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养羊生态化养殖技术推广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生态畜牧业发展随之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良好需要多方面配合。本文从优化羊群结构、优质牧草种植、科学制造草料、强化草地资源利用、把控养殖规模、标准化饲养管理及科学制定免疫程序等方面对种草养羊畜牧生态化养殖展开讨论,为推广种草养羊畜牧生态化养殖提供技术与理论指导。
关键词:种草养羊;畜牧业;生态化养殖;推广技术
1羊群结构优化
将羊群结构进行优化能使羊群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同时管理相对简单。优化羊群结构是指羊群年龄结构要合理,在羊群中不能出现都是小羊或都是成羊的情况,小羊与成羊之间要有一定的比例,这样才可使羊群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同时,在羊群中种羊与母羊的数量也要形成一定的对比,使羊群可自行繁殖,不能依靠购买小羊来保证羊群发展,这样会大大增加成本。养羊的根本目的在于生产羊肉,羔羊出栏的最佳时间为5~9个月,此时出栏的羊肉质最鲜美,市场收益最高。与此同时,提升母羊繁殖率也是重要环节之一,繁殖母羊应占到羊群比例的70%,后备母羊选取种羊比要占60%,这样可保证整个羊群的繁殖力,其他羔羊实施育肥工作,在第二年进行宰杀,在羊群中不孕的母羊和生产死羔的母羊要及时淘汰,以免影响羊群整体繁殖[1]。随着母羊年龄的增长,繁殖机能逐渐下降,因此,要及时淘汰不能生产的母羊,一般来说,4岁的母羊就实施淘汰处理。繁殖母羊的比例应是1岁母羊留有24%,两岁母羊留有23%,3岁母羊留有22%,4岁母羊留有16%,五岁母羊留有15%。
2改善种草技术,提升草地产量
非人工草地是大自然长期更新换代的产物,像森林等相对比较复杂的生态环境极易遭受破坏,草地产量稳定性能差,同时影响生态平衡,而非人工草地产量过低不能满足人工养殖业发展需求,经过人工对此草地进行整改,草地质量至产量有较大提升,可以满足羊群养殖需求。在不同区域,适宜种草的种类也不尽相同,而且,牧草品种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人工草地种植过程中,可选取多种牧草种类进行混合种植,这样可在有效面积中种植更多牧草,营养也更加丰富、均匀,能有效提升羊群繁殖率,在进行播种期间,可用点播、撒播、条播等播种方式,对播种距离要具有一定掌握,播种时间要适宜,有效掌握施肥要领、科学合理化排灌、使牧草健康生长,防止病虫危害[2]。
3科学使用草地资源、牧草调制
在放牧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放牧,完善放牧体系,防止因过度放牧为草地带来(灾难),羊群的繁殖速度要保证与草地的生长速度持平,这样可避免草地过度消耗。养殖户要合理运用草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依照草地产量合理安排羊群数量进行放牧,以免影响草地再生。科学调制草料,提升青饲料利用率,加强羊群适口性。青贮料可选用禾本科或豆科类的牧草,以供给枯草时节使用,特别是在大型养羊养殖场大量存放青贮料对度过枯草时节具有重大作用。农作物秸秆中粗纤维含量较高,不适宜直接投放在羊群进行羊群喂养,要经过氨水、石灰水等化学处理,或经过压块、切断、制粒等物理方式处理过后在进行投放,这样可有效增加饲料适口性,同时羊只食用后便于吸收、消化。而且便于养殖人储藏。
4有效把控养殖规模
种草养殖养羊必须有效把控养殖规模,对于养殖户来说,养殖羊不可以过度养殖,要极力把控好养殖规模,不要使羊群的养殖数量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这样会加大养殖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同时对羊群自身也具有一定危险性。另外,过度养殖将导致草地生长失衡,满足不了羊群所需要的草地资源,最终导致羊群质量下降、草地消失殆尽。因此,种草养羊技术推广要根据各地域不同情况而定,制定具体养殖规模、发展养殖方向。如此一来,既能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可加强对植被的保护,降低生态资源破坏性。
5饲养管理实施科学化
羊群种类不同,饲养管理措施也不一样。对于公羊管理,要保证其性欲旺盛,健康情况更要加强注意,确保公羊可提供优质精液。在普通时节,饲养公羊以青料为主,在配种时节要为其饲养精料,放牧过程中看护好公羊,禁止其有争斗行为,防止损耗体力,影响生产。对于母羊管理,特别是怀孕中的母羊,怀孕初期在白天放牧后,晚上应根据母羊饱腹情况适量增添精料。到母羊怀孕3个月后,腹中羊胎逐渐增长,这时需增加精料的饲养。生产前1周要控制喂养量。预防各种突发情况,避免使其受到惊吓、拥挤、跌倒的情况产生而导致流产。对于羔羊管理,在羔羊出生后,要及时食用羊初乳,羔羊在食饲养管理|畜业技术用初乳时要保证吃好、吃足,加强羔羊身体素质,抵抗病害侵扰[3]。在羔羊出生7d后,用优质草料喂养,20d以后适量增添精料饲养。随羔羊重量的增加,其他饲料酌情喂养。对羔羊要有重视常见疾病的预防,如痢疾、寄生虫、贫血等,都是羔羊患病率极高的疾病,要重点预防。
6完善疾病预防与消毒工作
养殖户要依据当地疫病发生规律对羊群进行有效接种疫苗、预防疫病等工作。羊群接种疫苗有小反刍兽疫(PPR)疫苗、口蹄疫苗、羊传染性肺胸膜苗等,在接种疫苗前若发现有羊只出现疫病,要尽早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羊只,同时进行及时治疗,减少经济损失。在预防疫病的同时,做好圈内日常清理消毒工作,在羊群放牧后,用石灰粉对圈内进行消毒,每天清洗1次食槽与料槽,每3天消毒1次。
7结语
当前生态畜牧业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产业效益还很低,同时有许多问题有待改进,为加强生态畜牧业发展,相关人员应从基础工作抓起,将种草与养羊两项工作相结合,完善工作质量,进而实现生态畜牧业的效益提升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平.种草养羊畜牧生态化养殖推广技术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9):85.
[2]梁德胜,鲁朝智,张著国,等.生态化养殖推广技术在种草养羊畜牧的应用[J].农家科技,2016(5):216.
[3]张杰,郭燕燕.种草养羊畜牧生态化养殖推广技术探讨[J].大科技,2017(28):209-210.
作者:冯夏 徐勇 单位: 湖北省夷陵区畜牧技术推广中心乐天溪镇分中心 湖北省夷陵区畜牧技术推广中心三斗坪镇分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