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生态农业论文 > 秸秆还田生态农业论文

秸秆还田生态农业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6-26 16:36:00人气:362

一、秸秆还田的作用方式

对于玉米秸和稻秸,多采用粉碎翻压还田,也采用玉米秸秆高温堆沤还田和稻秸留高茬15cm机械旋埋;根据本人多年的基层经验,金安区主要的秸秆是稻秸、小麦秸、油菜秸、玉米秸、芝麻秸等,可采用高温堆肥或机械粉碎翻压还田等方式。

二、油菜、小麦秸秆快速堆腐还田技术

金安区午收油菜农时紧,抢收抢栽劳动强度大,农民往往就地焚烧油菜秸秆,污染大气,影响交通和造成秸秆资源严重浪费。本人经过几年实践和试验,总结出油菜田头快速堆腐还田新技术。该技术的操作方法是:

1.就地堆腐

油菜田间打晒后,秸秆采用田头就地挖坑堆腐。一般堆坑挖深30至40厘米,长宽为3×2米,堆垛高2米左右;也可根据油菜秸秆量,加长堆坑。堆坑挖出的表层泥土用来做埂,下面再挖的泥土留作压盖农膜。田头堆腐不需挑运,可节省劳力和时间。

2.一次堆制

一次码堆,再浇匀浇透拌有速腐菌剂的水,最后用0.8丝农膜1至1.5公斤盖好即可。每堆制1000公斤秸秆,加入“腐秸灵”或“速腐301”菌剂0.5至1公斤,尿素3至5公斤,水10至15担。速腐剂分两次拌入水中,前8至12桶水加入速腐剂的1/3,余下放入后2至3桶水。部分在稻场、路边脱粒的油菜秸秆,也可就近利用有水空地或荒沟,挖坑堆腐。

3.快速腐熟

要使秸秆在20至25天完全腐熟,必须注意堆垛补水和密封增温。堆制时应在垛顶堆放松软菜籽壳,防止硬秆戳破盖膜。膜盖好后四周用泥土压实,两块膜接口处可用胶带粘牢,垛顶撒少量稻草或杂草并封泥。一般封堆7至10天,应揭膜补浇5至7桶水,保证速腐剂生长的潮湿条件。

三、秸秆还田技术的效应分析

1.土壤效应

土壤有机质和N素水平是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其含量较高,土壤是肥沃的好耕层,高性能、更耐用。秸秆还田现场技术是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活化土壤N,P,K养分,提高土壤肥力。根据含有水分的玉米地里的秸秆有机物质的测定,平均约为15%,速效钾含量为2.28%,氮含量为0.61%,磷含量是0.27%和一些微量元素镁、钙、硅等也是农作物生长所需。一根稻草一年后,返回的分解率可以达到80%-90%,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大大增加,表层土壤速效N、P、K养分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该报告,黑龙江省兰西县,由于长期施用化肥,黑色土壤有机物质含量的从6%降到现在的1.8%左右,且平均每年仍以0.1%的速度下降;854和855农场的黑龙江省常年坚持秸秆还田,其农场土壤有机质、N、P、K含量显著增加,所以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与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

2.改土效应

秸秆还田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结构、补充土壤养分平衡,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耕层的有效方法。此技术主要提供更稳定的腐殖质物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孔隙度,体积密度下降,土壤松散,水分和肥力的增加,土地温度的上升,加速了土壤养分的循环。

3.微生物效应

土壤微生物是重要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分解和净化效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酶活性是基本的反应之一,秸秆微生物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增加有益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加快有机物质的分解,成分从细菌类型化为真菌型的转型趋势,有利于微生物土壤有机质转化积累丰富的土壤微生物。

4.经济效应

在望城街道大岗头村多年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通过跟踪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平均增产4%-9%,而且多表现为连续还田的产量逐年提高。秸秆具有明显的抑制病害作用,对水稻和稻瘟病,过早老化性能也明显的有显著疗效。作物生长、根系发达,茎粗壮,作物产量显著增收。因此,此技术,以提高可再生利用的秸秆,回收的作物产量潜力和节约肥料投资成本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5.环境效应

现在很多农业人员直接将秸秆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同时秸秆燃烧所产生的废气也对空气造成了很大的污染。那么如何将秸秆做到最有效的利用呢。古人说“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秸秆生于土壤,含有很多对土壤有用的成分。如果将秸秆粉碎,最后回归土壤,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土壤养分,使土地长时间保持肥力,同时,秸秆还田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农田因常年使用所形成的沉积,减少土壤盐碱化现象,对土壤的长期有效使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未来展望

秸秆还田技术在当今的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技术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持土壤养分都有着显著的效果,也是接下来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充分利用大量的秸秆资源,积极促进秸秆还田现场技术,促进发展中国生态农业的高效快速,是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作者:徐传忠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望城街道农业综合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