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领域区块链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区块链技术是被公认的跨时代技术。虽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很多还处于ICO数字货币阶段,且市场乱象与骗局共存,但是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能创造的潜在价值是无法预估的。由于农业产业的机械化、智能化,始终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情况,而区块链新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数字价值,并促进农业产业智能化、机械化发展与推广。
关键词:区块链;农业;新技术
一、区块链概念与优势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由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技术集成'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开放透明、匿名等特征优势,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数据保存的信任与安全问题。传统的信息数据保存在中心化服务器中,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有偿维护和管理,中心化数据存在失真风险。而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则不会被轻易修改,具有不可逆性。其每一次数据更新,都会通过特殊算法加密并盖上时间戳,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合,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更紧密,区块链中的数据也更具备溯源性。区块链的开放性比中心化数据库更开放,更安全。
二、区块链技术的现状
区块链目前正处于以数字货币应用为主流的应用阶段,尤其当以太坊公司开源以太坊框架平台后,让数字货币的发行从技术上得到了绝对的优势,任何人只要通过这套框架的公布,进行修改添加,就可以进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也正由于技术的开源,造成了数字货币发币市场出现混乱,同时因为数字货币的火爆,以及一些不良机构和个人的大量圈钱,让区块链技术的ICO阶段受到过多的关注,而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光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负面影响。区块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非常突出。区块链底层技术的价值也得到了各个领域企业的认可,国内很多企业都在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开发,而且区块链技术和各行业都可以产生有效的连锁反应。在农业领域,区块链技术的使用目前处于探素阶段,在现实场景中的推广和使用也有局限,但依然有农业企业在不断探素和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
三、区块链农业应用场景
(一)区块链与精细化农机研发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有效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在具体的机械化水平上,耕种环节的农机水平要高于收获环节,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要高于经济作物方面。高端农机产品发展不足,低端农机产品过剩。农业科研方面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动力欠缺[2],高端农业机械的核心技术缺乏。我国精细化农机发展水平不高,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农机研发动力不足,研发所需数据不足等。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农机适合应用场景不同,各种地理环境数据缺失,都使得我国农机精细化研究受到不小的阻力。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分布式网络,共享各地不同的农业研究所需数据,并且降低了这些数据的维护储存成本,提高了数据真实可信性,这对我国农机的精细化研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农机因地制宜的精细化研发,提供了更真实可靠的数据源,也降低了农机精细化研究的成本,从而为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二)区块链与农业物联网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依然缓慢,主要是因为推广成本高和农业物联网数据存储系统部署成本高、数据后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凸显。而且由于各种数据的中心化和非公开性,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重复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造成网络资源浪费。随着成本低廉的传感器部署应用,物联网设备和数据成几何级增长,对于中心化数据处理的需求也呈几何级增长。虽然目前由亚马逊公司发明的云计算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数据储蓄问题,但成本依旧很高,而且不能解决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地利用分布式数据库和点对点数据传输的方式解决,降低中心化数据库设备布局。并且通过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使数据的可信度与安全性要高于中心化数据库。可以将物联网所获得的数据公开化,且可以转换为价值物联网,实现信息点对点价值传递,使得去中心化的农业物联网在交易方式和流程上更便捷。
(三)区块链和农业小额信贷农业小额信贷难。一是农民获允贷款难。由于社会机制的缺乏,一方面,小户农民没有抵押物,无法进行信用评估,造成银行的农业贷款放不出去;另一方面,想要向政府或者金融机构求助谋取发展的农户得不到资金支持。二是银行放款难、风险大、成本高。信贷机构对小户农民无法按照城市里的工薪阶层那样进行完整系统的信用评估,更不能按照原始的口碑模式进行不客观的信用评估,使得贷款和金融活动的成本增加、风险评估成本增加。三是契约执行成本高。由于农业活动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一旦农业活动受到损失,造成农户无法如期履行信贷契约,信贷机构执行素赔流程繁琐,执行成本高、效率低。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农户进行信用记录,且不可篡改。通过有效的区块链信用登记的方式,利用分布式布局,建立起符合农户实际情况的信用评估体系,利用区块链自动机器维护的性质,有效地减少农村信用评估成本,在不降低农业小额信贷门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户贷款成本和银行放贷风险。利用智能合约技术,更能有效地监管农户还款情况和高效的信用度管理能力。同时,根据农业主体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农产品生产安全溯源等更客观更科学的数据信息作为信用担保证据,这也有利于金融机构降低农业小额信贷的风险[3]。
