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戏剧艺术论文 > 戏剧音乐美学特征及鉴赏方法

戏剧音乐美学特征及鉴赏方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05 16:36:00人气:652

【摘要】戏剧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融合了戏剧艺术和音乐艺术两者的精髓,也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值得深入研究和鉴赏。本文首先对戏剧音乐的概念进行了探究,其次从民族文化之美、时空沉浸之美、传承创新之美三方面阐述了戏剧音乐的美学特征,最后提出了戏剧音乐美学内涵的鉴赏方法,包括:加强戏剧文化知识储备、情感融入用心品鉴、注重挖掘创新鉴赏视角,以期为深度挖掘戏剧音乐美学鉴赏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戏剧音乐;美学特征;鉴赏方法

一、戏剧音乐的概念

戏剧音乐是一种融合戏剧和音乐而成的特殊音乐形式。俗话说,“无戏没有曲,无曲不成戏”。换句话说,戏剧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通过深入融合便形成了戏剧音乐这种独特的音乐形态,在为观众呈现缤纷戏剧故事内容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与戏剧内容适宜的音乐旋律,提升了戏剧鉴赏的体验感。当然,戏剧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周期,相关的概念性研究成果也是不断建构起来的。肖璐璐(2018)将戏剧音乐的概念界定为:根据戏剧情节和艺术表演需要,创作的声乐伴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杨泽(2019)认为戏剧音乐具有美学特征,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表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能够引领观众更深层次地进入戏剧故事情节,产生视听欣赏过程中的共鸣。赵园(2018)认为戏剧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一种能够诠释美的音乐,采用审美的眼光鉴赏戏剧音乐,能够获得艺术品位的提升。综上,本文认为:戏剧音乐是为了充分呈现戏剧情境、传递戏剧情感、引起观赏共鸣而创作的声乐伴奏或演唱音乐作品,具有沉浸性、审美性、艺术性等特点。也正是多重特点的汇聚使戏剧音乐能够展现出多维度的美学特质。

二、戏剧音乐的美学特征

(一)民族文化之美

不同民族和国家都有代表性的戏剧类型,例如:中国古典戏曲、西方芭蕾舞剧等,这些典型的戏剧类型之所以能够在本国或本民族得以流传,正是因为作品内容、风格、主题呈现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符合本国或本民族人民的价值观,观众产生了共鸣。推而广之,凡是能够在本国或本民族人民中产生共鸣的戏剧类型,必有能够打动人心和表现民族文化之美的戏剧音乐作品。其中,能够契合民族发展历史的戏剧音乐作品,更加能够诠释出深度的民族文化之美。例如:《杨白劳》是著名歌剧《白毛女》的经典选段,它反映了旧中国农村贫苦农民的真实生活,国内观众在历史课学习中,都较为深刻地了解了那段历史,这使得整部歌剧本身就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在欣赏歌剧的同时,聆听它的歌剧音乐,在视听双重情境的渲染下,很容易沉浸其中,同情白毛女的遭遇,品味杨白劳的无奈,透过戏剧故事情节和戏剧音乐的鉴赏,加深了对民族历史的理解。再比如: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诠释了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宝贵品质,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当舞剧演绎时,它的配套音乐同时演奏,“向前进,向前进……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这样的戏剧音乐完美地表现了红色文化的艺术气息,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鉴赏美学效果。换个角度看,世界上所有民族都有特色化的经典戏剧作品,这些戏剧作品反映了各民族在长期演进中认可和接受的文化思想,这种文化思想又通过戏剧这种形式深植在民族的人文情怀中,成为民族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精神食粮,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民的成长。因此,民族文化之美是戏剧作品的灵魂,脱离了民族文化,戏剧作品的精髓也就很难存在了,它的发展也缺少了土壤,它的美学表现力和传播力也自然会受到影响。

