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休闲农业论文 > 植胶区休闲农业问题分析

植胶区休闲农业问题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27 13:22:00人气:380

1植胶区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1文化地理优势

一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橡胶禁运和封锁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红色文化”、“农垦文化”、“军垦文化”等文化丰富。目前,胶区农场仍主要种植橡胶树,种植规模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规模、系统的橡胶林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二是我国胶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广西、海南等边疆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很多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丰富的黎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民俗、地域文化。三是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等植胶区由于处于热带北缘,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目前已是闻名的旅游区,如海南岛目前正建设国际旅游岛,西双版纳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可为胶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条件。

1.2政策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城市进程日益加快,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由于受到城市环境、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更加崇尚自然,很希望到农村观光旅游,欣赏大自然,享受恬静悠闲的乡村生活。近年,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2007年出台了《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旅发〔2007〕14号)。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2009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2010年5月15日,国家旅游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扎实推进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措施。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10〕121号)。2010年10月,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郫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把农业改造成快乐的产业,把农村建设成幸福的家园,让我国广大农民成为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2011年1月,国家旅游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2011年3月,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在浙江宁波联合召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向社会公布了2010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32个示范县和100个示范点。2011年6月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启动2011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办企〔2011〕10号)。国家采取的一系列促进农业旅游的政策、措施,为胶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机遇。在此形势下,充分利用胶区独特、壮观的橡胶林森林资源和胶区热带地区北缘较优越的气候资源条件,倡导“绿色环保”的橡胶林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新概念,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2植胶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发展落后,“三农问题”突出

植胶区农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割取橡胶树胶乳出售,收入来源单一。有较多的橡胶树才能有比较多的收入,由于胶区普遍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大部分胶农胶林面积不多,因此大多数胶农还比较贫穷。胶区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还普遍不完善,生产、生活环境还较差。“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的重大问题,植胶区大多处于我国南方边疆偏远地区,“三农问题”更突出。

2.2资金与政策扶持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资金方面,缺少休闲农业专项扶持基金;政策方面,贷款、税收、用地、工商管理等政策尚无具有明显引导作用的政策出台;宣传力度不够,胶区休闲农业尚未引起社会的多方关注。植胶区虽然具有天然橡胶种植生产、橡胶林景观、胶农劳动生活场景、天然橡胶生产发展历史等特色,但尚未包装、加工转化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瑰丽的橡胶林景观还不为多数人知晓,独特的橡胶林文化还未系统挖掘、整理和开发,胶区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上,农业的内涵和外延还未拓宽。

2.3胶农思想观念较保守

植胶区普遍比较落后,不仅反映在经济上,在思想观念上也比较保守、落后,并因此影响胶区继续发展。植胶区大部分地处偏僻山区,外界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新思想难以及时传播到胶区,使得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与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植胶区农村进一步发展。

2.4部分地区土地产权不明晰

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大量强农惠农政策、加强新农村建设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力度,而农垦未能充分享受这些政策。大量当初加入农垦的村民强烈要求退出农垦农场,出现“退场风波”。这些历史原因导致地方农垦农场与农村生产队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争议较多[11]。另外,近年天然橡胶胶价上涨,农民种胶积极性较高,原来闲置、未确权的土地很多被开垦利用种植橡胶,农村土地变得更为宝贵,土地边界、产权问题也更为突出、敏感。

3植胶区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3.1抓住橡胶林的独特、优势品牌,进一步挖掘和丰富橡胶林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是休闲旅游的灵魂,旅游休闲是文化的载体。凡是吸引力、竞争力强的旅游休闲地均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品位。目前,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已经发展到以追求精神愉悦的文化享受为主,旅游活动主要追求文化品位的体验和享受。胶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决定其品质和内涵的是文化。发展胶区休闲农业,必须抓住橡胶林这一独特、优势品牌,不仅需要系统挖掘胶区橡胶林独特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更重要的是挖掘和丰富胶区天然橡胶有关的百余年农耕文化、科研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知青文化等文化内涵。通过进一步发展橡胶林有关的旅游文化,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思想意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胶区农民增收。

3.2积极探索橡胶林旅游开发模式

学习、研究比较成功的如云南丽江束河古镇“公司+农户”、北京门头沟“联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贵州平坝县天龙古镇“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等旅游开发模式,结合胶区实际,充分考虑胶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农村合作社、农户和公司等各方面的优势地位,探索橡胶林旅游开发新模式。

3.3拓宽投资渠道

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政府要加大对交通、环境卫生、网络和电话等基础条件设施建设和胶区特色文化挖掘、规划的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公司)、个人以股份制、合资经营等方式进行投资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信贷机构应把支持胶区休闲农业发展作为植胶区信贷支农重点。

3.4加强规划管理

植胶区休闲农业发展需要强化旅游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从规划上主动把握和引领发展趋势,指导和推动胶区休闲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植胶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编制胶区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由于土地问题的复杂性,短期难以彻底解决的土地争议区域,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具体现实情况,保证规划的可行性。

3.5加强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扩大植胶区橡胶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唱响胶区橡胶林旅游品牌。根据橡胶树物候特点,在第一蓬叶芽期万木吐芽、落叶期层林尽染等不同的特色景观期,组织摄影爱好者、诗人、文学创作者及电影电视导演、编导等参观橡胶林,欣赏橡胶林独特美丽的风景,体验橡胶林丰富的文化,为其创作提供素材;组织旅游公司、旅行社等旅游中介到胶区各特色旅游点考察;创作出一批有关胶区生产、生活的图册、文学、影视等文艺作品;通过“胶林风光”、“植胶知青文化”、“军垦文化”等展示橡胶林特色旅游亮点。

4结语

总之,橡胶林是胶区优势、特色资源,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及旅游价值,利用橡胶林旅游资源发展胶区休闲农业,为胶区农村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胶区农民增收,并促进胶区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促进乡风文明,对有效解决植胶区“三农”问题、助推胶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