一年一熟制,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充分挖掘秋粮作物雨热同期的增产潜力。结合畜牧养殖业发展,支持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作物。通过调整种植模式,能够压减依靠深层地下水灌溉小麦种植面积19万亩,亩均减少用水180立方米,实现地下水压采0.34亿立方米。
二、推广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
在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包括宁晋、巨鹿、平乡、南宫、广宗、清河、临西、任县、隆尧、大曹庄、南和、柏乡共计12个县(市、区),选择蓄水保墒能力较好的麦田,大力推广节水抗旱品种,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结合,配套推广土壤深松、秸秆还田、播后镇压等综合节水保墒技术,小麦生育期内减少浇水1―2次,突出浇好拔节水,适墒浇灌孕穗灌浆水,实现小麦稳产。通过推广实施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亩均节水50立方米。
三、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
在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包括宁晋、任县、隆尧、大曹庄4个县(区),选择无地表水替代的部分区域,实行免耕、少耕和农作物秸秆及根茬粉碎覆盖还田,采用小麦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等复式作业,选择性进行深松(隔3―4年深松一次)和其它表土耕作,结合进行化学防除病虫草害,改善土壤结构和地表状况,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抗旱节水能力,实现节本增产增效。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平均亩均节水50立方米。
四、推广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
在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包括宁晋、巨鹿、平乡、临西、任县和隆尧6个县,在无地表水替代的区域,选择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组织能力强的行政村,推广小麦、玉米微喷技术,既节约用水,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通过推广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3万亩,亩均节水60立方米。
五、推广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
在任县、南和、巨鹿、平乡、广宗、威县、临西、柏乡8个县,以蔬菜专业村为重点,专业合作社、生产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坚持规模园区整建制推进,率先实现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全覆盖。通过推广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当年压采地下水达0.06亿立方米。
六、推广中药材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
在巨鹿县中药材主产区,选择村领导班子团结有力、金银花和枸杞种植成方连片且有灌溉条件的村为实施地点,采取“预先支付一部分、留有后续保障、验收后全部支付”补助方式,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探索有效降低生产用水、减少地下水开采的新路子。每年可实施规模1万亩,年减少地下水开采100万立方米。
作者:霍立强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