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养殖技术论文 > 淡水鲨鱼人工养殖技术

淡水鲨鱼人工养殖技术 

日期:2019-10-22 12:56:29人气:1644

摘要本文介绍了淡水鲨鱼人工繁殖和高效养殖技术,综述了淡水鲨鱼人工授精、苗种培育、高效健康养殖及疾病防控技术等,以期为淡水鲨鱼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淡水鲨鱼;人工养殖;苗种培育

淡水鲨鱼(PangasiussutchiFowler),又叫巴丁鱼、虎鲨等,主要生长在东南亚,隶属于硬骨纲,鲶形目,鱼芒科,圆腹鱼芒属,目前在广东、广西、贵州、海南等省份养殖较多。该鱼病害少、耐低氧、易饲养、营养价值颇高,对饲料要求不高,生长迅速,养殖18个月即可上市,当年鱼种即可长到1.5~2.0kg,其市场价值达30元/kg,经济效益显著。且该鱼体内富含硫酸软骨素,亦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1-6]。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淡水鲨鱼的生物学特性[3]、苗种培育[7]、人工繁殖[4]、营养需求[8]、疾病防治[1]、工厂化养殖[6]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归纳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对近年来淡水鲨鱼的人工繁殖、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控等情况进行综合评述,以期为淡水鲨鱼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人工授精及苗种培育

陈秀珠[9]以地热温泉为水源,人工控温条件下对水晶巴丁鱼(淡水鲨鱼的一个品种)进行人工催产及干法授精,仔鱼出膜后在水泥池中培育,投喂丰年虫及仔虾料饲养。郭根喜等[10]在控温增氧条件下在室内水泥池中孵化水晶巴丁鱼仔鱼,孵化率达25%,出膜率达83.2%,培育成活率9.9%。陈秀珠[11]使用温泉水养殖淡水鲨鱼,从培育的亲鱼中选择雌雄比例为1∶1的10组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最终孵化率达80%,出苗率达90%。说明淡水鲨鱼人工孵化的最适宜水温为28~30℃,水温在28℃以下时孵化时间会延长,孵化率降低;而水温在30℃以上时会导致胚胎发育过快、鱼苗畸形率升高、体质变差等现象。同时,孵化期间水温波动大于4℃会对孵化率产生影响。朱永安等[12]利用天然饵料、豆饼、细鱼粉等饲喂淡水鲨鱼苗种,培育出3~5cm苗种的成活率达41.5%~57.8%。

2高效健康养殖

2.1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面积800~1000m2,水源洁净、充足,排注水方便,水深1.0~2.5m,养殖水质符合渔业标准。鱼苗放养前10d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施粪肥及绿肥培育水质,水温25~32℃,水质清新,pH7.0~8.5[13-14]。透明度35~45cm,电力配备为0.5kW增氧机20台,平均0.2hm2池塘1台,自动投饵机1台/0.67hm2,池水盐度达0.1%~0.2%。

2.2鱼苗放养及饲养管理

1)池塘单养。池塘面积1hm2左右,5月水温达25℃时,放养规格为3~5cm的鱼苗,每666.67m2放养量为5000~8000;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小虾、小鱼、米糠,每天早中晚投喂3次,09:00左右投喂日粮的30%,14:00投喂日粮的40%,18:00投喂日粮的30%,日投喂量达鱼体重的3%~5%[15]。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前进行驯食,放养鱼苗后,每次投饵前先敲击金属物体或击掌发出声音,吸引鱼苗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摄食,逐步使鱼形成条件反射,集中到固定区域抢食[14]。投饵量要根据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活动情况等“三看”原则灵活调整,不浪费,让鱼吃八分饱,保证鱼苗获得充足的营养。2)池塘混养。可与斑点叉尾t、罗非鱼、青鱼、草鱼、鲢、鳙、虾、蟹等混养,每666.67m2水面可混养规格5~10cm的淡水鲨鱼150~200尾,饲喂过程中淡水鲨鱼可充分利用水体天然饵料及其他品种鱼类饲料,不用另投饲料,混养的好处是充分利用了池塘各层的水体空间,提高了淡水鲨鱼的产量与效益。3)成鱼的饲养管理。鱼苗培育结束后,进入鱼种培育阶段,鱼种阶段放3~4尾/m3,随后进入成鱼养殖,成鱼放养2~3尾/m3。成鱼阶段主要投喂蛋白含量在28%左右的膨化料,使用投饵机投喂,每次投喂量以8成鱼吃饱为宜。淡水鲨鱼配合饲料的配方大致如下:鱼粉18%,豆粕10%,米糠15%,啤酒酵母粉7%,麦麸15%,面粉20%,次粉11%,豆油1%,复合矿物质添加剂2%,复合维生素添加剂1%。每天早、中、晚共巡塘3次,观察水色和鱼的活动,根据鱼体活动和水色变化判断水中溶氧及鱼摄食情况,如池水变白色并且鱼有浮头现象,则可能水中溶氧不足,应加入新水,如池鱼持续浮头,则马上开增氧机,如果池塘2/3的鱼都出现严重浮头,则泼洒增氧灵进行抢救[16]。每隔15d注水1次,每天早上和下午各开1次增氧机,持续2h。定期泼撒生石灰消毒池水,泼洒辣椒水防治寄生虫病。

3疾病防控

淡水鲨鱼鱼种放养时,必须使用食盐水消毒,防止小瓜虫病的传播。养殖过程中,每千克饲料添加0.3g大蒜素,防治肠炎病。

3.1小瓜虫病

病鱼皮肤上会出现很多的小白点,所以也叫白点病,病鱼受到小瓜虫的刺激,体表和鳃会分泌大量粘液,导致鱼呼吸困难,最终死亡。每年3-5月是该病的流行季节,15~25℃的水温适合小瓜虫繁殖,当水温在12℃以下或者25℃以上时,病原体死亡。防治方法:①260~300mg/L冰醋酸(乙酸)溶液浸洗鱼12min后放回鱼池,重复操作3次,1次/d。②2mg/L亚甲基蓝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达到3mg/L,保持24~36h。③24h结束后隔1d,每600m3水体用辣椒粉300g、鲜生姜600g,加水12kg,煎煮15min,取汁液全池泼洒,1次/d,连用2~4d。

3.2肠炎病

病鱼不吃饲料,行动缓慢,肛门红肿,腹部膨大,体色发黑,轻压腹部有红色血液流出,解剖后发现体液增加,肠道充血、肿大,剖开肠道发现血浓堵塞肠道,无食物,病鱼很快死亡[14]。防治方法:每千克饲料添加0.3g“大蒜素”;或添加0.2g/kg饲料“肠炎灵”;水体使用“强氯精”或“二溴海因”,每隔1d交替消毒1次。

参考文献

[1]莫瑞林,甘习军,袁宗伟.苏氏圆腹鱼芒生物学及其养殖技术[J].广西水产科技,2007(3):41-43.

[2]潘志,高飞.水晶巴丁鱼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2(2):40-41.

[3]许洪玉.淡水鲨鱼生物学特性和人工养殖技术[J].内陆水产,2006(7):28-33.

作者:陈涛 单位:南宁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