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农业产业发展途径研究
摘要: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的技术也不断在进步。新时期,为了能够扩大农业产业生产,从产业结构调整来促进农业产值增长,从而推动我国粮食农业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创造更大的利益。
关键词:新时期;粮食;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但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还能够解决我国居民生活状况,也是拉近乡镇与城市经济差距的最佳方法。粮食农业产业包括粮食的生产、粮食的加工、粮食的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的行业比较多,让农业产业发展起来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在新时期,借助于科技的发展,政策的支持,开展现代化的粮食农业产业生产,是农业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之举。
1相关理论
1.1产业结构
所谓农业,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大农业,其中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而是在大农业下属的农业,我们称之为小农业,单纯指种植业。文章讨论的为粮食农业,即为小农业,只单纯的指种植业。然而种植业又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横向为粮食农业产业的类别种类,其中包括谷物、蔬菜、油类、水果等,纵向为生产加工的过程,如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所以说农业产业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包含的种类繁多,涉及到的环节丰富,每个企业在整个农业产业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农业产值
农业产值是衡量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准,农业产值以货币的形式真实的反映了某一地区一定时间内粮食的总产量以及粮食在市场中的价值。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国家生存的关键,对社会的发展有指引性的作用。通过农业产值,我们能够估计出我国在国际上的市场地位,更能发现某一地区的经济状况。俗话说“无农不稳,无粮则慌”,农业是我国发展的基石,也是带动各行各业经济的关键。
2新时期粮食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产品质量、种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现在我国的粮食农业已经解决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问题,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的已不再仅仅是温饱问题,更多的是要求产品的质量。但是由于农村生产能力有限,加工手段低端,导致走向市场的农产品呈现出质量差的现象,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除此之外,随着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立志于生产更多的产品,农民开始扩大生产范围,大面积开垦,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也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包括农药及添加剂的使用,对农产品质量都有很大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不再追求廉价的产品,可是提高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标准,尤其是对一些出口农产品,很多达不到标准,导致产品过剩,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困难。农产品种类单一的问题也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暴露了出来,由于生产手段单一,思想固化,导致产品类别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2.2农业产业化程度差
目前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还比较差,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产业聚集化程度低,农产品经销商布局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经销商单一经营,服务水平差,且面对风险缺少化解和承担的能力。只有农业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才能够有足够的资本对抗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单一的经销商不但自身能力差,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且没有发展潜质,缺少流动资金,不利于产业提升,更无法跟随时展。造成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的原因有,国家政策导向影响,目前国家对农业产业的干预不够,尤其是在政策扶持方面,没有将投资资金下发到农村去;农村现代化建设做的不好,现在来看,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仍旧比较大,导致农村的科技发展跟不上时代,生产出的产品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高校对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较少,使得农业产业化发展缺少人才支撑,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2.3农村科技文化水平低
我国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农村,而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十四岁以上的农民,他们缺乏先进的思想,对现代科技的了解程度不够,且思想保守,不愿改变。在农村,每个地区的农产品种植基本都是一到两种,农民的跟风心理比较强烈,因此导致农产品的种类比较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另外,由于农村发展受限,很多先进的生产手段无法传播到农村去,也无法被农民使用,很多农民居于现状,不愿意接受新的技术,导致农业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现代化的发展,让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不断变化,农村的发展问题使得农民无法感知市场的变化,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导致农民在这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4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目前农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足,现代的农业产业虽然都是各家各户,采用土地承包制,但是对于整体产业来说,规模比较小,单位成本高,使得盈利困难。农民土地有限,引入先进的设备、技术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呈现的价值却有限,这也是先进技术无法走进农村的原因。除此之外,规模小也不利于承担风险,农业是农村的唯一产业,是农民生活的保障,一旦由于自然环境问题造成农业损失,农民缺少应对手段。农业产业缺少结构化,使得整个体系中的配置得不到合理的应用,劳动力不能得到合理支配,对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也无法得到接力的利用,使得农业产业无法得到发展。
3新时期粮食农业产业发展途径研究
3.1调整粮食农业产业结构角度
3.1.1扩大产品种类,发展特色产品农业发展应该在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产品种类,发展当地特色产品。现在的局面为产品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且没有地方特色产品,无法打造地方品牌。农业发展应该控制土地规模的同时,扩大生产力度,合理开垦土地,保证土地的质量,培育品质优良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大增加,为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农业产业应该立志于发展品质优良的特色产品。特色产品一方面能够吸引客户的喜爱,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当地的特色,招牌产品,能够为地方赢得更多投资。
