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设施农业论文 >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建议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建议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11 02:48:00人气:421
摘要:农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而乡村振兴为上海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加快实施上海郊区乡村振兴战略,经调查研究和探索,在分析上海农业发展概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上海农业重点发展方向和保障措施,即创新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加快绿色生态技术集成,运用现代信息、智能技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上海农业加速向绿色生态方向转变等,从而做大做强上海农业。关键词:上海农业;发展概况;发展方向;措施建议 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贯彻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上海制定了19个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配套政策文件。其中,结合上海现代农业发展长远目标,提出了《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多项贯彻中央精神、振兴上海农业的政策指导文,为支撑上海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政策环境。笔者经调查研究和探索,在分析上海农业发展概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上海农业重点发展方向与措施建议.1上海农业发展概况和特点 2018年是上海贯彻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之元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资源逐步向农业农村集聚,农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1.1农业发展总体趋稳,发展质量有所提升 近年来,随着上海农业产业结构的继续调整,农业发展环境、发展质量有所提高,虽然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上海农业总产值在多年下降后呈现趋稳态势。上海市农业总产值2018年为282.48亿元,比2017年略有增长,见表1。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上海市实施了增稻减麦措施,扩大了绿肥和冬季深耕面积,改善了耕地土壤环境,从而使种植业综合效益得以提高,种植业产值总体趋稳;此外,虽然粮食总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由于水稻种植品种不断优化,优质早中熟水稻品种种植面积扩大,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有所提高。上海市水稻总产量2018年为8.71×105t,比2017年增长2.8%。在养殖业和渔业领域,受规范养殖、健康养殖标准实施和农村环境整治的影响,上海市养殖业总规模比例趋减(特别是生猪养殖规模和家禽养殖量),淡水产品规模缩减,海水产品产量增加,远洋捕捞的海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1.2持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稳中求进发展绿色农业 上海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农业生产从重产量向重品质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在“三品一标”认证方面,全市整体地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率达到较高水平,其中,闵行区地产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81.71%,嘉定区地产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75%左右。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共有1701家企业、6396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在绿色食品认证方面,松江大米核心主产地和种源地泖港镇启动了整建制绿色稻谷申报认证,从而提高了全市绿色食品认证率,目前全市平均地产绿色食品认证率为13.7%。 1.3政策持续推动,设施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 从“十一五”开始,上海市大力扶持菜田基本建设,在市郊蔬菜基地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从而为上海地产蔬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截至“十二五”末,上海市共投入建设资金37.4亿元,推进蔬菜基地建设面积达14733.33hm2,其中,设施蔬菜5466.67hm2、露地蔬菜9266.67hm2。2018年上海市设施粮田面积稳定在86500hm2,市级蔬菜标准园发展至177家。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2018年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2018―2020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市级财政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农业生产者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提高,从而使一些涉农区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例如,嘉定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已达95%以上。 1.4农业承包地流转率达到较高水平,生产规模扩大 上海市积极引导耕地向“高年级、高水平”的经营主体适度集中流转。2018年上海市平均承包地流转率达85%,其中闵行区农业土地流转率高达99%,农业规模化生产比例也达90%以上。农业土地的高流转,带来了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生产规模的转变。例如,2018年,浦东新区50%的粮田实现家庭农场经营,松江区95%的粮田实现家庭农场经营;同时,松江区先行谋划提高单体农场生产规模,制定了《松江家庭农场考核奖励实施意见》,通过“减少户数,扩大规模、延长承包期”,规范提升家庭农场持续生产经营能力;另外,为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近年来,上海市着力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联盟、区域产业化联合体、产销一体、“农商旅”融合综合体、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1.5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农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 近年来,上海市围绕国家“互联网+”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上海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成立了“互联网+农业”(上海)研究促进中心,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整合了市农业农村政务网站,打造了系统统一公开平台,率先实现“上海农业”网集约化建设,实现了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系统“一张网”。另外,上海市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也得到进一步推动。部分农村合作组织与农业企业依托农业物联网公共平台,实行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精准智能管理,培育了一批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带动了一批优质农产品、休闲农业产品的网上营销。