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在于机械化,设施农业的高速发展和扩大必须在农业机械化的支撑下实现,进而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有力保障。正定县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居全省前列,而设施农业机械总体水平低是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农机推广部门应针对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接市场,推广先进适用的装备和技术,促进正定县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与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缩小与先进地区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设施农业机械;现状;对策
正定县地处华北平原滹沱河北岸,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近年,随着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不断加剧,农业生产上推广普及机械化势在必行。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系列农业机械扶持政策,2018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文件,指出“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农业生产机械化指明了方向,并明确规定2025年总体机械化率要达到50%左右。在扶持农业发展中,正定县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将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重点,促进农业机械化获得较快发展,尤其是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较大成绩。
1正定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正定县是全国产粮大县,耕地面积约42.2万亩,大田播种面积约4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约11.3万亩,杂粮播种面积约5.5万亩。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7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441台,联合收获机械达到1745台。化肥深施枪2112支;排灌机械动力为31万瓦特,配套农用水泵8949台;脱粒机械动力1.5万瓦特,配套脱粒机91台;植保机械动力38.7万瓦特,植保机械3108台;农产品加工机械动力6万瓦特。主要农作物耕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接近98%,小麦、大豆、玉米的耕种和收获已实现全程生产机械化。截至目前,全县已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2个。大田作物机械化基本普及,但设施农业配套机具较少,配套比低,设施农业联合收获机械基本处于空白,灌溉设备逐渐向微喷、滴灌转变,多功能微型耕作机械普及较高,数字化农业机械和高附加值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处于起步阶段。
2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2.1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随着社会发展,当前设施农业劳动力以老年人为主,专门应用于设施农业的机械少之又少,机械化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农业设施化生产中,不同环节对农机设备的需求不同,能与农业生产不同环节配套的农业机械种类较少,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例如日光温室和大中拱棚在反季节果蔬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棚室环境封闭,耕种面积较小,不同园区种植品种差异较大,所需微耕、微喷、起沟、起垅、播种、定植、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机械也有一定差异,致使设施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低下。微耕通用型机械较多,而播种、采收、分类、加工等机械农机化率几乎为零。设施农业生产中农机种类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施微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2设施农业机械化推广投入不足。在设施农业发展生产中,正定县起步晚、时间短,农民思维固化,对机械化提高效率、增加收益的认识不足。同时,很多设施农业微型应用农机具没有纳入政府补贴范围,导致农户购买微型农机具的积极性降低,使得设施农业机械推广受阻。
2.3缺少社会化服务。正定县一些农业种植区田小、道窄,不方便机械作业,加之绝大多数的农户在设施农业生产上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连片、协同生产,导致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热情不高,即使对设施农业生产户开展服务,收费也是较高,农户不愿意接受,从而导致设施农业发展社会化服务动力不足。
2.4推广动力不足。随着社会进步,国内外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且近几年发展较快。正定县设施农业种植规模普遍较小、分散,种植品种较多,而相配套的机具微型农机用途单一,设施农业机具购置后使用时间短,闲置时间较长,利用率较低,阻碍了农户购买意愿。农业机械厂商因机械小、品种多、利润低,生产推广积极性不高。农机推广方面,基层农机推广机构部分人员年龄老化、知识更新缓慢,不能适应发展,造成推广队伍力量薄弱,难以全面有效落实微型农机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农机管理以及宣传推广等工作,不能有效满足农户生产需求,影响或迟滞了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5微型农机生产使用种类分布不均。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设施农业的水肥管网推广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棚室微喷、滴灌等实现基本普及。而用于种植、收获和加工等环节的农机因缺乏技术推广专项资金,新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导致数量很少,难以实现机械化普及。正定县设施农业一般规模较小,种植分散,收获后缺乏后期烘干、冷藏设备,影响农产品的升级增值。此外,农机农技不能很好地结合,生产中使用的微型农机设备老旧,部分机械不能适应设施农业种植管理的要求。
3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3.1加大设施农业机械的宣传推广。一是转变农户思想观念,通过组织现场会、观摩会、专题讲座等多种活动,大力宣传设施农业机械装备在生产中的优势,让农户看到机械化生产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定期组织开展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活动,使种植户的思维由粗放型生产经营的传统思想向机械化精细生产的现代农业观念转变。二是选择条件好的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设施农业园作为示范区,建立农业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真正让先进机械在示范园区的移栽、收获、分拣、加工环节应用起来,做好技术集成示范工作,通过农民对身边群众的示范带动,加快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
3.2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农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从政策、资金、人员、物资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做好连续性工作,应根据农机推广生产需求,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补贴。对购买设施农业机械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种植户,给予一定的购机补贴奖励,从而带动农民投资应用微型农机的积极性。完善农机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各环节的应用补贴,如育苗、定植、收获、筛检和储藏等。农技推广单位每年要摸清底数,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报送农机存量和规划,政府部门要根据规划制定购买农机扶持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协调惠农信贷资金的支持,为设施农业种植户购买农机的贷款提供方便。同时,政府要不断充实农机推广队伍,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推广人员的农技推广和服务能力。
3.3推进社会化服务。对于一些设施农业机械,如果种植户自己购买,使用率低,应因势利导不断优化设施农业机械应用服务方式,引导农民改变分散的生产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生产,为机械化生产创造便利条件。为避免重复购机,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在经营形式上,可以采取农机入股合作的办法,以降低农户不必要的负担。再就是鼓励种植户利用省市县搭建的农业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农机租赁和供求信息,开展社会化服务,使小规模农户也能享受到现代化农事服务,降低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益。鼓励农机企业开展机械化技术服务,如有可能,政府可以出部分资金购买农机企业的服务,促进设施农业发展。
高红顺 正定县农业综合技术推广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