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产业论文 > 农业产业园规划研究

农业产业园规划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13 09:32:00人气:389

【摘要】在阐述田园综合体、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国内典型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农业”、“生态+科技”、“产业+田园”3种新业态,深入探究了田园综合体下的循环农业产业园的设计思路和具体路径。本文以绵阳市安州区产业园为例,进行了田园综合体种养业综合性规划设计,通过实践解决农业园规划设计新的难点和问题。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

1田园综合体及循环农业

1.1田园综合体的概念

田园综合体是国家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提出的新概念,写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1]。”

1.2循环农业的概念及模式对比

循环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遵循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可控化(Regulate)的4R原则,并利用生物、环境间的互相关联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信息及资源的有效转换,最终建立整体经济社会的循环经济模式,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统一”[2]。构建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是在乡村的基础上,突破单线农业模式,将以农民受益,城乡资源要素融合,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空间为基础,创造舒适、宜居,满足旅游体验的景观空间。

2田园综合体种养业规划设计

2.1项目概述

民主村处于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是安州区与北川新县城之间的唯一城镇。用地面积为175.7hm2,水域及其他用地面积为171.5hm2。基地外,一座“八一水库”,农业总产值1.9亿元。

2.2总体规划

根据地形条件,将基地划分为四个汇水区域,规划创新性提出“旅游+农业”、“生态+科技”、“产业+田园”3种新业态,规划结构为“一心一环三轴五片区”,“一心”即服务中心―酒店、“一环”即道路环道、“三轴”即三条道路轴线、五区”指种植、育苗、休闲服务、游乐和养殖。园区的建成将为全区田园综合体种养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1)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旅游+农业”模式是将水果、蔬菜种植成为不规则图案,增进园区乐趣。园区依托农业种植,建立科普画廊、小讲堂、DIY活动。“生态+科技”模式是将结合“南果北种、南花北移”的理念,让人们在当地可以观赏世界各地的花卉,品尝世界各地的瓜果。“产业+田园”模式是在园区建立旅游观光酒店,与周边农业景观相结合,给游客提供“吃、住、行”全方面服务。2)旅游产品分区。由于基地内部高程不同,地形地貌高低起伏,顺应地形随形就势,主要道路平面呈曲线。规划主要道路与支路的交点作为景观节点打造,将旅游产品分为6大板块.

2.3分区规划

打造涵盖“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以高新技术为契机,以生态休闲为原则,最终形成“民生、生态、经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新业态。

2.3.1种猪场

种猪场功能区规划应将出产区、生活区和办公区分隔开。合理规划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并将污染源设立在下风向,同时考虑猪舍建筑相关因素:如隔热性、采光性、防疫卫生等。

2.3.2经果种植区

经济农作物、果蔬栽培区,并以3.3hm2为基数因地制宜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3.3-4.6hm2的用于种植的独立地块,每个地块内设500m²农家小院一幢,同时,在此基础上增添其它服务功能,打造集旅游观光、农业生产、生态循环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2.3.3苗圃种植区

根据地形进行布置,占地面积最大的炼苗区,处中心位置,用道路分隔,便于抵达;其余几个区域围绕布置,管理区位于北部,靠近主路,交通便利;自控温室处在南部,而育苗区则位于西部。

2.3.4酒店接待服务区

项目整体分为景观广场、酒店公共区域和花田景观区。根据现有地形进行布局,整体呈由西向东向,地块附有大片花田绿地。

2.3.5游乐园

主要建设内容分为儿童游乐区、成人游乐区、游泳池、休闲运动区等。根据现有地形进行功能布局,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方,根据地形优势设计一些需要高差的设施,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方设置休闲设施,依据原有水塘设计游泳池及儿童水上乐园,减少工程造价。

3结论

本项目通过案例研究,同时结合项目区位条件分析、政策分析、基地现状分析,在“旅游+农业”、“生态+科技”、“产业+田园”3种新业态上,更深入的进行田园综合体种养业规划设计。同时,要达到田园综合体的要求和目标,解决现阶段“三农”问题,还必须找到农民的诉求点,尊重意愿、参与规划,深度挖掘农业产业链价值,注入科技元素,促进资源化利用,建设真正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三生融合”的田园综合体。

参考文献

[1]史云,杨相合,谢海英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实现形式――田园综合体[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4):320-326.

[2]何琼,杨敏丽.基于国外循环农业理念对发展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经济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7(2):21-25.

作者:廖志学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