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以及基层干群的需要面对的重点问题,当然这也是我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以及深度攻坚脱贫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想要使全体乡村居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那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必不可少。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在我国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亲身经历,对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相关的论述以及总结。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脱贫;亲身经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深,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断提升,并且国家也是认识到农村产业结构的局限以及不足,所以积极的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以期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就是借助笔者所在乡镇产业结构调整的案例,进行了相关的论述。我国的大多数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发展滞后,人均收入极低。近几年来,我国各地政府也是高度重视这些地区的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问题,多渠道,解决他们的各项实际问题,成效显著,认可度较高。但在这一过程和中,未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的发展,所以积极的推进本地区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村农业产业的发展问题
(一)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因为大多数的贫困地区都地处偏僻,而且相关的种植业主普遍技术素质不高,所以就造成很难标准化生产相关的农副产品,而且相应的资金投入能力有限。保障难到位,当地的农业产业商品化、品牌化经营困难重重。
(二)采后技术处理覆盖率不高农业种植户大多都是只有种植经验,欠缺商品化的处理企业,也缺乏相应的设备以及技术,加之贫困地区的农业产品贮运困难。同时当今的品牌建设力度不够,还需完善。
(三)起步晚,政策扶持少我国很多贫困地区都是在国家扶持之后才大力发展自身的农业种植产业,生产和发展相对滞后。开发起步晚,导致相应的农业产品开发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也缺乏产业开发扶助资金,并且因为自身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融资渠道窄,民间资金启动困难。
(四)优质农业品种认识不够农业产品的品质与品种质量息息相关,但是贫困地区的农业种植品种的生产、调运繁乱。来源极其多样化,这样就造成当地的农业品种混杂,质量低劣,很难形成统一的品牌优势。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严峻挑战
总体而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加之各地产业结构复杂程度较高,人员的流逝以及出现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造成当地农村土地耕地大面积撂荒和闲置,并且加剧了当地劳动力的缺乏现状,而且各地农产品结构分布和耕作制度不合理的现象也是日益突出,当地的耕地调整和流转困难,进而形成较大的阻力。而且当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也是提升显著,相关的物质需求也是不断增加,所以这一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解决思路
(一)正确处理外部因素和科学布局贫困地区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限制以及影响因素有很多,所以这就需要当地的工作人员能够抽丝剥茧,正确处理会影响自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因素,进而借助这些经验科学布局,借助技术促进农业进步,通过消费刺激当地经济,争取劳动力尽快回流。
(二)加快当地耕作制度的改革贫困地区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太过于单薄,也就是不能仅仅依靠单一作物的种植来脱贫,要多条路并行,积极的更新、创新,并且引进新品种,借助国家的好政策合理布局。提高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进而推进自身的农业产业结构多样化调整。
(三)充分发挥农户积极性,推进农村合作化对于乡村振兴以及脱贫攻坚而言,仅仅依靠政府工作人员的努力那是远远不足的,我们要充分挖掘农户自身的积极性,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收,通过技术培训以及扶持等提高他们的经济增长意识,促使农户能够积极的改进自身的生产方式,借助培训提升他们的各种生产能力,以点带面进而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发展,最终逐步发展壮大。
(四)依托政府的鼎力相助贫困地区想要脱贫攻坚技术落后,资金短缺,所以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引导,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地政府和各级部门要大力支持这些乡村的建设,依靠国家专项资金拨款以及扶贫项目的落地来促进当地的发展,积极的承担一定的开发风险,进而保障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可以稳定增加,最终促进当地的大发展。总体而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各地想要做好这一工作,就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靠当地特色产业,引进适应本地区的种植品种,加大资金投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增强当地群众的生产技能,抓落实重实效,这样才可以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景和思考
农村贫困地区想要脱贫攻坚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于东部地区会更加的困难和复杂,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农户认识水平等都会限制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政府主导,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齐抓共管,保障农民见实效,能够得到切身的利益,进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最终提升当地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想要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需要稳步推进的,异地扶贫搬迁工作也需要各地政府重视起来,保障各地贫困地区全乡村级道路畅通无阻,达到三通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总结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总的来说就是,第一,以政府为主导,抓好技术推广,保障技术扶持到位;第二,从实际出发,搞好产业扶贫,用效果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第三,发挥当地原产品的优势,最好是可以建立一村一品的商品基地,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这样可以加强当地的规模效应,吸引更多的开发商前来投资;第四,建立以村为主的农业产业合作社,涉及项目以及覆盖的范围和内容都要广;第五,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服务工作,完善以平台促经济发展的新型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第六,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农业产品在当地市场中应有的作用,促进发展;第七,建立产品加工、销售、跟踪服务体系,保障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顺畅,减少滞销等伤农问题。
五、结束语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乡村振兴以及深度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丰富当地农业产业的结构层次,而且还可以加快实现当地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所以我国各地的政府为了提升当地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村容村貌,就要积极的推进当地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全乡农业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永华.基于乡村绿色发展理念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驱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04):22-27.
[2]胡元聪,王小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制度研究――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的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53-59.
作者:刘茹 单位:山东省平度市农业农村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