3.1.2提升农业产业质量与效益由于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农村应该重视产品质量问题。一方面从生产做起,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引入现代化设备,进行科学生产。另一方面避免为了追求利益而进行的催熟处理,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为了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对质量的重视,扩大市场宣传,减少绿色壁垒的出现。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安排监管部门,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避免不健康产品流入市场,形成监管小组,定期对地方的生产进行检查,出具监管文件,对生产严加管理。
3.1.3培养先进人才,实行先进技术为了能够正确调整产品结构,首先对农业产业人才进行培养,从高校做起,加大对农业专业学生的招生,提高农业专业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先进的农业产业人才。其次,要将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避免理论过强,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薄弱,所学无法得到应用。高校最好能够加强与农村合作社的合作,进行交流学习。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一方面能够给农村合作社带去先进的人才与技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在农村很多先进的技术引入不进来,主要是因为农民的思想意识薄弱,还有农民对先进技术要领无法掌握的原因。大学生下乡进行培训,能够提高农民的创新意识,并将先进的技术传授给当地的农民,让科技发挥出重要作用。
3.1.4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单位成本效益扩大生产规模,能够提高农业产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加强农业产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共赢模式,能够帮助农民获得更大效益。由于现在的农业规模小,先进科技、设备的引入会浪费大量的资金成本,且成本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导致农村农业发展固步就封,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能够加大投资力度,形成现代化生产,各方联动,降低单位成本,提高整体效益。另外,单一的农业产业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资本有限,一方面是因为产品单一,无法分散风险。扩大生产规模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扩大自身生产规模,将更多的土地归为一起生产,降低单位成本。二是有合作社共同管理,这种方式不但能够降低单位成本,还能够丰富产品种类,分散潜在风险,从而提高单位成本效益。
3.2优化粮食农业产业结构角度
3.2.1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大规模扩大生产在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基础上进行优化,首先就是投资问题,由政府牵头做好投资,加大资金投放,能够帮助农业产业扩大生产,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是人们生活的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大力发展第一产业是社会生存的关键。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保证农业产品持续生产,保证国家有充实的粮食储备,避免疫情发生造成社会混乱。另外,政府投资力度加大,还能够为农业产业带来更多的合作,包括一些政策的支持,扩大农业产业的影响范围。通过资金拨款,农业生产可以存在于任何季节,政府政策支持,农业生产可以采用大棚进行,保证市场季节性的需求。生产规模扩大,避免了物资稀缺导致的恶性价格战,影响社会平衡。
3.2.2进行标准化管理,形成品牌效益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一大原因,对农业产业进行标准化管理,形成品牌效应,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问题。现在的农业生产都由当地农民独立进行,缺少标准化管理,农民安全意识薄弱,导致产品质量无法达到市场需求。通过建立标准化管理,品牌统一制定规则,能够提高农民的意识,而且也能够有效的控制不合规的产品进入市场,造成市场产品整体质量参差不齐。除此之外,品牌效应还能够帮助农业产业扩大宣传,品牌是质量的保证,现在的很多行业都在追随品牌效应,因为品牌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可观的。农业产业也应该打造自己的品牌效应,通过品牌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为农业带来效益。
3.2.3集合生产力,打造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能够在农业产业发展中起到带头的作用,洞悉市场的动向,从而带动农业的发展。为了农业产业的长期发展,应该加强对具有潜力的企业进行培养,扩大资金投入,帮助、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尤其是国家级的重点企业。对于整个农业产业生产过程要进行延伸,尤其加强对加工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栽培,通过特色服务,打造品牌效应,集合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整个流程的流畅性。龙头企业有助于农业的创新技术发展,更有利于建立专业团队进行科研工作,使得农业发展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提高产品的质量,打破绿色壁垒,让我国农产品走向世界。另外还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和周边企业进行共同发展,创造社会价值。
3.2.4推行创新化生产,提高服务质量农业创新发展不仅仅靠地方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引起国家的重视,包括推行创新政策机制,建立农业创新示范区,加强人才建设,创建专业的团队等。对于一些具有特色和潜力的地区,可以建立示范基地,成立科研机构,在基地进行创新研究,利用好区域优势,打造品质产品,提高优质产品的价值。创新化生产出了先进科技的研究,还包括对科技的引用,例如,现在的互联网络,农业产业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营销宣传,从而实现现代化的服务。创新化生产需要人力、财力的投资,可以加大合作社建设,通过组织农业行业协会,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实现信息流动,提高创新思维的传递,从而改善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服务的质量,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4结语
新时期科技、技术的发展,给农业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了能够保证农业产业的更好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农业产业应该从产业结构入手,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特色产品,形成品牌效应。从优化产品结构整合所有资源,集中生产力,实行标准化管理,加大投资进行创新发展。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带领农业产业走向国际,实现我国经济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婷.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中国林业发展趋势-评《中国林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报告》[J].西部林业科学,2019,48(06):1-2.
[2]胡雪莲.基于精准扶贫经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思考[J].农村实用技术,2018,22(11):1-2.
[3]蔡鸿毅,王国刚,六合光.推进农林牧渔结合发展重在找准利益结合点-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展望,2017,13(6):53-58.
[4]陈江涛,张巧惠,吕建秋.中国省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2):205-231.
[5]陈琪,杨再洁,李奇峰.京津冀玉米比较优势时空分布特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58(35):4-8.
[6]陈新风,赵平利,赵子光.供给侧改革:中西方经济学比较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5):283-284.
[7]陈彦光.城市与区域产业发展分析的增长商测度[J].人文地理,2017,32(4):86-94.
作者:周丽娇 单位: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