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环境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
1养殖概况
玉屏县是全省唯一一个侗族自治县,以水流如玉、青山为屏得名,素有“黔东门户”之称,是著名的“中国油茶之乡”、“中国箫笛之乡”。全县辖三镇两乡两街道办事处,面积523km2,耕地面积5733.33hm2。2014年3月广东温氏畜牧集团入驻玉屏,短短2年内,已建成年产35万t饲料加工厂1个、年产16万头仔猪扩繁场1个;发展代养户460户,每批养殖规模可达15.2万头;另一个年产30万头全自动化、集约化仔猪扩繁场正在建设之中;截至2016年6月30日,代养户存栏生猪60211头,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出栏生猪63157头(已接近玉屏县2013年出栏生猪量64530头),代养户收入12484.35万元,出栏头均利润181.09元,按投苗数计算农户头均毛利为238.98元,代养户每批毛利平均为10.22万元;公司仔猪扩繁场存栏猪8711头,其中:基础母猪2403头,后备母猪4883头,后备公猪33头,生产公猪119头,产房仔猪1273头;创造了温氏集团成立32年来的“玉屏速度”。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为引领,生猪产业迅速成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
2研究内容与结果
肉猪高效养殖猪舍建造模式研究:俗话说“养猪无巧,栏干食饱”,充分说明了猪舍环境对肉猪高效养殖的重要性。肉猪高效养殖的重点内容是场址选择与猪舍设计。
2.1场址选择
玉屏县地处武陵山区,拥有天然防御屏障,可减少病原传播途径;并配套有油茶基地、中草药基地、农田、果园等,建立循环农业,双向减污可解决环境问题。玉屏县雨量充足、气候炎热,特别是夏季高温高湿,应考虑防暑降温。生猪家庭牧场应建在坡地、薄地上,不占用耕地。在选址上要符合《畜牧法》相关要求,选择在远离村庄、城区、居民点的地方,距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m以上,土地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必须保证不对饮用水源产生污染;同时要与粮食、蔬菜生产基地、林、果园基地、优质牧草基地等结合选择落实,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种养结合和粪污资源化利用。
2.2猪舍设计
一个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地面、屋顶和门窗构成。猪舍隔离墙为120mm墙900mm高,走道隔墙为800mm高。屋顶采用彩钢瓦结构,即0.426mm厚彩钢板+50mm厚阻烯泡沫+0.8mm厚PVC(咬口型)。门宽0.6~0.8m,通道的门高1.8m,与过道等宽。封闭式猪舍需设窗户,保证猪舍关照和通风。窗户距地面1.1~1.3m,窗顶距屋槽40~50cm。栏舍地面首先铺上薄膜纸或油粘纸用于防潮,再倒水泥,地面混凝土选用C25及以上,厚度5cm,然后过水泥砂浆选用M15及以上,厚度3cm(用砂一定要过筛,猪舍地面不能用粗砂,因为不过筛的大砂会影响猪肢蹄)总厚度约7~8cm,同时防止地面过滑。地面水流走向往排污区,坡度为4%,铺设及打地面时顺坡度过光板,不能积水、坑洼、凹凸不平。要粗糙不能光滑,也不能过水泥油。饲槽为水泥加砖建造,长形,槽底为椭圆形。自动饮水装置,为三个饮水器,距地面高度分别为25cm、40cm和60cm,间距为40cm。饮水器下方建饮水器排水沟,顺接入舍外雨水沟。建雨污分离沟,一明一暗。暗沟沿猪舍两侧雨水屋檐深埋DN300PVC排水管做污水沟,污水管从源头至化粪池保持前高后低,坡度在10°以上,污水单独排进地下化粪池或沼气池;明沟方向同暗沟,沿猪舍两侧在污水沟的上面建设,沟宽30cm,深15cm,用作雨水沟,雨水沟用水泥砂浆砌成抹面,场内雨水全部贯通排出场外;外墙预留300mm×80mm排粪孔至集粪池。
2.3肉猪高效养殖饲料营养的研究
玉屏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建成35万t饲料厂,为铜仁市乃至武陵山区温氏代养户供应全价料,主要措施如下:
2.3.1动态监测,控制原料质量选择饲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尽量利用玉屏县周围现有的饲料资源。饲料原料主要检测色泽、气味、水分、发热、虫蛀、杂质、粗细度、霉变等,并做出质量判断。玉屏温氏建立了实验室平台,实验室化学鉴定每批饲料原料的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铜、锌、猛、黄曲霉素等,从饲料源控制饲料质量,且能动态监测饲料源粗蛋白、水分等作为配方配置依据。
2.3.2一体加工,保证饲料质量玉屏温氏35万t饲料厂生产线选用国内一流主机设备,工艺技术指标可达国内一流水平,采用先粉碎后配料的工艺路线。
2.4肉猪高效养殖饲养管理的研究
育肥阶段成本可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育肥阶段让猪长得快、料肉比低必须保证以下条件:一是猪必须是健康的,也就是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完善;二是提供的营养必须与猪发育相吻合;三是必须有优越的环境条件,如空气质量、温湿度等。由于其饲料营养由公司保证,故代养户的管理要点具体如下:
2.4.1育肥段的环境控制一是温度控制。实践证明育肥猪在17℃~22℃生长效果最好。料肉比最低,日增重最大。有人总结了一句冬天给肥猪加温的理由:“不烧炭,就要烧料,料比炭的价格要高得多”,再加上温度适宜后,猪群健康程度增加,料肉比降低,出栏时间提前,优点远远大于缺点。二是卫生与消毒。打扫卫生做到三铲两扫。消毒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消毒前要将舍内彻底清理一遍,将粪便、灰尘清理干净;第二浓度要够,必须按要求严格称量消毒药和水;第三要有足够的剂量,让消毒药将所有的脏物浸透。三是通风换气。猪舍封闭较严,要注意通风换气。改善空气质量的办法有主要是通风和保持舍内清洁,通风可将有害气体及时排出舍外,而保持舍内清洁则可以将产生有害气体的根源清除,特别是在冬季通风换气比保温更重要。冲圈是最彻底的清洁圈舍办法。在低温时冲圈时应注意,冲圈不冲猪,以防突然冷刺激引起猪感冒;冲圈是必须将舍内门窗关严,一位老饲养员总结一句话:“给猪洗澡时要把门关严”;冲圈时要选择天气晴朗、舍内外温差较小的时段,如下午。
