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1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要素测算
1.1农业经济发展全要素建模方式的选择
将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水平(TFPit)视为对农业经济系统进行产出(Yit)与投入(Xit)的比,则有。本文选择这一模型的目的是根据农业供应链的建设水平来度量其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将全要素生产率公式进行推导可得到:。其中Xit表示农业投入要素的集合,包括从事农业人数、耕种面积及畜牧养殖面积、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等要素[4]。
1.2农业经济发展全要素包含变量选择
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全要素(TFPit)作为产出变量,投入变量(Xit)为从事农业人数、耕种面积及畜牧养殖面积、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选择华北地区20个农业地区的各项农业投入变量来估算每一个地区的InTFPit值。假设农业经济增长函数是拓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其中Yit代表各农业地区农业经济总产值;Ait表示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中排除投入要素(X1t、X2t和X3t)以外的其他诸要素的集合;X1t表示该地区的从事农业人数;X2t表示耕种面积及畜牧养殖面积;X3t表示该地区的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α、β、γ分别对应X1t、X2t和X3t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在规模报酬不发生波动的情况下满足α+β+γ=1。则有。通过查询《中国统计年鉴》及各地区物流、经济统计数据,可以得到各地区的诸要素情况,通过专家打分制得到各地区的农业机械现代化程度,见表1。表1华北地区20个农业区域投入及农业经济产值数。
2农业供应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要素影响的实证分析
将农业供应链建议水平(GY)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变量,根据我国及华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速率的实际情况,将地区农业投入(FS)、农业结构(APV)、从事农业人员文化教育水平(HC)和城镇化程度(CTL)作为影响经济要素,也就是解释变量。根据C-D增长速率模型,解释变量GY、FS、APV、HC、CTL对被解释变量TFP单独发生影响,模型表示为:TFP=C(GY)α1(FS)α2(APV)α3(HC)α4(CTL)α5。其中C是常数,α1、α2、α3、α4、α5分别代表这5个要素的弹性系数值。对该模型取对数得到双对数模型:lnTFP=α1ln(GY)+α2ln(FS)+α3ln(APV)+α4ln(HC)+α5ln(CTL)其中FS以农业经济投入占地区总经济投入百分比表示;HC以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务农人员占总务农人员百分比表示;城镇化程度以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表示;农业供应链建设程度由相关专家打分得到;其余数据从各地区年度统计结果中得到。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见,农业供应链建设水平(GY)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TFP)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GY每提高1%,则TFP就会提高0.7655%。
3结论
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的模型证明农业供应链建设水平(GY)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TFP)的影响较为显著。农业供应链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因素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贡献。
作者:张红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