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产业论文 > 农业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农业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6-04 11:26:00人气:548

摘要农业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化念镇农业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农业产业发展的困境,并结合新形势下农业发展要求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化念镇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困境;对策;云南峨山;化念镇

化念镇位于峨山县城西南部,玉元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7个村(居)委会、53个自然村、66个村民小组,耕地1242.6hm2,人均耕地0.08hm2,地理位置为东经102°08′~102°02′、北纬24°02′~24°15′,年平均气温20℃,属亚热带地热河谷气候区;全年日照时数2286.7h,年平均降雨量828.2mm,年无霜期335d,是峨山县典型的热区农业乡镇。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成功打造出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共同发展的热区特色农业路子。2020年,化念镇农业总产值达16291万元,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该镇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市场不健全等问题突出,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化念镇农业产业发展历程,探讨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化念镇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1化念镇农业产业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化念镇农业产业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年,粮食、烤烟、甘蔗、畜牧、水产五大产业齐头并进时期。水稻旱育秧技术、烤烟营养袋假植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促进了一批水稻、烤烟种植基地的形成;糖纸总厂发挥龙头作用,峨山蔗糖基地建成,使甘蔗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科学饲养技术以及池塘养殖技术的大力推广,使牲畜和水产业得到大发展。这个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出现农、林、牧、渔多产业齐头并进的兴旺局面。199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378.18万元,其中,甘蔗545.36万元、烤烟77.18万元、畜牧业212.3万元。农业产业化发展以甘蔗种植为龙头支柱,呈现出各产业均衡发展、并驾齐驱的态势。第二阶段:1994―2001年,开始引进冬早蔬菜种植,化念糖纸总厂破产、改制时期。传统支柱产业甘蔗产业发展势头减弱,但畜牧、水产得到稳步发展。200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148.21万元,其中甘蔗161.9万元、烤烟200.66万元、畜牧业614.35万元、水产养殖27.5万元。受化念糖纸总厂破产、改制的影响,甘蔗产业受到严重打击,并逐步趋于萎缩,寻找新兴产业以取代传统甘蔗支柱产业迫在眉睫。因此,为寻找新兴产业,化念镇从外地引进冬早蔬菜种植,到1997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7.83hm2,农民增收229万元,蔬菜种植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种植、畜牧、水产业三雄并举,种植业独占鳌头时期。2020年,化念镇农业总产值16291万元,其中蔬菜7409万元、畜牧业5376万元、水产养殖650万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蔬菜产业发展迅速,甚至超过发展较为强劲的畜牧业,一跃成为当家产业。这个时期,蔬菜种植特别是番茄种植效益比较突出,撑起化念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天地。

2农业产业发展的困境

2.1农业产业发展单一,结构失衡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一是能否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信息资源,不断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二是能否保持和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三是能否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四是农业各部门能否协调发展。2020年全镇农业经济总产值为16291万元,其中:粮食产值1557万元,占总产值的9.56%;蔬菜产值7409万元,占总产值的45.48%;畜牧业产值5376万元,占总产值的33%;水产养殖产值650万元,占总产值的3.99%。分析数据不难发现,化念镇有特色的水产养殖、粮食作物在农业产业中的占比都较低,整个农业产业倾向于蔬菜种植,而且蔬菜种植主要以番茄种植为主。农民的这种趋利行为,使农业各部门各产业间发展不均衡,造成产业发展单一、内部结构失衡[1]。

2.2传统产业发展陷入困境,新兴产业难以培植

自1994年开始,化念镇为寻找新兴当家产业,从外地大量引进和发展冬早蔬菜种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蔬菜种植特别是番茄种植,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新亮点。它成功地取代了传统的甘蔗产业成为主要的支柱产业。但由于长期进行蔬菜种植特别是番茄种植,产业发展对其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挤占了其他产业发展的空间和资源,错失了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无持续发展可言。加之农民急功近利行为,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产业发展中2个极具破坏性的恶果已初现:一是农药、农膜、化肥的大量投入,造成土壤板结和土地盐碱化严重;二是由于长期种植番茄,缺乏轮作,造成病虫害日趋严重。这些问题导致传统蔬菜种植特别是番茄种植产业发展陷入困境。调查发现,目前化念镇土地盐碱化和病虫害发生严重,大部分土地难以继续种植番茄,在无法找到新兴替代产业的情况下,40%以上的农民为寻找增收途径,选择到外地租土地种植番茄。

2.3宏观引导与微观产业发展脱节

为了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促进全镇农业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化念镇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制定了农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但是,农民个体的趋利主义行为和急功近利思想,造成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思路在引导农民产业化发展中很难有现实作为,造成政府部门的宏观引导与农民个体的微观产业发展相脱节。具体表现在:政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倡导的农林牧副渔全面综合发展的方针,在农民的趋利行为下形同一纸空文,政府寻找的新兴产业在一时难以成为增收亮点的情况下,被农民的实惠主义抛弃。长此以往,政府的宏观引导与产业个体趋利主义间的矛盾,使化念镇农业产业陷入发展瓶颈,而为此买单的最终还是农民。