2.4.2育肥猪的管理控制育肥猪管理一是合理利用猪舍空间。采用不同阶段猪舍养猪数量不同,既合理利用了猪舍空间,又使每批猪出栏时体重接近。方法如下:第1步:在可饲养育肥猪15头的猪栏,转入仔猪20头;第2步:1个月后,将栏内体重小的3头挑出重新组群;第3步:转入2月龄时,再将每栏挑出2头体重轻的猪,重新组群;这样可提高猪舍利用率15%,同时在气候寒冷时又能通过增加密度提高舍温。二是分性别饲养。三是分大小饲养。
2.5肉猪高效养殖生物防疫安全体系的研究
2.5.1转变温氏合作农户防疫与养殖观念每个片区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从进猪、消毒、防疫、赶猪各环节指导农户。树立农户以防为主的理念,消毒灭源。
2.5.2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制度代养猪舍猪群全进全出,进猪前后猪圈彻底消毒。种猪和肥猪两点饲养,种猪饲喂在种猪场,肉猪饲养在代养猪圈,减少疾病传播。
2.5.3坚持环境安全的消毒制度养户根据养猪场不同区域选择消毒药物。在猪场大门设立消毒池,每天换消毒水1次,同时用该消毒水喷洒其周围;在圈舍内外和排水沟,每天消毒2次。
2.5.4重视清洁卫生工作消毒药物作用的发挥必须使药物接触到病原微生物,彻底的清洁卫生是有效消毒的前提,执行清洗-干燥-消毒的清洁消毒处理程序,彻底清洁猪舍。
2.5.5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主要针对免疫病毒病,细菌病则需靠药物预防。注意无论注射菌苗或者病毒苗时前后2d不要消毒(消毒药可以杀灭细菌病毒,也同样会通过注射部位影响疫苗效果)。据报道猪的免疫空间是有限的,如果注射过多的疫苗会产生“免疫麻痹”。不但后注射的苗没有作用,主要的猪瘟等疫苗效果也会很不理想。疫苗保护率没有100%的。更重要的是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在使用疫苗时,需核对检验并记录疫苗存放温度,容器是否损坏,疫苗的外观、生产厂家、日期、有效期,活疫苗是否真空,灭活苗是否破乳,批号是否检验过等内容。免疫程序的制定需要参考引种猪场免疫程序和本地遗传性疾病,玉屏温氏为代养户提供肉猪常见免疫程序,并配备专门的疫苗团队,按时到代养户猪圈注射疫苗。
2.5.6猪舍废弃物处理玉屏温氏代养猪场废弃物处理根据“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集中管理。及时对病死猪只上报公司管理人员,确认后的病死猪严禁乱抛弃,必须做深埋等无害化处理。粪便用固液分离机(祁阳现代农业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型号9GF-7.0)压榨,固液分离,固体成为有机肥料,液体排入沼气池发酵。厕所及猪舍污水设置化粪池,避免粪水直接排入环境中。
3项目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规模养猪场环境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应用,乳猪21日龄断奶,28.62日龄投入代养户猪舍,在代养户猪舍饲养161.23天,存活率达95.39%,出栏肉猪体重达128.99kg。抽样50户代养户,饲养规模为19400头,每栋圈舍平均投苗381.53头,出栏肉猪363.96头;截至2016年6月,出栏36369头,农户收入7304.77万元,农户利润681.25万元,出栏头均利润187.18元,农户户均每批利润6.81万元。全县发展代养户共460户,每批投苗规模为152050头;其中已投苗户225户,每批投苗规模为81550头;在建户235户,每批投苗规模为70500头。投苗户中,统计截至2016年6月,月末存栏60211头,出栏63157头,农户收入12484.35万元,农户利润1143.72万元,出栏头均利润181.09元。
3.2社会效益分析
在项目实施期间中,根据规模养猪场环境健康养殖技术难点,在生猪养殖的保育、饲料配方的转化阶段、梅雨季节、高热季节等养殖的关键环节,以及农民的农闲季节,先后举办15期规模养猪场环境健康养殖技术培训会、现场会,组织观摩学习、邀请海外专家来讲座、深入猪场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培训人数达658,发放技术资料1100份,把规模养猪场环境健康养殖技术的物化成果发放到全县广大养殖户手中。使广大养猪户掌握规模养猪场环境健康养殖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有效地提高了培训人员的养殖技术能力,为玉屏县生猪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3.3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规模养猪场环境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后,规模养殖场饲养管理和兽医技术人员的疫病防控意识明显提高,一是全面实施养猪场圈舍消毒和死亡猪只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措施,有效降低了养猪场病源菌的检出率,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扩散与传播。二添加益生菌和使用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促进猪只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和促进猪只细胞因子分泌,增强猪只免疫能力,改善猪肉品质风味。三是发酵后的猪粪是高效有机肥,还田后,不仅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能修复退化了的黄土土壤,达到改造中低产田的口的。
作者:姚茂发 单位: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畜牧产业发展办公室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