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休闲农业论文 > 休闲农业发展新机遇及实现路径

休闲农业发展新机遇及实现路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6-19 08:22:00人气:391

摘要:近年来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既是农林牧渔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生态文明背景下绿色发展的新业态。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我国政府“十三五”期间出台了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为休闲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分析湖北省休闲农业在理论、政策和市场方面的三大机遇,探讨其发展路径。

关键词:休闲农业;新机遇;对策;湖北省

休闲农业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以来,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性大幅提升[2],产业规模不断增大、产业类型日益丰富,呈现出规模经济性和产业集聚性发展趋势[3],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还有助于优化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同步维护农村生态和农业生产。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耕文明积淀深厚,休闲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在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美丽新农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积极推进湖北省休闲农业建设,促进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强省富省、强民富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1湖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新优势

1.1休闲农业发展资源更加丰富

休闲农业是农业资源产业化和旅游资源乡土化发展的结合,湖北省休闲农业发展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省域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丰富;兼具平原、丘陵、山地地貌,高低地势垂直自然景观丰富,生物物种多样。在人文资源方面,土、苗等50多个少数民族,民宿文化氛围深厚;以炎帝神农为代表,楚文化、三国等文化和水文化源远流长,农耕文明历史悠久。随着以神农架、长江三峡、大别山和洪湖红色旅游区为代表的风景名胜闻名遐尔,加上武当山等世界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人文景观逐步开发,湖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资源更为丰富。

1.2休闲农业发展设施更加完善

休闲农业地处近郊或乡下农村,交通和服务等基础设施是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方面,湖北省交通系统完善,从全国范围来看,湖北省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其中武汉市是陆水空交通中枢,从省内情况来看,全省铁路形成“四纵三横”架构,公路呈现“四纵四横一环”网络,省内交通实现1小时城市圈。近年来,国道、省道、县道及“村村通”等工程持续推进,为省内外游客到达省内休闲农业点提供便捷交通。另一方面,湖北省现有近10所涉农和涉旅的大专院校,每年培养输送初中高级农业旅游人才上万人,为湖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持续提供人才保障。

1.3休闲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湖北省依托农家乐现有广泛基础,结合发展休闲农庄,作为休闲农业发展主体,通过纳入农业观光采摘园等体验型休闲农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科研教育型休闲农业,形成了现有休闲农业的发展格局。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湖北省休闲农业从最初依托山地、树林、湖泊、水库等优美的自然风景,利用山塘水库、果园菜地,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感受纯粹的农家生活和气息的体验型休闲农业农家乐,到添加高档齐全的休闲娱乐设施,满足游客度假观光和健身游乐需求的休闲度假型农庄,再到农业种植园区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和观光种植采摘相结合的农业观光采摘园,以及以发展集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科技推广、科普知识教育于一体的复合型休闲农业,湖北省休闲农业呈现出多样化经营趋势。

1.4休闲农业发展规模逐步壮大

近五年,湖北省休闲农业取得显著成果。2012年湖北省出台《湖北省休闲农业规划(2013-2020)》,休闲农业得到大力支持,实现快速发展。到2017年,湖北省有11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个“中国美丽田园”,还有14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以及5600个县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与2012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了1100家线上休闲农业点、4.1万从业人员、4500万年接待游客量。全省综合性收入增加了220亿元,其中,从业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近10000元。湖北省休闲农业规模逐步得到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增加,农业总产值比重逐步提高,休闲农业产生规模效应。

2湖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国家为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出台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逐渐趋向多样和多元化,也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转型升级的动力。休闲农业迎来多重发展机遇,前景更加广阔,进入绿色发展、振兴发展和创新发展协同并进的新时期。

2.1理论机遇,绿色发展

2.1.1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划纲领

工业经济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系列问题,面对资源环境约束,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永续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必然要求,对其他四大布局发展提出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要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立足农业农村,以规划为引领,政策为支撑,秉承示范带动和融合发展的思路,推动休闲农业发展。从而推动建成一批具有荆楚特色的美丽休闲乡村,是践行生态文明的新举措,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探索,也是农业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结合的突出亮点。