2.4市场发育不完善,风险抵御能力降低

市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是难于撼动的。只有健康、完善的市场体系,农业产业才能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目前,化念镇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产业―――蔬菜种植产业,其市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蔬菜产销的无形市场;二是传统意义上的有形市场,即集贸市场。无形市场是化念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它的市场主体一端是外地营销商和本地营销商,另一端是农民和种植户。农产品销售和流通方式也极为简单,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由外地营销商直接收购,或者经由本地营销商收购后再运输至外地销售;而生产出的农产品通过有形市场,即集贸市场销售量极小,有形市场不是其主要销售渠道。从化念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市场主体看,产销方式极其单一,市场发育不完善。这种不完善的市场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许多弊端:一是市场营销主体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者,以及农民个体缺乏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可能会出现营销商压级压价谋取暴利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实际收入和积极性;二是缺乏有效的维权机制,农产品随行就市,农民增收难以保障,风险抵御能力降低,以致影响农业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

3产业化发展对策

化念镇农业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热区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综合考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植力度,平衡山区、坝区产业发展,兼顾工业、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3.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2020年,在化念镇农业总产值中,除蔬菜产值占比较大外,畜牧业占比也较高,达到了33%,而水产养殖、水果产值占比较低。化念镇畜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猪、牛、羊、鸡、鹅、鸭养殖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水产养殖特别是特种水产养殖,虽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大,但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觑;水果产业虽然近几年受番茄大规模种植发展的影响,在农业产值中比重不到1%,但它可以利用热区资源气候优势,进行西瓜、芒果、菠萝、香蕉、柑橘等种植,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化念镇农业产业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生态效益。有关部门应积极调整当前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推行农林牧副渔多产业并举、平衡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3.2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

目前,化念镇农业产业发展高度依赖于传统番茄种植,由于没有培植完善的新兴产业,一旦番茄种植出现问题,农业产业链就可能完全断裂,势必影响全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在提升传统蔬菜种植水平,大力推进畜牧、水产养殖、温带水果种植的同时,应积极培植、寻找新兴产业,通过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首先,对蔬菜特别是番茄种植,在目前土地盐碱化和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水旱轮作等有效措施改良现有土地,使土地重新焕发活力,保障番茄种植效益;其次,对现有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大力引进推广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种,或者将现有茄科类蔬菜改换成叶类蔬菜种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和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最后,必要时积极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通过收入反哺,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3]。

3.3完善产业发展市场主体,不断降低经营风险

大数据和网络化时代,培育完善的农业产业市场,就是最大限度地引入形成市场主体的各个参与者,达到相互连接的目的,以保障市场经营主体间信息畅通、物流畅通,降低市场对经营者造成的风险影响。结合化念镇具体实际,要培育完善的市场经营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市场+大数据网络销售平台+农户”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链条的两端是市场和农户,中间少了第三方销售环节,农户可通过网络销售平台直接面对市场。二是“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公司面对市场,负责农产品的销售,基地负责对农户进行生产经营指导,负责与公司对接,保障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三是“市场+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合作社以吸收农民入股的方式,发动农民生产种植,生产出的农产品由合作社对接销售公司投放市场。四是“市场+冷库+农户”模式。通过冷库建设,在本地建设大规模的农产品商品集散基地,农产品通过冷库储藏,吸引外地批发零售商订货,然后直接面对各地市场。上述4种模式,要结合化念镇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不能采用单一模式,而是要复合多种市场销售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

3.4摆脱农业产业化发展困境,引导其向二、三产业转移

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集约化经营可使区域经济范围内的资金、劳力、技术、土地等资源优化组合,并运用现代经营管理技术和规模化经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化念镇耕地资源有限,目前除少数土地由外地商家和本地种植大户经营外,大部分都集中在广大农户手中,生产要素零散,无法达到现代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要求。然而,化念镇要摆脱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最根本的出路是要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具体做法是:结合化念镇产业发展实际,以招商引资方式从外地引进大型现代农业经营集团企业,或者本地集团化农业经营公司,通过动员广大农民土地流转或者土地投资入股的方式,把土地集中在农业集团化经营者手中,进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4],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的大量农民,可从2个方面进行就业分流:一是直接吸收为产业工人;二是政府出台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性产业扶持措施,积极引导其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样一来,农业产业不仅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式得到空前发展,农民除了在土地流转和投资入股中获得红利外,而且还会从二、三产业的经营中得到收入,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扬.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18(10):25-26.

[2]李卜生.云南省蔬菜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5):371-373.

[3]胡彦辉.宜良县马街镇蔬菜基地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6(22):100-101.

[4]郑文华,陈晓.面向市场推进蔬菜科技产业化[J].河南农业科学,2000,29(4):33-34.

陈佳清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