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工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组织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实践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实践教学;优化;工科院校
一、环境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联系不够紧密,缺乏设计性和探究性的实习内容,很难实现不同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和创新。另外,由于实践教学周期短,教学模式也相对较单一,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来完成教学大纲中的实践内容,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导致其在实践过程中没有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和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2.教学质量检验标准不能客观地对学生的成绩做出评定。目前,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局限于实习报告上的等级评定或分数量化,在实践过程中都是以分组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内容的,这样同组内部分学生存在互相抄袭从而过关的可能性。
二、环境生态学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优化
1.增加城市生态监测实践环节,丰富实习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增进学生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对城市环境的感性认识、发现城市环境中不合理的地方并提出改进建议,需将环境生态学实践内容与《城市环境学》和《环境污染生态学》相结合。除以前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查和认识外,还增加了生物修复技术(湿地生态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城市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布设相关的实习内容。通过实地考察西安哄惫沂毓肮δ苄陨兀寡纠斫馐氐纳δ芗岸猿鞘谢肪车姆窆δ埽约叭斯な鼐换宓幕恚煌ü档乜疾旌撼呛壹端帘3挚萍际痉对埃寡私馑亮魇У睦嘈鸵约岸陨肪车挠跋欤攵猿鞘猩低车奶卣髂芄惶岢鲇姓攵孕缘乃帘3址乐未胧┘捌洳忌璺绞健2.加强学生实践主动性、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同样它的解决也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问题[3]。环境生态学实习中的野外实习目前主要是在安康市宁陕县秦岭火地塘试验林场、祥裕国家森林公园、淳化县仲山森林公园完成的。野外实习内容与《环境土壤学》《自然地理学》相联系,突出生态实习的综合性。对土壤剖面的观测,使学生了解植物与土壤的关系,以及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认识植被的蓄水保土的原理;对秦岭不同海拔高度的垂直地带性植物认识自然地理中的垂直带谱分布规律。在实习之前,要求每位同学认真学习指导书,分组并制订出详细的实习方案,分工协作。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出当地草本群落样方最小面积,以及通过自己的亲自调查理解实习的目的;通过样方调查,计算出群落密度、频度、重要值,以及多样性参数;通过对不同植被群落的光照强度以及各群落不同层面光照强度,得出群落分布与光照的关系。对植物群落的观测,了解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特征,以及进一步了解垂直结构在群落生态功能中的重要性。
三、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实践组织环节,规范实践教学过程
1.实习前、中、后进行构建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环节。在实习之前、制定计划过程中采用多样式方案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城市综合性公园生态系统调查讲解完后要求学生自制调查表,格式不做具体要求,学生在查阅文献后制定出了各种各样的调查表和调查方案,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技术问题及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湿地生态系统对水体净化方面的应用实习中,让学生认识到在湿地系统中植物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此类研究方向上的兴趣,思考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何进行植物种的选择及其配置等问题。2.对实习方案和实习报告进行规范化严格要求。在实习过程中,对实习之前的方案制订要求各组同学认真细化,如对校园生态因子的测定实习内容时,对测定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要求学生提前确定好要测定目标对象的具体位置,为随后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另外,在每部分实习内容结束后要求学生立即进行数据汇总和总结。在报告书写内容上要求学生每个部分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总结和认识,对实际的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一些措施。同时,对实习报告的书写格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强调了实习报告应满足图文并茂、图纸绘制清晰、实习现场照片支撑等规范化要求。通过以上实践环节的组织化和规范化,学生以组为单位能够在实践过程前完成实习方案制定工作,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野外实习熟练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参观实习现场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问题,或者对带队老师提出的操作环节衔接问题做出正确回应。实习报告书写较规范,大部分学生实习报告中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重视对学生在实习全过程中的评价与考核。本实习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主观能动性及其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协作态度和能力、遵守纪律情况和公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习报告的撰写以及总结答辩情况等方面构成,全面综合考核学生实习成绩。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潜力,提升学生各个实践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实习”的主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立足于环境生态学实践教学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优化和重组了环境生态学实践内容,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考核方式。通过对两届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学生在环境生态学实习教学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总结与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克锋,张建恒,霍元子.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方法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8):227-228,231.
[2]杜红霞,石辉,王丽,张军.工科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J].新校园,2016,(1):42-43.
[3]石辉,杜红霞,王丽.环境科学专业中生态类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7,(4):121-125.
[4]程志鹏,穆飞虎.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7,44(10):249.
作者:杜红霞 王丽 张军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