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休闲农业的现状发展思路
摘要:文章对安徽歙县休闲农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歙县依托本地特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提出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融入到黄山“旅游+”的大旅游和全域旅游环境中,依托歙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强化统筹规划,突出与徽文化、乡村旅游、传统村落、自然景观、美食民宿融合发展,差异性打造特色农业基地,突出地域性和唯一性。注重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休闲农业基地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在生态优先基础上,建议阶梯式推进、滚动式发展。
关键词:休闲农业;供给侧;“旅游+”;三产融合;转型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北倚世界著名风景区黄山,东邻浙江杭州,南连千岛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4℃,年降水量1477mm。辖28个乡(镇)、183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总面积2122km2,总人口50万。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等14部门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实施意见》(皖农特〔2016〕190号)、《关于发展精致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黄字〔2016〕29号),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歙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及丰富的农特产品优势,重点扶持发展茶叶、菊花、枇杷、柑橘、雪梨、卖花渔村盆景等特色基地,着力培育家庭农场、星级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休闲农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县域休闲农业,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全县休闲农业现状
1.1特色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全县已建成杞梓里镇坡山、霞坑镇石潭、新安江油菜花,璜田乡蜈蚣岭、汪满田茶园,卖花渔村、练江牧场的梅花,桂林紫金山、绍濂石耳山的杜鹃花,上丰雪梨,三潭枇杷,新溪口柑橘,桂林、万兴园的葡萄,富岱杨梅,狮石石鸡、溪头“果桑鸡”,观音山、佰胜的中草药等主要特色农业基地。歙县按照“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目标,大力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加快“旅游+精致农业”融合步伐。以深渡镇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突出抓好“旅游+三潭枇杷”“旅游+渔渡体验”;确定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传承等内容为一体的“中国枇杷之乡”精致农业示范区和溪头镇郑村镇两个田园综合体建设;围绕徽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培育了“练江山庄”“石耳山生态农庄”“千百渡生态科技创意园”“佰胜农庄”等6个精致农业示范点。全县年度接待摄影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体验、户外体验、亲子体验、基地采摘、休闲养生等游客超500万,综合收入超42亿元。1.2特色农业取得的成果歙县是中国休闲小城、中国最美丽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地、全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县、全国重点茶产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枇杷之乡、安徽特色果品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黄山贡菊、黄山白茶、三潭枇杷,也是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示范县。目前,全县新型经营主体近80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39家,有农家乐334家,其中省星级农家乐13家(四星11家,三星2家),黄山百佳摄影点32处。1.3发展特色农业有利条件黄山市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旅游+精致农业”工作,歙县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万亩油料基地和旅游景观油菜种植项目正在实施中,项目实施后油菜观光摄影基地配套设施将大幅改善。出台了《关于打造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甲级队”的实施意见》《关于提升“旅游+精致农业”融合工作实施意见》等5个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从产业扶持、旅游扶持、金融扶持、宣传扶持和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重点扶强扶优,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石潭景中花→卖花渔村徽派盆景→宰相故里雄村桃花”被农业部推荐为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踏春游”精品路线,长陔三宝、新安江有机鱼、深渡毛豆腐、徽州臭鲑鱼享誉在外。境内有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新安江山水画廊、雄村景区、许昌景区、清凉峰、搁船尖、昌溪古村落等多处名胜景区,保存完好的箬岭古道、石耳山、文昌古道、休龙古道是乡村休闲游、户外体验活动的重要资源。
2休闲农业面临问题
2.1知名基地不多,带动性不强目前石潭坡山油菜花、卖花渔村梅花、富岱杨梅、紫金山杜鹃花、万兴园葡萄、上丰雪梨、佰胜中药材休闲养生、千百渡鱼文化体验、蜈蚣岭茶园、三潭枇杷、新溪口柑橘、文昌古道、箬岭古道等在外具有一定知名度,也是乡村休闲体验的主要目的地。但这些地方均存在季节性较强、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普遍以观光摄影、采摘体验加品尝农家饭为主,基本处于初级经营阶段,散、乱、小现象较为突出。2.2农业规模不大,特色不凸显歙县山区县拥有特色农业资源非常丰富,茶、桑、果、菊花、油菜、山核桃、中药材、问政贡笋等品质优良,也具有一定产量。但特色农业基地规划、定位、引导、扶持等方面力度不够,高标准基地叫得响品牌不多,农业主导产业差异性不凸显,休闲农业内涵挖掘不足,乡村休闲游仅在油菜花盛开、桃花杜鹃花盛开和水果成熟季节呈现火爆态势。2.3发展休闲农业投入资金不足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全县主要在现代茶产业、大宗油料基地、景观油菜种植和中药材发展方面投入一定量的项目资金,这与发展现代农业和重点基地打造所需资金相差甚远,农业又是一个投入产出比低、周期长的产业,社会投资积极性不高,投入较少,资金严重不足、资金断链导致休闲农业基地建设推进缓慢、停滞和负债运行的情况大有存在。
3休闲农业发展思路
3.1加大统筹规划力度,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全县休闲农业发展要与黄山市的大旅游、歙县的全域旅游紧密结合,强化特色农业基地规划布局,发展当地的优势产业、特色农业,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产业发展的叠加效应。政府要从人才培养引进、项目倾斜、融资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大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指导服务,着力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人才缺乏、土地流转难、定位不准确等困难,建成一批特色彰显、内涵丰富、设施完善的农业基地。3.2加大特色农业宣传,提高在外知名度政府要结合旅游宣传推介、文化宣传和文体活动举办、优势农产品展会、特色农业节庆等,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大力宣传歙县的良好生态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利用歙籍在外知名人士、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人脉关系邀请有影响力人群来歙县亲自体验、亲自参与歙县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把“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枇杷之乡”、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示范县牌子唱的更响。3.3提升休闲农业基地的硬件设施要与美丽乡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扶持政策、古民居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实施相结合,大力改善交通环境、美丽乡村硬件设施,做好民宿保护和开发工作,提升休闲农业基地的含金量。要加大培训,提升休闲农业基地接待服务水平,拓展发展思路。要科学论证、广泛调研,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规模,避免负债运行和粗放式经营,以滚动发展和渐进式发展为主,夯实基础,唱响基地品牌。
4休闲农业发展建议
4.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旅游+精致农业”为载体,在发展休闲农业时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歙县极佳的生态环境和特色优质的农产品资源是发展歙县休闲农业的唯一资本。政府要强化引导和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出台支持政策引领绿色发展。4.2突出特色,做强精品对本地主要特色产业核心地进行科学论证,重点支持一批特色鲜明、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基地发展。围绕徽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摄影产业,重点打造和提升石潭坡山油菜花摄影基地、紫金山杜鹃花家庭农场、石耳山生态农庄、千百渡生态科技创意园、佰胜中药材养生基地、万兴科技园等首批15个精品农庄、2个特色农业小产区(徽州贡菊、三潭枇杷)和2个田园综合体,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亮点、设施完善的精品休闲农业基地。4.3准确定位,渐进发展休闲农业打造要与基地发展空间相结合、要与资金实力相匹配、要与市场发展相吻合、准确定位特色休闲农业主导产业和发展规模,科学评估降低发展风险。要拓展休闲农业基地建设融资渠道,采取阶梯式和渐进式发展方式,深挖文化内涵,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附加值。
方立群 安徽省歙县农技推广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