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推广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业机械的推广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是市场和农村需求相结合的重要连接点。目前,农业机械推广主要面临重视不够、人才不足以及制度体系不完善的困境。克服这些困境,加快农业机械的推广程度和推广范围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应用
1农机推广面临的现实困境
1.1对农机推广缺乏重视
重视农机推广是农业机械设备得以应用的前提。推广单位和相关推广人员对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有时不尊重市场规律,忽视了不同地域、特色产业和农业发展现状,必然会遭遇推广困境。缺乏重视表现在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不熟悉和对农业机械设备市场需求的不了解。首先,对“农机”设备的不熟悉表明其不重视农机宣传;其次,对农机市场的不熟悉,主要体现在没有具体考虑实际地域的农业发展现状,导致不能针对性地推广农机设备。综上所述,对于农机推广的忽视影响了农机推广程度和推广范围。
1.2农机推广体系尚不完善
成熟的模式或者完善的推广体系,是农机推广的必要保障。现在农机推广以个人无序的随机推广为主,没有相对客观的科学体系作为支撑。具体而言,个人随机推广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难以保证推广效率,太过依赖于人员推广技能的发挥。科学的农机推广体系更具有稳定性,有利于培养新人,为推广工作输送新鲜血液,同时可以更有效地积累经验,反思不足,在集体智慧中进一步完善,也更有利于资金的高效利用。具体而言,现阶段的农机推广体系主要表现出几个明显特征[1]:一是相关推广人员缺乏建立完善推广体系的意识;二是推广制度基础薄弱,作为推广体系基础的推广制度薄弱,必然会制约推广综合体系的形成。
1.3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现阶段,农机推广人员结构面临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推广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推广人员结构主要有以下2种构成模式。第一种结构模式,学历较高但缺乏实践经验。主要集中于80后、90后年轻人,优势是年轻、精力充沛、专业对口,大多是农业、植保、农技推广方面的研究生、本科生,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但是实践经验几乎为零。第二种结构模式,学历低但实践经验丰富,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年龄段,优势是实践经验丰富、思想境界高、工作态度好,愿意长期深入农村做机械推广和技术推广。但他们的经验大多是通过多年不断学习和自身劳动总结出来的,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趋势,如不会使用现代办公工具(电脑),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事实上,这两种模式的人员结构,都为农机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从沟通层面到技术指导层面或多或少都不利于本地区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2农机推广对策
2.1加强宣传,提高农机推广重视度
加强宣传是加大农机推广力度的重要体现,宣传的有效性直接反映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宣传主要有两方面受体:一是市场目标客户,是主要的宣传对象,是推广人员的目标人群;二是推广员自身,出于宣传效果的需要,推广员在宣传过程中对机械设备更加了解,通过反馈作用刺激了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定位到具体的农机推广过程,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2]:一是要充分应用现代化媒体,特别是报道内容涉及当地农业发展而观众流量不错的媒体;二是要发挥客户的宣传功能,形成“口碑效应”,推广单位或推广人要注意自己的产品质量,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产品问题。
2.2加强培训,提高农机推广队伍的整体素养
农机推广人员是整个推广工作的核心与灵魂。针对现阶段对员工的培养欠缺系统的职业培训、晋升配套制度等问题,需要对症下药,重视人才的作用。引入熟悉农业机械设备属性的专业性人才,引入“农机”方面具有良好培训能力的人才,引入了解市场需求的人才,以及对相应能力和知识不足的人员进行培训。总而言之,人才引入和人才培训是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努力构建一支高效的农机推广队伍。
2.3加强制度性建设,形成科学的“农机”推广体系
当前,我国农机推广工作缺乏完善的推广体系的支持,缺乏总体战略规划的指导,而且相关制度间联系不紧密,影响了农机推广效率,进而制约了农业发展。科学的农机推广体系包含人才引入制度和人才培训制度,这里不再赘述。此外,科学制度体系还应包含具体的实施制度[3],如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市场运营制度以及稳定的财政制度等。具体到细节,应从三方面进行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起草制度;二是制度需要进行相关利益人和专家的审议,确保其科学性;三是要根据实际反馈评估制度的有效性并进行微观调整。总之,通过完善农机推广体系,将会消除上文提高的推广困境,开创良好的推广局面
3结语
农机推广面临着重视不足、人才队伍素质差、制度体系建设薄弱等多方面问题。经过探讨,针对目标客户的有效宣传,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此外,加大人才队伍引进和培训力度、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解决农机推广工作中用什么人、怎样用人以及按照怎样的流程进行推广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高飞.农业机械推广中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7(9):22,24.
[2]丁志新.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北京农业,2015(34):105-106.
[3]田阡.农业机械化技术与基层合作组织的社会学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1):236-240,252.
作者:李晓萌 单位:天津市西青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