2.1.2“两山”思想进行方向指导

“两山”思想的核心要义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思想是对工业经济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反思,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协同推进的辩证思考。“两山”思想体现的是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融合,彰显的是绿色现代化的追求,谋求的是国富民生的百年大计。湖北省是农业大省,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农业资源,还有深厚的乡土文化底蕴。基于已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基础,湖北省休闲农业发展实现了第一产业的价值向第二、三产业的飞跃和转化,休闲农业发展得到有力保障。

2.2政策机遇,振兴发展

2.2.1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发展基础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建设,而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十三五”时期,城乡加快一体化进程,美丽乡村建设向前推进,休闲农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到2020年,我国整体城镇化水平将超过60%,随着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生态空间、田园休闲等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同时,新型城镇化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为休闲农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2.2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时代契机

党的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根本方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绿色发展是底色,从生产到生活、从居住环境的硬件实施到软件设施、从物质财富到精神财富、从激励到保障,满足农业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前提。2018年,湖北省农业部门通过继续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突出绿色生产要求,强调质量效益,促使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预计休闲农业实现370亿元的综合收入。从而实现农民增收的需要,满足休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生态有序协同发展。

2.2.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前进动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表明既要构建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农村发展新格局,又要调整农业结构,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湖北省是农业部确定的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试点省份之一,2015、2016年连续两年承担试点任务。通过建设一批具有地域和民族特点的特色小镇和旅游示范村,开发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湖北省休闲农业发展、三产融合发展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提供了特色化、智慧化休闲农业建设等相关政策保障,通过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发展结构的转型。

2.3市场机遇,创新发展

2.3.1社会矛盾转变扩大市场需求

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旅游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休闲农业为游客提供观赏、品尝、娱乐、劳作等服务,既为都市人们提供自然宁静的乡村环境,也为游客们提供亲近自然的各项活动。休闲农业通过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拥有广泛的客源市场和充分的客流量,为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提供增收渠道,促进休闲农业深化发展。

2.3.2现代互联网技术给予技术支撑

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其中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许多产业迎来了更迭升级进入新发展时代。湖北省依托于互联网工具,借助电子商务网站等线上平台,构建多元宣传推介渠道,确保宣传效果最大化,提供实时预订、信息搜索等功能服务,满足消费者在线购买和线下消费的多重需求。同时,成熟的互联网环境也有利于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市场推广和内部管理提升等服务,既能方便消费者寻找休闲场所,也能弥补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推广能力、宣传平台和客源的不足。

3湖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3.1提高认识,加强规划

休闲农业是一项刚刚兴起的新业态,发展初期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和大力扶持。面对新时期的各种发展机遇,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成为振兴乡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途径。因此,政府、企业和农户需共同营造出休闲农业发展的良好内外部环境,利用发展环境中的理论、政策和市场机遇,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市场定位,发挥休闲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和扩大内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2把握机遇,促进融合

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体现在一、二、三产业延长农业发展产业链的有机结合,还体现在各项时代性政策、战略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协同发展的融合。“十三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应时而起,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科技创新驱动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全新的时代,政策和社会生态环境里充满了机遇,湖北省农业发展需结合时展的各项要求,随着政策指引的方向,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转变发展结构、创新发展方式、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实现休闲农业的长足发展。

3.3拓宽渠道,引入资金

休闲农业能充分发挥出农业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优势,符合国民对美好生活和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也符合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站在新的时代潮流,大的社会背景下涌现诸多发展机遇。把握机遇的同时,由于农业农民的弱质性,其发展资金有限,加上休闲农业项目前期投资金额较大,回报周期较长,投资风险难预测,工商资本和外资进入较少,资金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湖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发挥政策机遇优势,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给予更为灵活、宽松的政策空间,支持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为休闲农业提供资金支持与信贷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确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4结束语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轨道,既要发展经济,更要注重保护环境,既要发展城市,更要重视发展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两山”思想所强调的: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最大的优势就是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那么如何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是关键。休闲农业依托地方禀赋,通过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收益,是一条现代农业农村创新发展之路。湖北省休闲农业通过积累资源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格局,初步实现了规模化发展。由于“十三五”时期带来理论指导、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方面的新机遇,湖北省休闲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内涵和发展要求,需要充分了解时代和政策优势,借时代之力,扬发展之帆,以实现自身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广海,包乌兰托亚.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及其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0):30-37.

[2]陈文.舟山地区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01):232-236.

[3]朱华武,张好记,傅志强,等.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探讨[J].经济地理,2013,33(06):132-134+154.

作者:马翼飞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