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研究
1中国环境检测和治理技术现状
1.1环境检测和监管有待加强
据了解,城市污染物项目众多,各个种类的污染物监管方式也五花八门,然而中国现在的相关监管水平还难以达到高标准,监管方式单一,缺乏和忽视对部分污染物的及时高效的监管处置。
1.2监管信息不精确
目前中国的监测方式还处于较低阶段,多领域的手段和技能尚不成熟,导致得到的相关数据不精确,因此所得结果不具有可信力,难以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础数据。
1.3部分检测技术还待提升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的主要技术包括:一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促进了环境各项工作效率与准确性的提升。工作人员只需向基站发布相应的工作指令,基站会将相应的数据信息传回到控制中心。此外,控制中心人员也可以直接访问基站的数据库,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两种方式都节约了信息数据获取的效率,精简了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提高了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工作效率。二是物理、化学技术。物理科学技术、高分子化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物理化学技术在环境监测与治理中得以有效应用,促进了环境工作技术的提升。其中应用效果最好的物理化学技术为DOAS技术,这项技术主要应用在空气环境监测中。利用这项技术可有效检测出空气中各项气体的浓度,通过对比空气质量标准判断当前空气质量与空气污染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此外,物理化学技术中的动态模压法检测技术常被用于水体质量检测中,利用这项技术对相应水体的表层进行检测,以此分析该部分水体的污染状况。三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人员将生物领域的细胞学、微生物学与生物学等内容与环境工程、计算机、化学等综合一起,有效的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与治理中。主要的生物技术为PCR技术与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PCR技术与其它应用技术相比,具备良好的准确性、快速性与简便性,有效地提升了环境监测的准确性与工作效率。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利于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引出相应的环境问题。因此,这项技术可对环境的问题进行明确警示,环境人员则根据生态相关性对其进行有效预防与治理,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生物大分子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虽然目前这些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监测中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应用。
2在测量环境参数中,改变评测结果的可能
2.1物样品质的作用
物样品质高低影响环境评测的数据。各异的物样容器甚至不一样的运输、保存流程都会改变物样的品质。此外,需要布置采集点,且采样方式对应特定环境,即使其它因素相同,环境要素的异样也会影响布置方式。
2.2联系的物件如科学仪器也会改变监测结果
监测信息一般需要昂贵的高级设备对物样作专业比对。监测仪器是用于观察整体环境影响因子而准备的设备,它以相关因数的因子数作标准,判定出环境优劣和变化方向。
3当前环境监测与治理中的主要应用技术
3.1环境监测与治理中的信息技术
就当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应用到的主要信息技术有PLC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环境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其中PLC技术的耐热性、防尘性及抗震性等性能极好,适合应用于条件较为恶劣的监测环境中,有效降低了环境监测人员工作的困难程度,并提升了工作的安全性。PLC技术可以应用在水环境监测如水质、水位、水速,及对降水情况远距离监控,这对有关部门积极制定旱、涝灾害的处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中的信息技术提升,需要建设水、固、气各领域形成全面的监控网。这同时侧面反映了环境监测行业的规模是巨大的。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监测行业“十二五”增速19%,预计“十三五”复合增速16%。按照16%的增速估计,2019年市场空间超过400亿元。
3.2环境监测与治理中的3S技术
3S技术即将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三项技术整合应用到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中,对相应的环境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监测工作。3S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也利于促进工作的整体性与连续性。这是因为使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对环境指标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测量,还会利用3S技术综合系统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评价,通过调用相应的模型进行有效对比,从而得出较为精准的环境质量分析报告。如将3S技术应用到水环境监测中,可有效得出水生生态环境现状、水资源质量及水域变化等情况的分析报告。这对工作人员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3全面完善环境法规和治理规范
环保部门应加大环境审计的力度,完善相关的环境检测和治理规范,监测是方式,改变是目标。有关部门需要按照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程度等扩充法规规范,确保当环境监测查出污染物的排放超标违规时,即以相关法律举措依法处置污染源头。全面完善环境法规和治理规范要结合环境监测数据来进行。生态环境部对环境监测数据提了三字要求――“真”“准”“全”,即真实、准确、全面。在顶层设计层面,新环保法及两高关于环境犯罪的司法解释中对“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作出了明确规定,轻则惩处,重可入刑。地方政府如出现干预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情况,将被“留痕记录”。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其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原始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近几年来,环境监测相关标准频繁落地,如2018年出台了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系列的点位布设、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系统质保质控与运行、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指南;污染源源强核算系列的钢铁、水泥、制浆造纸等技术指南;土壤和沉积物11种元素的测定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4结语
信息技术、3S技术、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是当前环境监测与治理应用的主要技术,在当前的环境监测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自动化、信息化、广泛化、多样化及综合化。在促进技术提升的同时,相关单位也要注意完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相关工作,推进技术应用的有效落实,提高环境监测与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韦升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发展[J].科技风,2017,(5):135.
[2]靳菲.浅析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应用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7,(10):154.
[3]郭景铭.当前环境检测及治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114.
[4]白俊峰.论当前环境检测与治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0):2195.
[5]徐方.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J].环境与发展,2018,30(1):133,136.
作者:林如勤 沈贤永 郑红 周敏贵 陈文斌 单位:玉环市环境监测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