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音标教学中的翻转教法研究
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利器之一。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初并没有很好地掌握音标。如何能改变英语音标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让音标真正在英语的学习中发挥它应有作用?我们不妨试一下翻转教法。颠覆传统,我们要先从课前做起。
一、课前微课预习不可少
首先根据音标的分类录制几个微课视频供学生预习使用。大家都知道,英语音标有辅音和元音两部分组成,元音又有单元音和双元音之分。辅音分为清辅音,浊辅音,鼻音另外还有两个半元音。这样的话,把音标制成5个微课(单元音,双元音,清辅音,浊辅音,鼻音半元音),提供给学生们课前使用。在制作微课的时候要简短直接,可以穿插动画,单词实例可以增加趣味性和感知度。学生们看了微课后都说学得扎实了,也轻松了,因为他们遇到不会的可以反复听反复看,会了的就一带而过。适合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了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二、检测游戏来调味
预习过后,自然我们要检查一下学生们掌握的结果如何。认读?默写?既不实用又缺乏创造性。由此我想到了,让学生自己考学生。首先发挥学生们的创造力,自己想一些游戏来用于音标的小检测。令我吃惊的是他们真的是有好主意,而且游戏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因此对待的格外认真。其中有一些经过我们的试验觉得可操作性比较强。游戏一:找朋友。每人准备一套音标卡(元音,辅音分好)老师念一个音标比如[i:],找出它的短音朋友[i];清辅音[t□]它的浊辅音朋友是?看谁能找的又快又对。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分组归类巩固。或者这种方式也可以用于最基本的检测认读。老师念一个音标,每一个同学以最快的速度找出这个音标并读出来,看谁最熟练。游戏二:bingo。在一张白纸上画上九个方格。横三行竖三行,每一个格子里写上一个预习过的音标。老师念三个音标,有连成一横行或竖行或者斜行的同学喊bingo。这个游戏简单易操作,不需过多解释。游戏三:苍蝇拍。准备两个苍蝇拍(或球拍),几张大白纸,在白纸上写上课前自己学过的音标,事先不允许任何人看到,从不同的两个组中选出两名实力相当的同学,背对黑板。把白纸贴在黑板上,老师每念一个音标这两名同学转身从白纸上找到这个音标然后用拍子拍一下,先拍的人的一分。然后转身继续听下一个音标。拍完为止。每一组音标数量不宜过多,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其中。游戏四:小组组词把学生分为六人一组,每一组一套音标卡。老师念一个单词,小组内迅速找出这一个单词的音标并按照顺序摆好,摆的最快前三名获胜。单词由简单到难,由慢到快。一般作为检测部分的话可以出十个单词。游戏五:头脑风暴。给小组里的学生一部分元音一部分辅音音标,在三分钟时间内看看能拼出多少个我们认识的单词,尽量说出这个单词的意思。组合的最多的组获胜。
三、点拨答疑很关键
虽然课前预习学生自己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老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随时纠正。但仍然会有掌握不好的学生或者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有困难的问题存在。这就要求老师的及时点拨答疑。根据学生们的问题以及以往的经验,需要老师来点拨的问题不外乎有这些:长音短音的区别。例如she,it中区别[i:]和[i]等等;双元音发音主要到位如:[ai]不要发成“爱”;摩擦音[f][v][θ][]的发音方式及习惯很特别,跟我们的母语相差很大,应多做强调多练习。这些特殊的音如果老师再给与现场示范学生们会有更深刻直观的体验。
四、运用中学习更牢固
学习音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运用到英语学习中,所以课堂上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利用学过的音标来认读单词。初级阶段,找出单词中含有某一个音的音标来。比如在单词表中某个单元里找出含有[e]音的单词并教读整个单词的发音。中级阶段,给出一些音标组合,让同学们试着拼出来。辅+元[ti:][ka:][du:]元+辅[eg][]辅+元+辅[bed][gud][k]等。高级阶段,让学生拼读随意的单词。也可以拼读一些很长很有挑战性的单词,学生很容易会从中获得自信,觉得我也可以自学了,再难的单词我也能读出来。提升阶段,由音标到单词的过程基本掌握之后,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操作。给出一个单词的发音,让学生根据发音来拼写单词。这也是音标对于记忆单词拼写的重要体现。当然这需要有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的积累,需要提前略记一下要拼写的单词,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难度。tellme,Iwillforget;showme,Imayremember;involveme,Iwillunderstand.翻转课堂的模式教授音标或者任何其他的英语知识,就是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融入到学习中来,把一种抽象枯燥的音标教学变成具体的可以感知的知识习得。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我们以这种尊重学生们和他们进行沟通时,他们通常会作出积极地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
作者:宋娜 单位:青岛第二十七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