(二)时空沉浸之美

戏剧所营造的氛围往往能够将观众带入时空交错的场景,让观众在心旷神怡之间体验到戏剧艺术的魅力,这种场景下的戏剧音乐则能够加深观众沉浸时空的体验美感,产生沉浸式欣赏的美学效果,而当这种效果达到极致时,便表现出了戏剧音乐的另一个美学特征――时空沉浸之美。季毅(2017)认为:由于戏剧所营造的时空交错场景很难通过单一的艺术形式实现,而音乐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手段较为全面地展现戏剧时空场景所要表达的内涵,因此,音乐是塑造艺术时空最好的载体,时空沉浸之美自然成为戏剧音乐的另一个美学特征。例如,在戏剧《伊利亚特》中,演奏者为了充分展示剧本所要表达的艺术内涵,以时间和空间交错演奏背景音乐的方式,给观众带去了心灵深处的视听旋律感,营造了沉浸艺术时空的感性的美学体验,这种通过时空交错演奏的方式,为戏剧本体带来了深层次的美学价值。再比如,音乐剧《猫》中的经典乐曲《Memory》,极为适宜的节奏和旋律,带给观众视听跳动的沉浸享受,在观赏戏剧故事的同时,透过音乐读懂了猫的全部岁月生活,营造了无限延伸的艺术时空场景,进一步深入体会和鉴赏,更是逐步体会了猫三生三世的离合悲欢,以戏剧音乐为引子导出了时空沉浸的美学感悟。当然,当受众在感受戏剧作品在交错穿越的时空中表现出的艺术美学渗透力时,也可以进行发散性地思考,问自己若干问题,比如:在时空交错的氛围下,戏剧作品如何能够保持它对不同时代成长环境中受众的持续性美学影响力?通过观看经典的戏剧作品,现代人如何能够穿越时空地感知到传统戏剧中展现出的时空传承美?当我们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并积极地进行思考后,我们便能发现:沉浸在时空氛围中去体会戏剧作品的艺术内涵,更能够感受到戏剧作品的美学渗透力,我们也能够更加深度地去欣赏戏剧作品中的人文、历史、传承价值。

(三)传承创新之美

传承与创新是戏剧音乐永葆生命力的“法宝”。所谓传承,即要继承戏剧音乐诸多的优点。例如:音乐表达形式的独特性、音乐内涵的多维性、音乐鉴赏角度的艺术性等;而创新,则是在已有优点的基础上,通过与现代音乐技术、戏剧表现形式、艺术呈现方式等进行有机融合,不断延伸和拓展自身的优点,在鉴赏、品味、表现形式等多个方面挖掘出全新的艺术美学价值。当戏剧音乐的传承和创新一直持续,且不断对戏剧本身的艺术表达产生助推效应时,它的传承创新之美也将充分表达出来。例如:由江文创作的《午后胡琴》是我国传统京剧中的经典乐曲,传统的演绎方式虽然能够部分呈现出京剧本身的内涵,但随着现代人对音乐鉴赏品味的提升,单一传统的演绎手法难以持续吸引受众的“鉴赏味蕾”,通过融入钢琴伴奏的形式将这部作品改编成戏剧钢琴音乐作品,重新对曲调、旋律、节奏进行钢琴和声编配,让钢琴与二簧有机结合,使古老京剧与现代钢琴伴奏理念融为一体,既保留了京剧音乐的艺术魅力,又使经典乐曲的演奏形式得到了创新,给受众带去了别具一格的传承创新美学鉴赏体验。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其中反映出的正是戏剧音乐传承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实现传承创新后产生的全新美学效应。应当说,没有传承价值的作品,很难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们记住,它所表现出的影响力也是昙花一现。换句话说,一部戏剧作品具有深度的传承价值,它的美学价值自然也不同凡响,它对后世人们的精神、意志、思想、思考层面的影响力也必将是深刻的。我们应该记住所有具有传承美学价值的戏剧作品,因为它们体现出的价值不仅局限在艺术层面,更表现在人文、历史、精神等多维度的影响层面。

三、戏剧音乐美学内涵的鉴赏方法

(一)加强戏剧文化知识储备

戏剧音乐的美学特征丰富且具有深度,需要观赏者进行深度思考、欣赏、品味,才能够真正体会其中的内涵,否则针对戏剧内容和戏剧音乐的鉴赏仅能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其中,体验到沉浸式欣赏的完美体验。然而,深度挖掘戏剧音乐的内涵,也需要鉴赏者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知识储备,因此,加强戏剧文化知识储备,是品味和鉴赏戏剧音乐美学的基础。一方面,多学习、积累戏剧历史知识。很多戏剧的编排都以历史故事为依据展开。同样,很多戏剧音乐的创作也要基于历史情境,例如:前文所述的《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无论是剧本故事内容,还是戏剧音乐内容,均以战争年代那段历史为背景展开,想要真正品鉴这部剧的内容,体验它戏剧音乐中内含的美学元素,就必须要熟知那段战争历史。因此,多学习、积累戏剧历史知识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加强戏剧音乐背景知识储备。戏剧音乐中的美学内涵,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背景知识才能够真正体会,因此,观赏者平时也要多积累戏剧音乐背景的相关知识,例如:多读戏剧音乐的理论书籍、多思考戏剧音乐的发展现状、多参加戏剧音乐鉴赏交流活动等,通过学习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戏剧音乐美学文化知识储备。此外,戏剧表演从业人员还应该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让这些文化知识储备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不断丰富自我的戏剧理论和实践技能,提升自我对戏剧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在学习方式方法上,也应该积极地借助新媒体、互联网、移动传媒等平台,汲取不同载体上的优质戏剧美学养分,丰富和夯实自我对戏剧艺术的认识理解框架,逐步形成完善的戏剧美学认知体系。