(四)区块链和电商农业和电子商务结合发展至今,模式单一、局限性大,在推广上成本过高,见效慢,且效果不佳,受到物流条件及农户自身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加上推广模式和专业型人才缺少,更让农业加电子商务的一系列模式推广见效甚微。农户不能更快、更直观地感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价值,这也是农业加电子商务模式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随着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和智慧农业的升级,农业生产将会变得越来越精细化、产业化。区块链2.0的智能合约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智慧农业共同打造发展,基本可以实现完全智能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农业生产和消费完成精准对接,最终达到智能型计划农业'最平衡合理的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由市场资源,实现农业点对点交易的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
(五)区块链和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就是指专门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农业种植养殖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补偿的一种保障制度。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地分散农业风险,保护农业从业者根本利益,巩固国家粮食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村经济的“稳定器”和“助推器”[5]。我国农业保险的覆盖率低、品类少,主要原因是农业本身风险高,农民入保意识淡薄且保险营销投入成本大,一旦出险,评估成本大、难度大,稍有偏差就很容易出现骗保、错赔等情况,对之后的保险业务造成直接影响。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将农业数据接入,并且不可篡改,大大降低了骗保风险和投保风险。同时,通过传感器的数据收集,更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这样也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评估成本,从而有效地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和推广。
(六)区块链和粮食安全溯源粮食安全溯源一直都是人们热切关心的问题。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生产与消费间的距离计量单位是转卖的加工次数。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农药、化肥、加工工艺、保鲜技术、添加剂、运输手段等信息往往被有意无意的隐瞒。消费者所知道的往往是生产加工者描述的所想让他们知道的内容,这样造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等。而且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因为食品的特殊性,以及溯源系统的中心化管理可人为篡改等原因,很难追根问底查找原因气这也使得更严谨的粮食安全溯源的需求更为迫切,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溯源系统,正好有效地利用了区块链的数据不可逆性和数据公开性,让粮食安全溯源变得更为公开化、公平化。而且在区块链技术配套物联网传感器以后,共同的区块链节点网络里,就能智能化进行溯源数据上传,减少人为因素的参与,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区块链技术是一项链接世界的全球化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物品被信息化、数据化,农业生产和销售配合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使得一直落后的传统农业变得更智能。而且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更让农业信息数据能够成为价值数据传播。
四、区块链的价值
(一)模式创新价值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实现农业多场景结合的模式创新,不但推动了农业线上、线下、物联、农村新电商的发展,更是将这些模式的各个环节打通整合。作好农业“种、产、销、运、价值”更准确的预测,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业库存,降低农业库存成本,提高农业效益。
(二)食品安全价值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分布式自治组织,构建数字农场,从土地承包开始,进行区块链化的认证,覆盖从播种到加工的全部核心流程,并与线下各个核心环节紧密结合。通过互联网及互联网身份标识技术,将生产商生产出来的每件产品信息全部记录到区块链中,形成每一件商品的真实生命轨迹[7]。同时,区块链串联了农场、农户、农机厂、农资供应商、物流商、仓储商、加工商、银行、信托、保险、贸易商、快递商、零售商,形成一条从原产地传递信任的“链”。为农产品盖上“时间戳”“地理戳”“品质戳”“信息戳”,打破农业链条原来各自为政、极端利己的生态结构,利用区块链解决了一群不信任的人,在一个不信任的环境下,以同一个共识达成一种目的,供应放心粮并增加农户的收入。
五、区块链助农扶贫的价值
在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农村农业发展是富农富国的大计,是我国全面脱贫的必经之路。区块链技术的引进,有利于农民减少农业成本增加收入,精准扶贫。提高农业科技价值,有助于农业信息价值网络的建设。智能合约可以使农民免受违约或者市场压力的风险,让农民的收入更稳定,而且区块链技术农业的多重应用场景,使得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Blockcha1n[DB/OL].[2017-12-08].
[2]赵宇飞,李娜,张亚南.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230.
[3]纳拉亚南,贝努,费尔顿,米勒,戈德费德.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M].林华、王勇、帅初、蔡凯龙、许余洁、李耀光、高晓婧、洪浩,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4]孙志国.区块链、物联网与智慧农业[J].农业展望,2017(12):72-74.
[5]谢世清.加快规范发展我国农业保险[J].宏观经济管理,2010(8):50-51.
[6]孙志国,李秀峰,王文生,冀智强.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16(12):30-31.
[7]胡金华.全球首个农业区块链项目落地中南建设联合北大荒建立区块链大农场[EB/OL].
作者:陈萍 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