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旅游论文 > 新时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新时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2-13 05:19:00人气:487

【摘要】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方式,在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生态农业旅游面对新的特点,应不断的创新,探索更好的发展策略,以求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产增收。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全面小康;移动互联网

生态农业旅游是把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农业生产、田园风景、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旅游者前来参加观赏、品尝、体验、考察、教育、度假和购物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复合型的生产经营形式,从产生开始就兼具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生态农业旅游在保护生态环境[1]的基础上,促进了资源地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农村和农业经济开发。在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背景下,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生态农业旅游应该顺应新时期的发展形势,走出一条更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1新时期生态农业旅游面临的新特点

1.1更高的建设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我们有能力建设更高标准的农业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与处在繁华城市及知名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相比较,生态农业旅游设施以往给人的感觉是建设标准不高,甚至给人廉价感,这与新时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不符。新时期生态农业旅游应以更高的建设标准进行规划,从而带动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1.2更好的体验环境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要求更好的出行感受和更高的软硬件服务内容,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体验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不但要求有绿色环保的出行环境,也需要更加干净、整洁、舒适和富有内涵的生态农业旅游体验环境[2]。

1.3更优的出游效率

旅游业本身就具有季节波动性的特点,生态农业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当然也有这一规律。特别是在旅游旺季,人们的出行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生态农业旅游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合理的调节人们的出行安排,从而让游客拥有更优质的出行效率。

2传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遇到的挑战

2.1同质化问题

受到生态农业旅游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生态农业旅游同质化问题在某些地方存在。主要的表现为各地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互相模仿,缺乏自身的特色,导致旅游资源对游客的新引力不足,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例如各地广泛开展的农业采摘活动,季节性明显,采取的策略往往是收取门票随意吃,带走的果实按照重量计费的模式。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旅游农产品销售,商品类似的问题更为突出,一些商品甚至不是本地特产,而是通过网络采购,导致很难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

2.2粗放型发展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有效的引导,传统的生 态农业旅游的呈粗放型发展的态势。很多项目的建设一哄而上,但建设的标准不高,缺乏长期发展的规划。一些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一些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缺乏必要的艺术性、文化性和观赏性[3]。生态农业旅游的粗放型发展,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长期来看导致投资回报率偏低。

2.3复游率偏低

一个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发展,最终是要靠口碑效应,游客的重复旅游情况尤为重要。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往往吸引的是周边的游客,很难吸引到全国甚至是全省的游客。由于以上所述的同质化及粗放型发展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游客再次旅游的意愿偏低,实际上会影响到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长期发展。传统营销理论认为,吸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保持一个老客户成本的5倍,所以保持老客户才是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很多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思考如何保持游客的复游率。

2.4波动性明显

旅游业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季节波动性的问题,而生态农业旅游在这一问题上尤为突出。生态农业旅游受到农作物周期性的影响,一年之中冷热不均的现象非常明显。例如果实采摘活动,只有在果实收获的季节才可以进行,虽然一些大棚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毕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解决波动性明显问题,是传统生态农业旅游亟需解决的问题。

3新时期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具体举措

3.1切实满足游客的更高的出行要求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背景之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更高,对各种商品和服务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传统的生态农业旅游必须走升级发展的道路,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在相关部门的规划和协调之下,立足长远,对生态农业旅游建设进行系统管理,摆脱传统的粗放型、同质化的发展方式。只有生态农业旅游建设的水平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上去了,才能够吸引更多游客,整体的发展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3.2走创新型发展的道路

创新是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只有创新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发展。创新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其背后需要人才的支撑,所以必须着重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农业旅游人才[4]。可以在一些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开设农业生态旅游方向,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通过人才的智慧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道路。通过大数据分析,重点研究当地游客合理诉求,按照游客的意愿去打造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并根据数据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通过大数据加持的创新,真正走上一条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创新发展道路。

3.3充分利用各种移动互联网工具

随着我国5G通信网络建设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软件平台的用户数量日益庞大,这些都为很多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生态农业旅游。首先,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以充分依靠快手、抖音和头条等各种平台宣传推广自己。其次,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与游客进行互动,增强游客对项目的关注和认可,提高游客的忠诚度。再次,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利用各平台的打赏等功能,获取一定数量的经济收益。最后,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合理引导游客的数量,做到旺季有序疏导,淡季招徕更多客人。

3.4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

新能源汽车与生态农业旅游,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产业,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引导,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传统的燃油汽车,会对一些生态旅游目的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别是节假日等旅游旺季会更为严重。而我国正在着力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绿色环保的象征,能够做到一定程度的零污染。如果通过政策引导,以及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地充电设施的建设,可以吸引更多的乘坐新能源汽车的游客前来旅游。具体的做法就是,在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通过政策扶植的方式,建设集约高效的停车与充电设施。对于前来旅游的驾驶新能源汽车的客人,给与一定程度的停车与充电优惠。对于新能源汽车车主来说,一直以来都有里程焦虑。而通过在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地建设充电设施的方式,可以缓解这一焦虑。这可以让很多游客在充分放松休闲娱乐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可以得到很好的充电服务。这样的措施,一是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二是可以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的发展,可以说是促进了两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4结束语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新时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具有了新的特点。虽然传统的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发展举措,一定会破除各种障碍,迎来生态农业旅游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而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必将有利的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龙,吴玲,汤博.基于游客感知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研究――以宿州凤凰堤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8,32(04):90-94.

[2]杨柳.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5,(27).

[3]易勤芳.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7).

[4]王唯.基于SWOT理论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阶段性发展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05).

冯小伟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