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产业论文 > 农产业集群SWOT分析法

农产业集群SWOT分析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25 05:19:00人气:422

1连云港市农业产业集群SWOT分析

1.1优势

1.1.1区位优势。连云港市区位得天独厚,战略地位重要,南临长三角,北接环渤海,通过陇海铁路连接大西部。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市是东陇海经济带的东大门和对外开放窗口,又是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2大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优越的区位特征有利于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对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沿海与长三角区域经济潜在的“增长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连云港河海相通、港路相接、海陆空相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目前连云港市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必将推动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1.1.2经济优势。据连云港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连云港市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实现GDP941.13亿元。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8.07万hm2,粮食总产达334.50万t;油料播种面积2.65万hm2,总产量11.46万t;棉花播种面积0.30万hm2,总产量3747t;新增造林面积1.46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19.7%;花卉苗木累计总面积达到1.11万hm2。渔业生产全年水产品产量达58万t,海水放养面积达3.80万hm2,全市淡水放养面积2.90万hm2。全市新增高效农业2.77万hm2,新建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50个,9个国家级高产万亩示范区。全市有规模养殖场(户)1.2万多个,蔬菜等检测合格率95.7%以上,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9个、无公害品牌50个、绿色食品品牌8个、有机食品2个,新建6个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项目,2个省级名牌农产品。农业资源开发全年改造中低产田1.05万hm2,发展项目57个,完成总投资2.49亿元。全市新增6大类28种规格型号机具16358台(套),农机总动力达357.84万kW。农村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完成投资达10.4亿元。

1.1.3资源优势。

(1)海洋资源优势。连云港市拥有8.60万hm2沿海滩涂,26.67万hm2可开发浅海水域,可进行海水育苗、浅海深海养殖,形成海产品加工一条龙产业链。(2)港口资源优势明显。连云港市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运输时间省、成本低。港口年吞吐量将突破7000万t,冲刺8000万t,集装箱运量将突破130万标箱。2010年,连云港港将建成亿吨大港,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便利条件。

(3)能源优势凸显。连云港市新海发电公司2台33万kW热电机组并网发电,田湾核电站2台106万kW机组即将投入运行,核电二期工程及风力发电、抽水蓄能电站等其他新能源项目正在积极争取,可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1.1.4产业优势。连云港市农业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截至2009年,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6家、市级龙头企业151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方面,有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2家。已形成了东海县的鲜切花、赣榆县的现代渔业养殖、灌云县的芦蒿、灌南县的菇类等特色产业。

1.2劣势

1.2.1人均农业用地较少。2009年连云港市农业用地5224.92km2,农业人口401.95万,农业人口平均用地为13km2/万人。根据江苏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2010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2009年江苏省农业用地745.6万hm2,农业人口为5133.84万,农业人口平均用地为14.52km2/万人。连云港市人均农业用地略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土地资源缺乏势必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约束,因此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1.2.2水资源相对缺乏。据2009年连云港市水资料公报,连云港市2009年总人口490.64万,水域面积为481.00km2,占全市总面积6.4%。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767.2mm,折算降水总量57.5亿m3,比多年平均值906.5mm(1956~2009年系列)偏小15.4%,属于偏枯水年份。200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4.04亿m3,相当于年径流深187.2mm,比2008年地表水资源量28.67亿m3少14.63亿m3。2009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9.13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4.04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5.09亿m3,地下水资源量是指矿化度M≤2g/L可利用量。2009年连云港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89.9m3,与我国人均占有量2700m3[2]相比,水资源相对缺乏。

1.2.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目前,连云港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乡村劳动力资源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信息化水平低等方面。2009年乡村劳动力资源为173.81万,占全市总人口比例为0.35%,相对较低;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5.67%,农村劳动力培训人数仅8.31万;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市级农业科学院1家,地方高校4所,农业产业的领军人物缺乏,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5%,科技成果较少;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虽有起色,但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缺乏农业信息化方面的人才,严重地束缚了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1.3机遇

