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高产养殖技术推广及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丝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社会桑蚕养殖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并且我国的植桑养蚕历史非常悠久,桑蚕养殖结构也在不断完善,使得养殖桑蚕的经济收益不断提升。但是,桑蚕在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蚕茧产量降低,蚕农收入减少,从而对桑蚕养殖产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1桑蚕养殖现状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桑蚕养殖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已经从传统的南方养殖扩大到全国范围内,并且随着各地对桑蚕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桑蚕养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农的经济收入也不断的提高。但是,虽然桑蚕养殖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养殖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2桑蚕高效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2.1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的桑蚕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更为专业的养殖人员与技术,但是目前很多的桑蚕养殖人员都是从农户养殖演变而来,所以导致养殖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较差,并且缺乏专业的养殖管理技术,因此对于桑蚕高产养殖技术掌握不足,严重的影响了桑蚕高产养殖的质量。
2.2技术辅导弱化
在进行桑蚕高产养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因为养殖人员没有专业的辅导技术规范进行指导,导致相应的技术辅导工作缺乏,从而造成了桑蚕养殖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最终使养殖产量得不到提高。
2.3养殖技术问题
目前大部分的桑蚕养殖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养殖管理体系,从而导致在桑蚕养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桑蚕养殖技术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使用,严重影响了桑蚕养殖的发展。
2.4病虫防治问题
对桑蚕养殖影响最大的就是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而每年因为蚕病造成的养殖损失可达30%左右,甚至更高,但是目前缺乏一个完善的病虫害防止体系。
3桑蚕高效养殖的技术
3.1桑树品种的选择
桑叶的质量是养好蚕的第一保证。根据当地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科学选择桑树品种。以优质为中心,突出种苗的高产、优质、高抗的特点,以叶肉厚、营养物质多、产量高、质量好为性状指标,进行新品种选育工作,目前我区主推优良桑树品种有711、选792、农桑12等。
3.2小蚕共育技术
“养好小蚕一半收”这句俗语足以证明养好小蚕是至关成败的重要环节,千百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养殖模式,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蚕病发病率、死亡率高。这样就影响了蚕桑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小蚕共育”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蚕模式。“小蚕共育”是将小蚕集中在共育室饲育至4龄起蚕第2口叶再分发给养蚕户饲养的一种分段养蚕法。共育户具有小蚕专用桑园、配备技术过硬的饲养人员及完善的消毒、控温等设备。由于小蚕集中于共育户饲养,方便蚕桑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推广适合该区域的新品种以及消毒、饲养的新方法、新技术,实现科技人员与农户技术上的无缝对接。“小蚕共育”是蚕桑产业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前提。饲养一张蚕种(12g蚁量)可节省用工8~10个,节省1/3的桑叶,节省50%以上如燃料、蚕药、蚕具等的投资,蚕病减少40%。一间20m2蚕房可集中共育小蚕30张。“小蚕共育”每张蚕种的蚕茧产量比自育小蚕的蚕茧产量增加6~8kg,增加了蚕农的收入。
3.3大鹏养蚕技术
“大鹏养蚕”是继“小蚕共育”后的又一项新技术。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一般3-5亩桑园建1只200-300平方米的大棚,一次可养5-7张蚕种,冬天可利用大棚种蔬菜、食用菌或养鸡等增加收入。1-3龄共育,4龄第2天或5龄第2天进棚均可。放蚕前地面上铺一层地膜,撒上一层石灰粉等干燥材料,4龄进棚的也可以先搭简易养蚕架饲养。5龄第2次喂桑叶后,即可条桑育。
3.4自动上簇技术
上簇环节是劳动强度大,人力集中的关键时期。用普通上簇法已不适应大鹏养蚕的要求,要重点抓好自动上簇和簇中排湿工作。蚕儿见熟前,撒一次新鲜石灰粉,改喂片叶,使蚕座平整,见熟5%时添食脱皮激素。为防止蝇蛆病发生,添食一次灭蚕蝇,熟蚕上簇前再喷体一次。
3.5蚕病的防止
蚕病是影响蚕茧质量和产量及蚕农经济收入的又一重要因素,蚕病一旦发生,轻者将使蚕农的收入下降,重者将使蚕农颗粒无收。蚕病的发生与蔓延与蚕的体质、病源及环境有密切的关联。蚕病的防治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方法。创造蚕体健康、不利于病源滋生的环境条件。
4桑蚕高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措施
4.1利用新型技术扩展养殖规模
为了更好的对桑蚕高产养殖技术进行推广,首先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养殖技术进行相应的改变,积极推广优质的桑树品种研究。
4.2调整产业布局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桑蚕养殖上形成了规模性的养殖发展,并且加强了桑蚕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力度。但是从整体的发展形势来看,目前的桑蚕养殖、加工、销售规模还是存在不足,对于先进的养殖技术的成果转化程度也没有提高,从而使养殖桑蚕的企业竞争力不强。
4.3做好科学养殖的宣传
对于农业部门来说,应该做好相关的养殖技术宣传工作,通过先进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对桑蚕高产养殖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并且根据桑蚕养殖现状对目前使用的养殖方案进行完善。还可以邀请桑蚕养殖的专家进行现场教学,将一些最新的养殖知识进行传授,真正让养殖户认识到高产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使其能够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提高桑蚕养殖的质量,为提升经济效益做出努力。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通过在桑蚕养殖过程中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给市场提供高质量的蚕丝,还能够提高桑蚕养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证,并且还能够促进桑蚕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瑞兰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农业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