目前,“互联网+”已成为缩短上海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1.6多举措监管质量,多形式推广地产优质农产品 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严格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并对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管,还对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农业投入品使用、标志使用、生产记录档案等进行严格监管,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不断优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监管平台,严密覆盖,方便多方各级管理部门参与监管工作。在优质农产品宣传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多举措、多形式地宣传推广地产优质农产品,积极为农业经营主体搭建市场营销平台。例如,举办上海金秋农副产品大联展,展销宣传优质品牌农产品;借助百联大卖场、大型超市平台,成功实现了地产水稻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鼓励推动企业参加长三角休闲农业博览会展、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 1.7美丽乡村建设为休闲农业打开了发展空间 持续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郊区乡村旅游资源品质,推动乡村民宿经济的发展。2018年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本市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在解决长期制约乡村民宿发展的土地、消防、工商登记、安全保障等瓶颈问题。各涉农区相继出台了促进乡村民宿、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划发展了一批新项目。如金山区于2018年成立了区民宿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对2017年出台的《金山区促进民宿发展的意见》进行了修订,成立了金山区民宿交流中心,目前,金山区民宿业已盘活1×105m2的民房,民宿租金收入每年最高可达十几万元。在发展民宿经济的同时,花卉产业也得到了重点发展。2018年是上海涉农区花卉产业体系运行的第二年,崇明、松江、金山等地区将花卉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引进了一批优质花卉企业,重点发展了以花卉消费和花卉观赏为卖点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经济、民宿经济共同发展。2上海农业发展方向 受耕地面积限制,上海农业发展应从“内涵”上求突破、求发展,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品质,满足城市中高端消费市场需求,走绿色、智能、组织化、规模化、融合化的发展之路。 2.1上海农业重点发展领域 2.1.1发展规模化、设施化的智能农业智能农业是在可控生产环境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感知技术、互联互通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精准投入、智能自动、经济高效的生产方式。多年来,上海农业碎步前行,农业发展的步伐与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速度脱节。加快上海农业提质增效,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设施化、规模化的智能农业,提高上海农业单位面积效益,尤其是在蔬菜生产领域,上海应加快发展工厂化温室无土栽培蔬菜,生产高品质蔬菜,以满足城市中高端消费人群的生活需求;同时,鼓励发展经济价值高的保健蔬菜和药用蔬菜,例如降压菜、降糖菜、养心菜、补血菜、补肾菜、补钙菜、消炎菜等。 2.1.2发展低碳生态循环农业和自然生长农业低碳循环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增值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能将农业生产废弃物变废为宝,把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小。自然生长农业是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业。在低碳生态循环条件和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农产品,因有机、绿色、口感极佳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建议在生态水源保护区、以乡村旅游为主要支柱产业的乡村,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循环农业和自然生长农业,从而不断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品质,使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融合发展。 2.2上海农业重点发展区域 近年来,根据中央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要求,上海市积极推进、扎实落实,目前已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5.36×104hm2、蔬菜生产保护区面积3.35×104hm2以及14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累计面积4286.67hm2),农业生产空间格局基本确定。今后,农业“三区”应成为上海农业发展的重点,市、区财政惠农强农政策要重点优先聚焦“三区”,要更加注重“三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三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加强“三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政府也应在项目和资金上重点支持乡村旅游在“三区”的建设和发展,把农业保护区建设成城乡融合发展且具有上海国际大都市特色的新乡村和新亮点。3上海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3.1建立国营电商平台,为地产优质农产品保驾护航 依据上海郊区农业生产和经营组织规模小、分散、实力弱的实际情况,建议在郊区各农业保护区建立区域性国营产地农产品销售批发市场,并建立国营地产农产品电商平台,通过电商渠道,统一配送,实现品牌农产品(净菜)市场直销,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损耗,最大可能地保证地产农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平台的监督管理,实现地产农产品的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认证制度、销售押金保障制度,推动平台与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联合,对所售的地产农产品进行准入质量认证,从而保障平台农产品质量。 3.2加大力度,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 在农业生产领域,要进一步提升农业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加大农业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大棚生产技术、智能养殖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克服郊区农业单体规模小、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发展短板。另外,在农产品销售环节,要加大力度推广电子商务等技术,如企业微信小程序店铺、视频销售平台、多媒体平台等。 3.3加强绿色精准、生态循环、自然农业技术的研究 加强对农业生产投入物精准投放技术、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的推广,加快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综合循环利用模式的研究探索;同时,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综合良种、良法、良田配套技术;另外,要加强对农业绿色适用技术的研究,重点聚焦绿色、精准、生态循环、农业机器人、智能技术等应用技术与集成技术。 作者:刘文敏 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