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的城市景观规划探究
【摘要】城市景观规划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使城市景观功能和结构更加完善,进而使城市景观获得可持续发展。将生态学引入景观学,便形成了一门新兴的景观生态学,并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且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规划中。论文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生态城市的特点出发,对城市生态景观的规划进行研究分析,以促进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规划;研究
1引言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生态学迅速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在生态学理念的冲击下,城市景观结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成为城市规划最核心的研究内容。社会学、经济学、规划学以及地理学是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脉络,到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逐渐被引入城市景观规划中,使传统的城市景观规划方法和理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城市景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多。
2景观生态学概述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依据是生态学理论,通过对景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其对人类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并以生态学和地理学作为研究基础,对整个景观对象进行研究,进而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使城市景观与生态学的理念相符。对生态学而言,景观生态学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生态景观”也由此诞生,其对景观的生态效益比较重视,倡导使用绿色景观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善。
3生态城市的特点
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有5个特点:(1)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之前人类的活动都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为目标,忽视了人类自身的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就是要使城市环境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进化的需求,使城市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富有生机和活力,充满人情味,同时使城市群体互帮互助。在生态城市中,文化是最重要的功能,生态城市的灵魂就是文化魅力和文化个性。和谐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2)高效性。现代城市的运行不但能耗高,而且不能实现循环。高效性就是要使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实现多层次的对物质和能量的分级利用,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同时,促使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3)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要兼顾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发展和环境在现代和后代得到公平的满足,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弃长远利益于不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的短暂繁荣,要确保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4)整体性。对于生态城市而言,其不仅强调环境的优美和城市自身的繁荣,还要兼顾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的整体效益。一方面强调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重视,另一方面更加重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生态城市的整体性讲究的是在整体协调中谋求城市的发展。(5)区域性。作为城乡统一体,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区域,其以区域平衡为基础建立,并且城市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平衡协调的区域是平衡协调生态城市存在的基础。因此,城市之间要对技术和资源进行共享,进而形成一个互惠共生的系统,实现区域平衡[1]。
4城市生态景观的规划研究
从方法论的层面来讲,所谓城市生态景观,就是科学合理地整合规划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环境,这种整合实际上是一种再创造,其主要是以整体和生态设计观念为基础。对现有结构的把握并进行改良是整合思想的核心,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想殊途同归。城市生态景观以整合理念为基础,其最终目标是使城市景观结构和功能得到完善,使城市环境质量得以提高,使城市景观实现可持续发展[2]。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如下。
4.1地方性
要保证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与地方相适宜,应对当地的居民和传统文化进行综合考量,从中获得启发,其规划设计要保持人和地的关系。职业设计师无法凭空创造良好的景观,对过去的遗留进行保留是富有含义环境创造的最好选择。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景观规划要求对城市生态生态环境、自然环境进行改善,进而提升城市的品味。同时要尊重自然,对自然风貌进行保护和充分利用,尤其是山体和水体的保护,例如,河南漯河市沙澧河风景区,沙河与澧河是漯河市的母亲河,积淀了厚重的农耕文化、航运文化及酒文化,在此基础上打造各种主题公园,其规划建设主要依托沙河和澧河两大水系进行休闲、文化、风景和生态长廊的打造。
4.2对自然资本进行保护与节约
注重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并节约利用,是人类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并不是无穷尽的,所以应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使用,而不能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因此,对资源进行保护,尽量减少能源的使用,是生态设计所积极主张的方式,并改造再利用原有的资源。对废弃的土地、原有的材料,如砖石、土壤等进行利用,使其在新功能中得以继续服务,这样能使资源的消耗大大减少。规划师在规划沙澧河风景区时,并没有彻底改变沙澧河的面貌,而是依托原有的水体、植物,设计了开放的主题长廊,一方面保留了沙澧河的自然风貌,另一方面进行了新的改造和设计,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要,并拉近其与现代人的距离。通过加和减的设计,对原有形式进行修饰,使其产生新的形式。通过改良和修饰,不但使原有风貌再现,而且使现代人的需求得到满足。
4.3让自然做功
生态系统可以提供各种条件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它生生不息地运行着,其中包括空气与水的净化,调节局部气候,使物种的多样性得以维持,降低自然灾害以及通过美感启迪人的智慧等。生物的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高效和健康得以维持,因此,成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
5结语
对于社会的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是不可避免的,而由此对城市景观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重视城市景观质量,走生态之路,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作为指导思想,在规划中融入生态理念,在保持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维护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咏红,陈雅琳,付泽强,等.基于现代田园城市的成都市景观格局优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6):206-207.
【2】李永春,梅雪.基于生态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市新区空间规划―――以泉州市东海新区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3):116-117.
李莹莹 张林楠 刘栓振 漯河市沙澧河建设管理委员会规划部 河南大学 漯河市城乡规划局源汇分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