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生态农业论文 > 家庭农场生态农业论文

家庭农场生态农业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15 02:39:00人气:349

1上海周边家庭农场模式的借鉴

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的模式主要有松江模式、宁波模式、武汉模式、延边模式、郎溪模式等。松江模式是以政府主导,通过顶层设计,以政府完善家庭农场之后向市场推出;而宁波模式则是自下而上推动,以当地经营大户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其自发组织注册登记,政府给予一定的引导而成,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模式。通过借鉴这两种模式,可对崇明家庭农场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1.1松江模式

上海市松江区自2007年推出家庭农场,截至2012年6月,已发展1173户,经营面积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7.3%,户均经营面积7.607hm2,户均年收入10.1万元。松江区家庭农场是以同一行政村或同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家庭为生产单位,从事粮食、蔬菜种植或生猪养殖等生产活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松江的家庭农场别出心裁,是高度“计划性”的“定人定产”农场,规模在6.67~13.33hm2之间,农场主是本地职业化的家庭成员,基本不超过3人,只从事粮食生产和养猪。这一模式有着非常科学的顶层设计优势,保障了粮食生产,保护了农村生态,培育了职业农民,真正做到了一举多得,并且便于管理;在引入竞争机制后,更能激发当地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当地粮食的高效生产。

1.2宁波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宁波市就有家庭农场的雏形,出现了一批良田适度规模经营大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大户自发或在政府部门引导下,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以期寻求法律的保护和进一步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截至2012年12月,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家庭农场有295家,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有90家。宁波模式主要是由民间自发组织而成,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主要由经营大户自发进行工商注册登记,以得到法律保护。这一模式由农民自发而成,政府给予适当引导,更能为当地种植户所接受。

2崇明生态农业的现状

崇明作为上海都市农业的范本,是目前上海市的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是上海市农业土地资源最多、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也是上海市农业人口最多的地区。依据《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年)》,崇明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生态型现代农业,其农业功能定位是“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截至2012年,崇明县现有耕地面积50505hm2,农机总动力234611kW,农业生产总值586644万元,粮食总产量301378t,棉花总产量486t,油菜籽总产量3729t,农业从业人员13.95万人。目前崇明县高效生态农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国家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建成各级弄业标准化示范区9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8个、市级示范区17个、县级示范区70个。推广机插稻面积0.787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4.3%。切实加强设施菜田建设,建成3个千亩绿叶菜生产基地,完成5个市级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完成22万t绿叶菜供应任务。推进堡镇丰艺翠冠梨、庙镇鲜切花和长兴镇长丰葡萄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申烨奶牛场和鳌山奶牛场等规模化畜牧场以及上海裕安水产养殖场等标准化水产养殖场的建设。推广商品有机肥2.5万t,秋季种植绿肥1.733万hm2,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0.913万hm2次。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夏收二麦秸秆机械化还田0.707万hm2,秋收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1.467万hm2。继续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获得绿色食品证书1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个。

3崇明生态农业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崇明定位于生态立岛,就目前来看,发展家庭农场、实施规模化种(养)植(殖),能更好地控制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量,使环境得到充分保护;发展家庭农场可以在政府指导协调之下,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力度,以此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发展家庭农场对农业面源污染也能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甚至可以改善原有农业的面源污染问题。为做好崇明家庭农场,使其更好地促进崇明生态农业的发展,现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对策建议。

3.1积极引导扶持,充分培育家庭农场

由于崇明交通相对不便的特性,崇明农产品面临质优价低的境地,成为崇明发展农业的瓶颈,这是现有崇明家庭农场主的主要担忧之一。政府必须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政策倾斜力度,并积极发挥好“中介”作用,组织好农产品的销售,以此解决农业从业者的后顾之忧。

3.2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制度

崇明土地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政府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制度,解决好土地产权的问题,以使土地承包顺畅可行。同时,推动小城镇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为进城农民提供平等的市民待遇,以实现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土地适度集中提供保障。

3.3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现今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丰盛,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相当高,崇明应在现有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使农产品生产全程可追溯,以质取胜。只有当崇明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执行同一标准时,才能加强其产品对市场的竞争力,打响崇明的生态农业品牌。

作者:姜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上海市崇明县食用农产品监测中心 上海市崇明县新村乡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