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指出了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学理念不但能够体现出园林景观建设的美感,还可以更好地平衡景观园林中的生态关系。基于此,分析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学原理,阐述了生态学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了加强对场地现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注重本土材料的应用、以生态位理论指导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基于生物多样性考虑的植物群落配置、强化资源再生设计等运用措施,希望能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学理念;园林景观设计;生态技术;互利共生原理;物种多样性
1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往往会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生态学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生态学理念体现了环境保护的要求,顺应了人们的期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学原理
2.1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指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空间和时间上所占的位置,以及该种群与其他种群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功能关系。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生态位原理,根据不同物种的生长习性特征,进行植物的合理搭配,有效杜绝种群内或种群间产生直接竞争,进而构建稳定的种群群落结构,保证种群间能合理地利用温度、光照、养分、水分等资源,确保群落的稳定。
2.2互利共生原理
互利共生主要是指相互共生的双方,都可以从对方处获得生存上的利益。例如:刺柏属、栎属、松属、衫属、桉属中的一些种类,他们的根、叶可以分泌相克的物质,对其周围的植物生长能产生抑制的作用。部分花卉植物,例如:蔷薇科、十字花科、茄科的一些植物不能在一起种植;风信子、稠李分泌的挥发性物质、洋槐的花和树皮也可以对一些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接骨木可以分泌出对云杉根分布有利的物质;白蜡、皂荚与九里香生长在一起时,可促进彼此的生长。还有部分植物的分泌物会抑制一些植物的生长,例如:胡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醌的物质,能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在设计园林景观时,最好不要将松树与云杉、胡桃与苹果、白桦与松树等种植在一起,在建设生态园林时可利用植物间的这种关系,维护植物群落间的稳定。
2.3物种多样性原理
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越好,景观园林存在的时间就会更长久一些。所以,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设计师必须要考虑到物种的多样性问题,有效维护园林景观生态的稳定性。假如生物品种太过于单一,即便是一片生长茂盛的森林,在经历过无数次风雨洗礼后,最终也会消失。生物之间就是一个食物链条,任何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敌。换句话说,森林中树木的种类繁多,那么就会有很多种动物生存其中,它们就可以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地存活在一起。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问题。
3生态学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3.1加强对场地现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结合场地的自然风景进行建设,也就是在保护和利用现有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和改造,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使其不受破坏。根据生态系统平衡性法则,设计者首先要详细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其次有目的地进行改造和设计,以更好地保护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和现有的自然资源。可采取方法有:一是保护和利用现有的乡土资源。现有的本土植物在自然选择中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说明其具有顽强的适应能力,适宜在现有的生态环境下生长。不但如此,由于它们属于本土植物,因此管理它们的费用会是最少的,只要把它们与景观园林设计融为一体即可。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二是充分尊重本土自然演变过程。不管如何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师一定要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尊重自然演变的进程,不能只要求园林的美观而违背本土自然演变进程,这样会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对园林景观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也会产生严重影响。
3.2注重本土材料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严格遵守并坚决执行循环再生原理。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最大限度地使用本土已经存在的物种和资源,尽量对这些物质和资源进行利用和再设计,将它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设计和建造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减少对其他物质和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3.3以生态位理论指导对园林植物的选择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在选择种植植物的时候要以生态位理论作为指导,合理科学地选择植物品种以及它们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应全面考虑到各种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把互相抑制的植物种植在一起,最好选择一些具有共生关系的物种进行共同种植,还应结合景观园林中不同的土壤环境,为植物生存选择最为合适的环境。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要根据不同环境、不同物种合理配置园林中的植物品种,使这些植物充分利用园林中的营养、空间。鉴于此,设计者在选择景观园林的种植植物时,除种植本土植物以外,要因地制宜引进外来植物品种,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优势,尽量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并尽量适应不同土壤。
3.4基于生物多样性考虑的植物群落配置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丰富多样的物种,物种越多越复杂,群落的结构也就越复杂,由此构成的生态系统也就越趋于稳定。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师要结合景观园林的生态环境特点设计园林中生物群落,设计得越复杂、越稳定越好。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根据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来配置景观园林中植物群落。
3.5强化资源再生设计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尊重自然,以生态学理念作为指导方法开展园林景观设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尊重自然的角度出发进行景观设计,合理利用再生资源,促进植物更好的生长,充分保护整个植物园林的景观,打造良好的园林景观环境。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可积极引进生态技术,例如:园林废物堆肥处理、废物改造处理等,利用土壤检测技术检测有害物质,保护湿地环境,更好地推动园林景观设计合理化、科学化。目前,有些生态公园是在废弃工厂的基础上改造建成的,不但重新利用了土地资源,而且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而且绿色环保,有效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高效率用水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之一。在城市景观环境中使用再生水资源,具有诸多好处。首先,可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合理、经济的特点,顺应了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修复和循环流动;其次,从水资源的使用功能来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再生水资源,能把景观河道改为输水渠道,供给城市绿化用水等;再次,在园林景观设计者使用再生水资源可以实现水资源调节,利用娱乐性蓄水池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解决干旱期间的用水问题;最后,利用水的蒸发、流动、降水、移动和渗透状态,可有效改善水资源匮乏城市的水源涵养条件,进而实现对自然气候条件的改善和水的生态循环。所以,把城市的再生水作为城市景观水体水源,不但能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问题,还能解决城市中娱乐性水环境缺乏难题,这是实现污水再利用的最佳途径。
4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涉及的不单单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而是要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入自然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人文价值三方面的因素,使其成为一种浑然天成的状态,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设计者要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引,在充分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对自然景观进行艺术加工。另外,对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还应走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子游.探索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植物生态学应用[J].现代园艺,2017(8).
[2]钟武利.分析景观生态学与园林规划设计[J].花卉,2018(16).
[3]李璐.风景园林设计中有关茶叶生态学原理的初步思考[J].福建茶叶,2017(8).
[4]郑秋恒.论植物生态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花卉,2017(22).
[5]苏以江.生态学理论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运用与实践探析[J].低碳世界,2016(28).
[6]黄柳菁,张嘉灵,陈红锋.生态学视角下岭南古典园林植物群落的地域性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6).
作者:郭泗亭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环卫绿化管护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