(二)情感融入用心品鉴

戏剧音乐的美学内涵通常需要观赏者由表及里地细品,才能够抓住其中的精髓,循序渐进,逐渐感知。为了加深这种品味的体验感,观赏者必须融入自我的情感,用心进行品鉴,逐渐找到戏剧音乐中内含的美学元素,不断升华自我的戏剧及戏剧音乐品味层次。一方面,尝试带着情感去鉴赏戏剧音乐。在多积累戏剧音乐历史、背景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观赏者应尝试带着自己的情感去鉴赏戏剧及音乐。仍以《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为例,在观摩的过程中,观赏者应找到情感沉浸式品鉴点,带着对那段战争历史的情感认知,全身心地融入其中,体会红色娘子军那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观赏的视听场景中,并随着剧情和音乐节奏、旋律、小节的升华不断升级,直到抓住音乐中的美学元素。另一方面,多思考戏剧音乐中的美学元素结构。思考和总结是提升观赏者音乐美学鉴赏力的法宝,在鉴赏戏剧音乐过程中,应深度融入自我的情感,抓住音乐主题中的关键点,结合戏剧故事的内容去用心品鉴、思考其中的时代观、历史观、价值观、文化观,才能够不断寻求到内含的音乐美学特征。当然,每个受众都有自己对戏剧美学鉴赏的情感认知,不同认知体系下,对戏剧作品的美学鉴赏角度和方向自然也是千差万别的,在肯定和鼓励这种差异性的同时,相关的戏剧科研和教学单位,应该尽快地出台有关戏剧美学鉴赏的主流引导方案,例如:将戏剧美学鉴赏与红色文化传承结合或与文化自信理念结合,不断提升受众鉴赏的深度,形成全社会范围内对戏剧美学鉴赏的主流认知。

(三)注重挖掘创新鉴赏视角

戏剧音乐的美学价值是在不断发展的,它的美学元素、特征、内涵也必将是持续延伸的,因此,注重挖掘戏剧音乐中的美学新特征、新内涵,是鉴赏的有效方法。当然,创新性地鉴赏视角是要不断挖掘的,同样需要观赏者、演绎者注重在日常设计和编排戏剧音乐过程中,采用不断创新的方法。一方面,注重从技术角度挖掘创新鉴赏点。如前文所述,将传统的京剧伴奏音乐与钢琴弹奏结合起来,从技术角度挖掘传统戏剧音乐的创新呈现点,往往能够带给观众眼前一亮的鉴赏情趣,逐渐找到戏剧音乐美学特征的全新发展方向,成就戏剧音乐美学内涵创新的新篇章。另一方面,注重从文化角度挖掘创新发展路径。不同国家、民族、地域间的戏剧文化可以相互渗透和融合,戏剧音乐美学价值的创新发展也是如此,追求“和而不同,互鉴创新”的理念,将成为戏剧音乐美学特征发展的永恒主题。

四、结语

戏剧音乐的美学特征是它艺术内涵的体现点之一,而抓住戏剧音乐的美学特征、内涵、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和鉴赏,也将推动戏剧及戏剧音乐不断向新的领域发展,最终使戏剧艺术的发展达到高峰。因此,作为戏剧文艺工作者,应积极从事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推动戏剧音乐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泽.浅析钢琴与戏剧音乐结合的艺术价值[J].戏剧之家,2019,(03):68+70.

[2]赵园.戏剧音乐对艺术时空的美学深度研究[J].艺术家,2018,(11):128.

[3]肖璐璐.戏剧音乐美学建构的逻辑基础[J].四川戏剧,2018,(09):65-67.

[4]季毅.戏剧音乐对艺术时空的美学深度渲染[J].四川戏剧,2017,(04):113-115.

[5]肖建华.“审美无区分”思想批判――兼谈对前期伽达默尔美学的反思和超越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2018,38(03):201-208+168.

张瑜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