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建设论文 > 数字农业建设促进农业智慧化转型探析

数字农业建设促进农业智慧化转型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2-15 04:24:00人气:478

农业农村部日前针对全国人大代表陈乃科提出的“关于以数字农业建设促进农业智慧化转型”的建议,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作出了答复。

一、夯实数字农业产业基础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大数字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5年起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底,共组织实施6批试点,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约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和6万个4G基站建设,推动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9%,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应用,乡村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乡村智慧物流设施更加完善,对农村地区电商服务支撑能力显著加强;乡村电网、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不断加快。二是加强数字农业政策扶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都对数字农业作出明确安排。各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专门规划。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要加强数字乡村建设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挖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同年,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要加快数字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并从基础设施、经营主体、财政支持、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统筹部署。三是培育数字农业高端人才。农业农村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8所农业大学,与地方省部共建17所农业大学,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需要,指导共建高校加强涉农重点专业群建设,推动农业院校培养涉农人才。2018年以来,教育部先后批准10余所农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批准或备案智慧农业专业15个、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6个。2015年起,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民运用手机查询信息、网络营销、获取服务、便捷生活的能力,累计培训受众超过1亿。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编制《“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细化实化“十四五”期间数字农业推进思路、重点任务和建设内容,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体系。同时,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数字人才培训力度,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二、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供给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农村相关工程项目,加快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场景,提升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实施数字农业试验示范项目。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数字农业试点项目、精准农业应用项目等,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各环节融合应用。累计建设9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省、100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目前,在线监测、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大面积推广,一批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已建成并示范推广。加快智能农业装备研发应用。我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和示范推广紧盯产业需求和农民需要,加快创新步伐,有力支撑了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基于北斗导航的自动驾驶拖拉机、无人插秧机、无人地面植保机、无人联合收割机等国产装备先后投放市场;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实现产业化,装备总量、作业面积均稳居世界前列;无人农场试验示范开始起步,水稻生产实现少人化插秧作业,小麦生产全过程“无人化”技术模式成型。国产农机具装备正向智能、高效、绿色、复式方向稳步迈进,不断助力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建设一批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分中心,以及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认定一批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持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强化数据挖掘、分析预判能力建设,推进大数据应用,更好地发挥数据新型生产要素作用,助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优化数字农业综合服务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政务加快向农村延伸,借助数字化平台理顺了三资管理的体制机制;平安乡村数字化平台初步建成,基本建成涵盖中央、省、市、县、乡镇、村6级联网应用体系。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鼓励地方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乡村治理实践,挖掘和培育各类数字治理平台。探索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试点推广“三资”监管平台全覆盖,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优化配置和交易过程公开公正公平,全国40.3万个行政村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指导各地推进宅基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和应用平台建设,实现对宅基地、耕地的精准管理。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2014年起,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在每个行政村建设益农信息社,为农民群众提供公益、便民、电子商务等“一站式”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45.4万个,累计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服务6.5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29.1亿元。大力推广“中国农技推广”平台,提供农业生产经营各项服务,40万名农技推广人员、7000余名专家教授在线开展技术指导,平均每天服务超过1.4万。建设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汇聚农产品市场信息,目前已接入数据约20亿条,每天新增数据10万余条,为公众提供全面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在自然灾害预警方面,农业农村部加强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开展主要粮食作物长势监测、遥感测产与估产、重大灾害监测预警等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支持服务,构建了部省市县4级信息采集、反馈系统,充分发挥农作物灾害监测体系作用,提高了灾害风险防范预警能力。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充分借鉴浙江“两区一基地”智慧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的经验,持续推进乡村治理和信息服务数字化,提升乡村治理和信息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用信息化赋能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杨杰 无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