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防治浅析
摘要: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田间小气候的建立,蔬菜病虫害的发展发生了新变化,严重影响设施蔬菜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蔬菜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设施农业;蔬菜;病虫害;防治
设施农业中病虫害问题是蔬菜健康生长,提质保量的最大障碍。设施中的病虫害问题不断在环境中累积、增殖和传播,在环境中通过病原、感病植物相互作用造成蔓延流行。另外,相对封闭的设施环境造成水分、空气、温度、湿度、土壤状况皆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发了病害、虫害的变化,这些变化严重威胁着设施农业的健康持续运行,它比露地上的病害、虫害抗性更大,更难防治。
1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设施农业指的是现代农业和设施工程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设施条件,使传统农业的框架限制被突破,不再受温度、季节、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崛起。实现了反季节栽培和高价值植物的跨区栽培,满足了人们对多种蔬菜的周年需求。现阶段我国的设施农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的生产者为了提高短期效益,会采取较为极端的生产方式,如盲目过多的使用化学肥料,造成投入高品质却得不到保障,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蔬菜病虫害抗性不断增加,这不但增加了防治难度,而且容易造成农药残留,影响商品质量。这种掠夺式的生产方式,使设施农业发展不能够可持续进行。目前的设施农业正在积极地加强对工程设施技术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有效运用,针对生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积极的研究,最大限度的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降低药物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
2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
2.1 科学管理,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设施农业中,其环境条件与外界基本隔离的,人为创造了适应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其温度、湿度、水分、气体最大限度的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这种环境条件同时也能导致植物病原、虫害的快速发展和繁殖。由于病原、感病植物和环境条件是植物病害发生的3个基本因素,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就是打破它们之间的联系。病原和感病植物的相互作用是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进行的,如侵染性病害,植物本身和病原都是在环境中生长和繁殖的,病害的发生发展也离不开环境条件,如霜霉病、灰霉病在高湿环境条件下就容易发生发展,而离开高湿环境条件就少发生或不发生。对于非侵染性病害,是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超出了植物的适应能力而引起病理变化,发生病害。如日灼,是由于高温烈日暴晒造成的,一些死苗沤根烂根是由于水分过多、地温过低或过高引起的。由于在同一地块连年不间断的种植,病原、虫害不断累积,加上环境条件适宜,因此不论病害、虫害都不断增加,循环往复,导致设施农业环境条件下病虫害比露地蔬菜病虫害更多更活跃。由于种植不同蔬菜的生长特点不同,不同的病虫害发生条件亦不同,因此应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生长特点,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处理好空气、水分、温度、湿度的关系,创造有利于蔬菜健康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从栽培措施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如及时的透风换气,调节温度湿度,调节光照时间,在不影响蔬菜正常生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改变适宜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水分、温度、湿度等因素,达到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
2.2 选择抗病虫品种
设施农业中蔬菜品种的选择,应注重选择抗逆性强、抗病抗虫好的品种。但是要注意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也是有选择性的,不可能对所有病虫害都有抗性。因此,要选择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有抗性的品种,栽培管理中在防治主要病害的同时,防止次要病害因管理方式的转变而变成主要病害。选择抗病虫的品种,不仅能减少病虫害发生率,同时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产品品质。
2.3 科学施用农药、肥料,合理用水
设施农业中对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农药的使用量应严格按照标签规定的使用量使用,防止过度使用造成病虫害抗性增加且造成药物残留超标影响品质。尽量选择避开引发病虫害发生条件的因素。如防治霜霉病或灰霉病尽量采用喷粉法或烟熏法,避免喷雾造成湿度更大,更利于病害的发生。对肥料的使用,坚持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配合中微量元素的方法。因化肥连年的过度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酸化、次生盐碱化。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的不平衡,易造成植物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如缺钙易引起生长点坏死、大白菜干烧心、裂果等,进而引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是化肥的有益补充,不仅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增加植物营养,而且生物菌肥中的有益菌能有效的抑制有害菌的产生,达到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根据作物蔬菜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用水方式,如滴灌、微喷、膜下浇水,既保证作物蔬菜对水分的需求,又要防止水分的使用使空气湿度、土壤水分过大或设施温度、土壤温度过低,引发病害虫害。还要特别注重浇水时间,应根据作物蔬菜需水特点,根据其生长发育需水关键期来浇水,以满足作物蔬菜对水分的需求,同时还应考虑到天气温度的变化,因浇水容易造成温度湿度的剧烈变化,作物蔬菜适应不了,引发生长障碍,造成沤根、裂果等各种生理性、病理性病变。
2.4预防为主,治早治小
为预防设施农业病虫害的发生,提高防治效果,应选好防治的最佳时机。在防治时机上,坚持预防为主的植保理念,不同的病害虫害根据其发生发展规律,在其对药物敏感的发生初期,适时用药切断其发展途径,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在使用农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使用量使用,达到既能防治病虫害,又不会造成污染,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综上所述,设施农业实现了设施技术和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构建起了全新的工程设施农业种植模式,使传统农业的局限性被打破,推动了农业建设的现代化进程。针对设施农业中的病虫害问题,应加强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落实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水平,统筹好水分、肥料、空气、温度、湿度、光照等影响因素,将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落实到实际的设施农业生产活动中,保证设施农业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可持续进行。
王明喜 山东省莒南县团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