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有机农业论文 > 肥料对农产品的污染方式

肥料对农产品的污染方式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27 22:59:00人气:415

本文作者:郭俊婷、李桂香、吴蓓、王美瑛 单位:巴彦淖尔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巴彦淖尔市水产管理站

一、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

由于人们对有机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为全球有机农业生产和贸易提供了新的发展和市场机遇。目前,巴彦淖尔市化肥的利用率很低,氮肥的利用率30%~35%,磷肥的利用率20%~22%。化肥大量进入江湖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会影响鱼类生存,如乌梁素海的污染。改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既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投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有机农业,可以打破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受关税调控的作用愈来愈小,但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方式和内在质量控制得却愈来愈严,即所谓非关税贸易壁垒。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可能打破这种壁垒。有机农业产品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高品质、无污染环保产品。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很好地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

二、肥料污染模式

肥料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但不合理的使用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由于肥料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变差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肥料污染模式有以下几种:

1.灌水降水淋模式

施用在田间或土壤中的氮磷在灌水或降水的浸泡淋溶作用下,首先进入土壤,当土壤达到最大持水量时,则进一步下渗进入地下水。在没有排水条件的地区,这些淋失的化肥、农药就存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由于河套灌区灌排体系比较完善,因此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后的下渗部分,通过农田排水沟进入地表水系,这是河套灌区肥料污染的主要模式。

2.地表水径流模式

分布在土壤表层的多种营养物质,在大气降水引起地表径流,一部分随水下渗进入土壤,另一部分随地表径流的冲刷溶解下渗直接进入地面水体。3.地下水浸溶出流模式由于降水或灌溉地下水位升高,非灌溉土壤或由于灌溉侧渗作用积存在非灌溉土壤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在地下水的浸泡作用下,通过排水进入地表水体。一般情况下这三种作用都存在,但以灌水淋溶模式为主。

三、肥料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

化肥特别是氮、磷肥的不合理施用,造成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直接危害人畜健康。据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对京津唐地区14个县市的调查,该区农村和小城镇由于农用氮肥的大量施用而引起的地下水、饮用水硝酸盐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在调查的69个点中,有半数以上超过饮用水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允许量(50毫克/升),其中高者达300毫克/升。另据对北京、上海、天津等7个城市的调查,123种主要蔬菜品种中,硝酸盐轻度污染以下的仅有34种,占27.6%;中、高和严重污染的占72.4%,其中达严重污染程度,按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标准,己不允许食用的蔬菜品种有33个,占26.8%。我国居民消费量较大的几种主要蔬菜(尤其是叶菜、根菜)的硝酸盐含量己严重超标,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过多施用某种化肥或施用方法不当,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状,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土壤营养结构的平衡,造成农作物产量增幅减缓、品质下降。粮食、瓜果、蔬菜中的化肥残留过量,不仅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在人体中长期积累还会引起多种疾病,甚至遗传给后代。劣质的农产品不仅影响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更严重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直接影响出口创汇。

四、减少肥料污染的措施

(一)政策措施

农业肥料污染是一项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因此政府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防治肥料污染的政策和规划,争取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肥料污染防治工作。

(二)管理措施

政府应根据制定的肥料污染防治政策和规划,指定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农业肥料污染防治工作,并定期向政府报告政策和规划的执行情况,政府应对专门机构或部门进行督促检查。

(三)农业措施

1.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河套灌区是以黄河为水源的大型自流灌区,年引黄河水53亿立方米,目前的灌溉面积为870万亩,亩均用水量610立方米,根据巴彦淖尔市灌溉总局提供的资料,目前河套灌区灌溉系数只有0.4,也就是说60%的水在进入农田之前就损失掉了,实际进入农田的水只有244立方米/亩。这些损失的水是在输水过程中通过下渗和蒸发损失掉了。针对这种情况,经过专家论证,决定在河套灌区实行节水灌溉工程。目前,已在各个灌域局进行试验,通过渠道衬砌、井灌、井渠双灌,井灌与渠灌相结合等工程措施实施节水灌溉。该项工程实施后,每年可减少引黄水量18~19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可以降低0.4~0.6米。农田排水将由3~4亿立方米减少到1~2亿立方米。

2.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农业是近年来,随着世界性水资源危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它与传统的节约用水不同。节水农业就是要改变千百年来人们用水的传统习惯,把浇地变为浇作物,按作物的最佳需水量进行灌溉,用较少的水取得较高的产出效益,是节约农业用水,缓解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对传统农业灌溉方式的一场革命。

3.引进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1)推广使用长效肥和缓释肥,减少化肥流失量,提高肥料使用率。(2)广辟肥源,增施农家肥、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培肥地力,减少化肥使用(3)提倡推广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4)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持农业生态的平衡。

4.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显著提高化肥的增产效果和利用率,掌握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调整氮、磷、钾的配比,适当的补充微肥用量,降低农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总之肥料污染说到底是肥与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肥没水构不成污染,反之有水没肥也不会构成污染,因此要控制肥料污染,必须同时控制肥和水双管齐下,方能见效。两者相比水的控制是关键。

五、有机农业发展的途径

发展有机农业,要求土壤无污染。通过科技的作用,一是积极发展种植牧草,养牛、养羊,积极推广使用牛粪、羊粪、猪粪等天然肥料,不用化肥和农药,使土地保持肥力并减少病虫害,减少环境污染。二是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的或机械的除草方法,积极地使用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三是生态种植尽可能使用非化学防治病虫害;四是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五是秸秆还田要加以改善,采取降氮、稳磷、增钾的措施,才有利于作物对养分的平衡吸收。当前市场对生态农产品需求旺盛,经营生态农业有利可图。生态产品价格远高于传统农业产品,故企业总利润及人均收入仍高于传统农业企业,从长远利益看,生态企业产品产量会逐渐高于传统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除选用优良品种,不用化学农药而使用生物农药外,对种植土壤条件和施肥方法都有许多讲究。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