1.3.1国家政策机遇。1996年,国家科学发展计划1996(165号)文中关于培训农村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星火计划拉开了我国惠农政策的序幕;2002年,中共十六大制定了“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提出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2005年,国务院总理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目标;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提供有力的保障。“三农”问题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果农民的温饱和小康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现代化建设。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重视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宏伟战略目标。

1.3.2社会发展机遇。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以连云港市为龙头的江苏省沿海开发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将会从政策等多方面对连云港市给予支持。江苏省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中,连云港市计划总投资4672亿元。沿海大开发为连云港市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连云港市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推动农业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1.4威胁

1.4.1理念因素。农业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国际非关税贸易壁垒等风险,但其威胁程度低于农民轻农、弃农的思想理念风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得不到发展,从经济学上,会成为我们国家产业发展的一块“短板”;从政治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目前,城乡差距还在不断加大。2000~2009年连云港市城乡人均收入。,2000~2009年连云港市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9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势必导致轻农、弃农的思想的产生。

1.4.2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秸秆的焚烧、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等方面。目前,农村许多地方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居住环境恶化。特别是夏季小麦收割以后,很多农民对小麦秸秆进行焚烧,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严重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引起的各种污染物以低浓度、大范围的形式缓慢地在土壤圈内运动并从土壤圈内向水圈扩散,给环境特别是水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3]。可以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给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2连云港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2.1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2009年连云港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6家,市级龙头企业151家。主要有海产品养殖加工销售集群、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牧业产业集群、粮食加工产业集群、蔬菜类加工产业集群、木业产业集群等。这6大类产业集群对连云港市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实现农业产业的跨跃式发展,首先应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划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第二,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利益共同体经营模式,减少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风险;第三,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如以国家级龙头企业江苏榆城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海产品养殖加工集群,以雨润食品为代表的食品产业集群等,形成较强的产业聚积能力;进行龙头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品牌意识,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

2.2做强现代化农业示范产业园区

目前,连云港市现代化农业示范产业园区有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2家。主要有江苏省灌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江苏省赣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江苏省东海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等。目前,农业产业园区初具规模,但其示范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以领引高效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积极申报国家农业产业项目,或利用民营资本、外资等合资或股份经营模式,争取充足的资金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二是充分优化示范园区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化集中,规模化经营,以使资金的投入产出达到预期较高的收益,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发挥农业产业人才的聪明才智,打造低耗、高产、高效的农业示范产业园区;三是充分发挥园区的载体示范带动作用,使农业产业示范产业园区优势得以行之有效地推广和应用,从而实现现代化农业示范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2.3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农业特色产业既能开发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产品,又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特色产业对提高农业产业的竟争力,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赣榆县依山傍海,62.5km的黄金海岸,7000km2的海州湾渔场为海产品育苗、养殖、加工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重点发展墩尚泥鳅、罗阳渔业、宋庄对虾等特色产业;东海县是全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重点发展双店鲜切花、黄川草莓、石梁河葡萄、桃林西葫芦、李埝樱桃等特色产业;灌云县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县,芦蒿生产基地县,在做大做强芦蒿重要特色产业的同时,可以大力发展豆参养殖、杨集苔蒜、王圩西瓜、伊山紫苏等产业;灌南县肥水沃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有“蘑菇之乡”的美誉,特色产业应重点发展百禄香菇、三口白玉茹、花园黑木耳等。

2.4做好现代农业物流产业

充分利用连云港市区位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优势,打造农业物流产业。以农业龙头企业无缘食品为物流产业龙头,以连云港苏鲁海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为载体,做好冷藏物流、畜牧开发、海产品加工、国际贸易等农业产业发展,扩大综合性加工流通功能。通过东陇海经济带的东大门和对外开放窗口,吸引陇海中西部区域的农产品在连云港市外包,通过连云港海运出口。现代农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势必对连云港市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5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目前,连云港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能适应农业科技的发展,无法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等。因此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对提高连云港市农业产业科技水平,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化和现代化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吸引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农业技术专家、农业信息化方面的人才;二是要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良好的机制有利于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三是要建设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使政府与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市场之间信息对接,促进当地农业向深层次发展[5];四是要加强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与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之间紧密的合作,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平台。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开创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局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