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摘要随着肉羊规模化养殖群体数量和区域内养殖数量的增加,单方面采取疫病防控难度加大。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技术,加强免疫防治、饲养调控、消毒防疫、粪污处理、定期驱虫,提高羊群免疫力等技术措施能降低羊群疫病威胁的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肉羊;规模化养殖;疫病;传染病;无害化
目前,我国已发现羊的疫病有49种,其中9种为人畜共患病[1]。羊群一旦感染疫病,就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医药及人工成本增加、死淘率增加,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规模化肉羊养殖场,要采取积极预防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保障羊群安全生产,减少和防控群体发生传染性疾病。
1场址选择与建设
1)羊场一般选择在地势高且干燥,避风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交通电力方便,周边饲草料收储方便,饮水充足的地方。2)羊场应远离居民集中居住区和交通主干道500~1000m,周边没有重工工业厂区,羊场对周边水域、生态环境和地下水不构成污染[2]。3)羊舍修建要根据当地地貌特点和气象因素合理规划,羊舍利于机械投喂饲料,粪污清理,羊群周转和分群,消毒与隔离。生活区、各阶段饲养区、饲草料库房、兽医治疗室、粪污堆放处等功能要清晰,污净要分离,衔接要合理,羊舍采光通风保暖降温设施运转正常,各项技术措施要合理并执行到位。
2饲养管理
1)合理分群,按照生产功能、性别、个体大小进行合理分群饲养,繁殖母羊根据胎次分群,及时淘汰丧失生产能力的老弱病残羊只,促进羊群健康生长。饲养人员、兽医每天通过饲喂和运动观察羊群和单个羊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个体,适时给予隔离治疗,群发性疾病尽快查明病因,果断采取措施,降低生产安全隐患。2)保证采食充足,每只羊有30cm的槽位,不少于1.5m2的运动空间,避免羊只因互相争食、顶撞等导致采食量不均匀而造成的发育不良。根据生产特性每天饲喂2~4次,饲草料采取少添勤添的方法,保障每只羊都能吃饱。3)饲喂全混合日粮(TMR)饲料,保证饲料营养丰富全面,并符合不同生长阶段羊只的饲养标准要求。促进饲料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羊舍有害气体产生。4)饮水要安全,不饲喂冰冻、变质、发霉及被污染的草料,不饮冰碴水、污水和死水。保持饮水清洁干净,冬春季节水温不低于18~24℃,促进羊群正常生长和健康。5)饲喂生物有益菌类饲料,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发酵饲料,增强羊只胃肠中有益微生物数量,提高饲草料消化利用效率,增强羊群免疫力,减少粪污中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减少疾病的发生。
3防疫消毒
1)通过粪污处理和综合灭蝇,减少疾病传播。结合本场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对重点传染病施行免疫抗体检测,根据抗体效价水平制定免疫计划和复免补免措施。活羊进出场进行带羊彻底消毒,配备固定的兽医和配种人员。2)制定严格消毒计划,定期和临时消毒相结合,制定应急消毒防疫措施,人员车辆进出场区必须进行消毒。限制人员参观,人员离开后及时清理消毒,选择2~3种消毒药品交叉使用。3)每年对繁殖母羊群进行春秋两季注射和投喂驱虫药物,周转羊群入场后1周内进行驱虫,投药后7d内的粪便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4)根据当地疫情特点,强化疫病防治重点,提倡自繁自育,在新引进种羊时必须严格执行检疫和隔离程序。兽医、配种员、饲养员等长期接触羊群的人员应定期体检,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5)加强产羔母羊和羔羊的护理,母羊产后饲喂益母生化麸皮食盐汤,30min内确保羔羊吃到初乳,产房或分娩区应保暖通风良好,产后分泌物做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传播或招致野狗等对羔羊的威胁。
4粪污处理
1)养殖与环保并举,保障粪便、污水、病死羊、母羊产后物等污染物无害化处理,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人畜疾病发生,促进畜禽生产性能发挥。延伸粪肥发酵利用,增加养殖效益。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无公害养殖。严格遵守畜禽养殖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清理粪污并无害化处理,减少蚊蝇孳生场所,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卵,降低疫病风险。2)实行干清粪工艺,干清粪方法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养殖用水,而且利于粪污的净化处理,便于堆肥发酵。粪便集中堆积到贮粪场堆肥发酵,通过发酵产热杀灭病原微生物。粪便熟化还田,推广农牧结合,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循环种养模式。3)羊粪经过发酵处理,制成不同种类的复合肥料,用于农业生产。羊粪经过生物发酵,制成有机肥可以消除粪便的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粪污肥料化利用。4)羊粪经厌氧发酵生产沼气,为场区职工生活提供清洁能源,沼渣、沼液可以直接肥田,形成养殖、能源与种植紧密结合的粪便处理模式,达到粪污能源化利用。
5改善养殖场环境
1)在场区周边,建场时必须设计留足绿化面积不少于1/3,场区四周,道路两旁栽植松柏类乔灌植物,羊舍之间以密植绿篱隔离,内部通过植树造林吸收有害气体,场区绿化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吸附50%的粉尘,种草植树,可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养殖场区小气候、降低噪音作用[1]。2)种植多年生饲草,绿化闲置空地,减少地面裸露面积。车辆行驶道路全部硬化,减少尘土污染,沙尘或异常天气过后立即进行喷洒消毒。3)合理计算日粮营养与饲喂量,防止营养过剩,降低生产成本。饲料中添加酵母类等有益微生物,精粗饲料经过TMR混合,降低粉尘,改善羊舍空气质量,降低羊舍中氨气等有害气体,创造健康安全舒适的养殖环境。
6结语
肉羊规模化养殖在发挥规模效益的同时,更应兼顾个体的安全与健康,通过规范饲养管理规程、严格执行防疫消毒制度、坚持自繁自育、适度引种等技术措施,控制和降低疫病风险,从源头上严格把关,防止疫病传入和传出,增加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石丽华,邹丽萍,王俊江.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探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2):31-32.
[2]黄小洋,姜光明,管永祥.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11):185-188.
作者:李彬 杨东贵 刘丽 李岩 单位: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