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养殖技术论文 > 陆川猪的养殖技术及发展前景

陆川猪的养殖技术及发展前景 

日期:2018-08-06 09:27:40人气:576

摘要:陆川猪作为我国主要的地方优良猪种之一,科学的养殖技术可促进其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肉类食物。利用传统的养殖技术对陆川猪进行养殖,不仅效率低,而且还会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基于此,对陆川猪林下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对陆川猪养殖之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陆川猪;养殖技术;发展前景

陆川猪是我国八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不仅繁殖能力强、母性较好,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等特点,广泛的分布在广西玉林、梧州等地区。据相关部门研究,100g的陆川猪肉中含有非常多的营养素,其中包括:热量598J;蛋白质20.30g;脂肪6.20g;碳水化合物1.50g,维生素44.0μg;硫胺素0.54mg等,能够为人类正常生活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对陆川猪的养殖技术与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陆川猪养殖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

1陆川猪的养殖技术

1.1放养前的准备

1.1.1品种的选择

近年来,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对猪肉的品质具有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对猪养殖时,必须要选择优质的猪种。而与其他猪种相比,陆川猪更加喜爱粗饲料,并且,具有较强的觅食能力,同时身体强壮,病害的抗性较强,生产周期漫长。因此,从综合性的角度来说,陆川猪非常适合林下养殖。具体选择猪仔时,为了确保养殖的质量与效率,要对陆川猪仔仔细的进行检查,选择那些健壮的体重在20kg左右的猪仔。

1.1.2林地的选择

选择林地时,应根据养殖地区的自然天气情况,选择最佳的林地进行养殖。一般情况下,可选取自然林地作为养殖场所,或者是那些阔叶树木茂盛的林地,这些林地内往往存在自然的水源,并具有充足的食物。选择这样的林地不仅可以为陆川猪的成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与食物,而且还能够对资源进行重复利用。选择好林地之后,应对养殖场所周围进行调查,对污染源进行清理。同时,还要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关注林地的通风效果与卫生状况,最大程度避免林地内病毒细菌的产生,降低陆川猪病害的产生几率[1]。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还要利用丝网等工具,制作出相应的栅栏,对陆川猪进行保护,阻止林地中的野兽对陆川猪带来危害,并避免猪跑出林地后,对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影响。

1.1.3养殖计划的制定

首先,为了提高陆川猪的养殖质量,应打造出合理的驯养基地,以便于对放养的陆川猪进行集中管理,并使猪养成放养的习惯,日间猪可以自由活动,夜间主动地回到驯养基地,从而减少后续养殖工作的任务量;其次,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良好的养殖理念,不能对猪使用任何的暴力行为,如拳打脚踢等。而要对猪具有充足的耐心,并关爱猪每一个阶段的成长;最后,应根据区域内的气候情况,编制出科学的活动时间表与地点表。猪放养时,应将食物在固定的时间内,放置到制定位置上,并通过相应的口号对猪进行提示,通过长期的训练后,使猪出现条件反射,为更好的管理提供帮助[2]。

1.2养殖管理

1.2.1早期猪的驯化

由于猪群的游动性特征,再加上猪容易被美食所诱惑,若无法改变这些特性,将会对放养带来困难。所以,刚刚养殖猪仔时,必须对其进行驯化,确保猪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回到养殖基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养殖的过程中,应先圈养4~6d,投放饲料3次/d。通过圈养的方式,使猪了解附近的环境。在圈养6d之后,由养殖人员将猪赶出猪圈,让猪在驯化基地周围活动,在傍晚再次赶回猪圈,并投入1次饲料。投入饲料时,应通过相应的声音对进行配合,使猪以后听到该声音后,自动回到猪圈内。之后投入饲料时,每次只要保证猪达到了7分饱即可,以使猪在第2天能够产生饥饿感,主动出去觅食。

1.2.2病虫害防治

在林地内存在很多的昆虫,这些昆虫不仅能够直接对陆川猪的生长带来影响,而且,一些昆虫会携带一些治病细菌,间接地对猪的生长带来影响。所以,在养殖时还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首先,驱赶林地内的蚊虫,避免猪体内出现寄生虫。可以在饲料中拌入一些驱虫剂,也可以定期对猪注射相应的疫苗,同时,还要确保整个猪圈保持良好的环境;其次,对于那些出现呕吐、萎靡不振症状的猪而言,应及时向猪灌入一定量的绿豆水,或根据兽医的检查,注射相应的试剂,防止猪的死亡[3]。

1.2.3日常观察

由于林地的范围较大,猪往往会分散的不同位置,若对所有猪进行观察,往往非常困难。所以,为了确保日常观察的质量,在猪回到猪圈时,养殖人员应仔细清点猪的数量,并观察猪各方面的状态。若猪的数量不足,应立即集合养殖人员进入林中寻找,并利用相应的手段,避免该现象再次出现。而对于精神状态不佳,或者粪便出现异常的猪来说,应第一时间将其隔离出来,并聘请兽医进行检查,及时将疾病进行处理,等猪病症全部消失后,才可以放回猪群内。

1.2.4补喂饲料

陆川猪养殖到中期之后,猪的食量变大,只是通过野外觅食,往往很难符合猪的生长要求,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猪健康茁壮的成长,还要定期的补喂饲料。清晨每头猪投放600g饲料;中午每头猪投放500g饲料;晚间每头猪投放450g饲料。在补喂的饲料中,应按照14∶14∶15∶57的比例,投入豆饼、浓缩料、糠麸类与玉米[4]。

2陆川猪养殖的发展前景

2.1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陆川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加剧了整个养殖业的竞争程度,想要使陆川猪在整个养殖业内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必须要朝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养殖产业化之后,可以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更加先进的养殖理念与技术,从而提升了整个养殖管理的质量高,为猪的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产业化后,还可以将区域内的养殖资源集中起来,并合理的进行分配,使资源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减少当前养猪产业对环境带来破坏的基础上,提升猪肉的质量[5]。

2.2绿色化发展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京举行,该次会议对《环保法》进行了修订,在新的《环保法》中规定,从2018年起,猪的养殖数量在500头以上,排放的废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坏后,也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环境保护税。这一规定的增加,将会对陆川猪的养殖带来不良影响。为了将这一影响降至最低,养殖场必须要加强对污染物排放治理的重视程度,使整个猪场的排放物在规定之内,符合国家对养殖行业的要求,降低缴纳环境保护税的几率与数额。

3结语

陆川猪作为我国优质的猪种之一,良好的对其进行养殖,可以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口感更好的猪肉,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良好的陆川猪养殖技术,有效推动了该行业的发展。但针对当前社会与环境的要求,现有的陆川猪养殖技术逐渐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想要更好地对陆川猪进行养殖,必须要在产业化的基础上,达到绿色养殖的目的,只有这样,才会使养殖业、社会与环境构成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李晓平,文愈,陶卿,等.发酵木薯渣蛋白饲料对陆川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3):84.

[2]梁佳灵.大石山区野猪与广西陆川猪杂交品种的繁育及养殖方法:中国,CN105210985A[P].2016-08-27:34.

[3]伍尚泉.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20(4):15-16.

[4]黄伟红.那些与陆川猪有关的日子[J].当代广西,2015,15(2):60.

[5]黄启健.“微”风催发生态养殖“广西模式”[J].农家之友,2015,7(12):20.

廖国明 广西陆川县珊罗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