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休闲农业论文 > “互联网+” 时代下的休闲农业旅游初探

“互联网+” 时代下的休闲农业旅游初探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18 06:11:00人气:430
【摘要】现代社会中,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现代技术不断涌现,逐步揭开了网络现代化的新篇章。因此,结合“互联网+”进行休闲农业发展的探索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旅游发展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互联网+;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对策0.引言 现实生活中,人们逐渐对智能手机、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产品产生依赖,高科技的普及使社会迈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阶段。国家总理曾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提倡大众进行创业创新,并出台相应政策予以支持。如今,休闲农业旅游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国家对农业一向是十分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也是迫在眉睫,做好休闲农业旅游将会极大程度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将“互联网+”与“休闲农业”进行有效结合,丰富休闲农业旅游的内涵,对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1.“互联网+”的研究综述 互联网从1986年在中国开始发展,从发出的第一封邮件到现在已经拥有近7亿的用户,互联网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对我们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互联网逐步丰富,如今形成新的“互联网+”,但是对于不同的学者,“互联网+”有不同的内涵[1]。阿里认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兴技术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应用;国家发改委认为“互联网+”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魅力,对要素进行整合优化,提高生产力及创造力;腾讯则认为其是通过网络把万物相连,进行资源的有效传递。虽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对“互联网+”内涵有相同的认知,即互联网已进入我们的生活,对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2.休闲农业旅游的概述 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旅游并未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发现一些学者侧重“农”,一些重视“旅”,无论是哪种界定方式,大体都是以农业为基础,进而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将“农”与“旅”相互融合,从农业整体来推动旅游业发展[2]。休闲农业是一种创新的经营方式,在农村生态环境的背景下,结合农村特色,对游客提供体验式服务,满足游客娱乐、放松、舒服的要求,进而推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总体上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3.“互联网+”休闲农业的内涵 “互联网+”是采用新兴信息技术,使互联网融入各个领域,推进创新成果的产生,进而使资源能够进行最优配置,促使各产业优化升级,建造生活新形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带给农业新机遇,新挑战[3]。“互联网+”休闲农业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利用网络平台来实现休闲农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推进农业的改革创新,促进农业的经济发展,创建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而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3.1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包括农业电子服务、信息服务、旅游服务等多方面的内涵。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高效配置,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农业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进而实现优产,高销的目标。人工智能的使用将会对技术、信息、人力等方面形成控制,节时省力,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2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休闲度假,利用互联网了解信息资讯,进而作出详尽的旅游计划,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运营商通过互联网运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旅游信息及获取旅游者的相关内容。智慧旅游是参与者通过发散思维,凝结团队的智慧,从而实现“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的目的,引入新的技术,融合新的理念,应用新的管理思想,进而创造旅游价值。 3.3农业信息化 当今社会是新技术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新兴科技,挖掘农业信息的潜在价值,互联网为参与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汲取其中重要的信息,进而高效率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大体包含农业生产、流通、经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应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实现农业科学智能化发展。 3.4“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是指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农业各个要素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大收益,将互联网的新兴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实现农产品的最大价值,进而促进农民增产,农业增收。基于互联网下对的农业,将实现资源的全面整合,省时省力,实现农民的高收益愿望。4.“互联网+”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4.1政策扶持,推动休闲农业发展 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对“三农”问题尤其注重,多次实施政策,解决“三农”问题[4]。在总理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后,国家对相关领域进行了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农业,推进乡村旅游、农业休闲度假等农业项目,利用互联网来加快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政府大力提倡培育现代化的“种养加”新型农业方式,农业资源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充分展现其自身价值,加上政府的鼎力支持,休闲农业正在大跨步地向前发展。 4.2农村市场开阔,休闲度假模式开启 由于互联网不断深入“三农”领域,农人对网络产生新的认知,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与外界进行交流,了解市场需求,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农业改革。政府的鼓励促使农村进行了改革,完善基础设施,搭建交通网络平台,各个村庄都积极引进互联网技术,完善农业所需设备,开拓市场,健全农业服务。农人纷纷建设家乡,为展示家乡特色进行部分房屋环境的修改重建,力图满足消费者的休闲度假要求,农业旅游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产业。 4.3农业信息化提升,推进休闲农业智能化发展 互联网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多种先进的关于农业开发的硬件、软件设备被融合进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使各种资源相互结合,进而各农户间可进行广泛交流,互联网加速了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互联网+”促进了休闲农业智能化转型,为农业高水平发展带来了机遇。5.“互联网+”时代给休闲农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5.1发展战略选择的挑战 “互联网+”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一定程度的加快了农业的发展,农业较大的发展商机吸引了较多企业的目光,电子运营、互联网公司及新兴科技公司都纷纷进驻农村,企业的投资虽然为农村的发展带来商机,但是企业一拥而进的现象却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农户一时不知如何选择决策,因此需要政府帮助决断,选择利于农村发展的企业,进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5.2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的挑战 现代的农业生活中,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大多是当地的农民,总体的素养水平较低,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掌握程度低,管理经营的方式过于传统,对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农村来说,高精尖技术人才极其缺乏。“互联网+”下的休闲旅游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对原有农村环境进行改革,资金的筹措也是农村面临的挑战。因此,政府要对农村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农村选拔人才,筹集资金,促进“互联网+”休闲农业的高效发展。 5.3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的挑战 当今社会正在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然而互联网的普及时间较晚,尤其对农村来说,互联网起步晚,教育落后,致使农人的互联网知识薄弱,与外界相互联系的能力较低。目前为止,农村并未普及互联网设施,网络设备落后是阻碍农业“互联网+”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完善网络设施对农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6.“互联网+”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推进方式 6.1政府引导 “互联网+”时代下的休闲农业旅游若想要有极大的突破,一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引导。“互联网+”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在初期发展时,农户对新兴的农业发展方式还不甚熟悉,因此离不开政府的组织扶持,在政府的帮助下,休闲农业旅游将会持续发展。这些年来,随着“互联网+”运动计划的产生,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用以扶持农业发展。政府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提出农户要利用先进技术,学习网络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农户通过新兴技术学习先进知识,将会极大程度的促进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政府帮助农村引入先进的人才及优异的企业家,为农村创造利润,完善设施,以促进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 6.2技术推动 信息技术是促进“互联网+”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新兴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适当改造,有助推动休闲农业的全面发展。农业的智能化发展,3S技术、自动控制传递等新兴科技不断进步,以网络为核心的休闲农业正在一步步发展,智能技术如无人飞机喷药、GPS导航技术、传输数据等系统都帮助农业发展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5]。 6.3企业带领 由于“互联网+”是新技术、新理念,农户缺乏了解,农村引进优秀的企业,将会在企业的带领下,加速农业的发展。企业入驻农村,会引进资金与先进的人才及技术,企业为农户搭建平台,方便农户了解市场,与外界进行交流。企业利用经验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需求,完善设施进而推动休闲农业旅游业的发展。7.结语 休闲农业旅游是农村各项产业的融合体,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推进农业经济进步的窗口。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休闲农业迎来了机遇,同时也遭遇了挑战,农村要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朱惠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4(06):28-30. [2]关钰桥.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旅游营销模式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3):55-57. [3]蔚慧,韩宁.基于体验式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8):47-48. [4]孙伶俐.休闲农业“农旅双链”发展模式下的若干问题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3):66-68. [5]苑雅文,王双.“互联网+”破解休闲农业发展瓶颈[J].中国商论,2016(20):33-35. 余国昌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