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生态农业论文 > 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23 20:43:00人气:362

1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盐城市自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以来,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全市高标准农田比重达4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已达8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55%。全市有8个县(市、区)通过了无公害产地整体认定,6个县(市、区)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建立了国家稻麦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6.67多万hm2,全市“三品”产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91%。

(2)规模农业成效显著。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总量分别达49.74万hm2和11.452万hm2,比重提高到60.5%和13.89%。

(3)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建成农业景点190个,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点)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4个,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3个、江苏省最美乡村3个、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6个。

(4)科技农业增产增效。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8.8%。

2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不足

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农民的参与、需要领导决策者的重视和参与、需要全民的参与,但对于部分农民而言,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还比较淡薄,只愿意采用当年见效的农业技术,不愿做长远打算,因而导致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对于有些基层干部而言,还存在着“先发展起来,再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

2.2环境违法事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侵害急待消除

秸秆焚烧、抛河等现象在盐城市局部地区仍然存在,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农业资源,而且对农村空气、土壤、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工业“三废”违法排污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2.3生态农业建设的保障机制亟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

(1)投入不足。由于机构属兼职,长期以来,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的经费严重不足,使生态农业建设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2)技术、设备缺乏。由于缺少必要的投入,没有经费购置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农业生态环境的检测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导致生态农业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3推进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将其纳入到“五位一体”发展总布局,对加快建设生态农业、加大农业减排力度、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盐城市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要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着力点,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有机结合、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与现代农业示范村建设有机结合,开创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新局面。

3.1充分利用沿海农业生态资源,打造生态农业优势

依托盐城市地理位置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沿海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和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沿海农业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优势,积极培植生物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科技创意农业和功能性农业等新兴农业业态,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养殖业达标排放和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生态产业链条,以科技创新助推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引导和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打响盐城市农产品的绿色生态品牌,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盐城市农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3.2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废弃物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探索以沼气为纽带的农牧配套、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引导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现代农业园区等市场主体,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并重转变,促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鼓励推广沼肥施用技术,鼓励发展沼肥生产、销售、配送、施用等一条龙服务,以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延升产业链。通过项目引导和政策激励,协调好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3.3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

当前,国家已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列入污染减排目标任务进行考核,要推进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规模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综合设施、有机肥加工、发酵床生态养殖和生物梯级净化处理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措施。通过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及沼渣沼液发展循环农业等生物措施,在畜禽养殖小区,推进科学养禽、养猪、养牛,对畜禽粪便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并以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为载体,积极推进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农村,实施清洁工程,推进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向肥料、燃料、饲料等资源转化,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任彬 倪圣亚 薛民琪 陆胜龙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农业环境监测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